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94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包括固定架、翻转架、翻转连杆组、提升绳轮组件和提升驱动机构,上固定架Top固定于楼顶,下固定架Bot固定于楼底,翻转连杆组用于连接展开后的固定架与翻转架,提升绳轮组件的上导向轮和定绳轮分别通过固定轴安装于上部的绳轮支座外侧,驱动轮通过驱动转轴安装于下部的绳轮支座外侧的轴承座内,提升驱动机构的齿轮箱输出轴为两个平行的传动轴并分别安装有花键套,驱动转轴外端固定有花键轴并与花键套匹配套装,轿厢的上部两侧固定有吊扣,环形吊绳上设置有牵引轿厢的挡止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消防救援工作更加高效、快速和安全、隐藏性能优越,不仅提高了救援效果,同时减少了对建筑外观和窗户功能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用负载荷吊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消防起重式升降运输救援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消防救援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 梯子救援平台:这是一种常见的消防救援设备,通常由可伸缩的梯子和平台组成。梯子可以手动或电动伸缩,以便到达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平台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区域,供救援人员操作。然而,梯子的高度和伸缩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2. 消防井道救援平台:这种平台是通过预先建造消防井道来提供救援通道。井道内安装有垂直或倾斜的梯子,以供消防人员进入和救援。这种平台可以覆盖建筑物的多个楼层,但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时需要提前考虑井道的位置和规格。此外,井道平台在不使用时可能会占用大量空间。3. 升降平台:升降平台是一种可移动的设备,通常由一个平台和一个垂直升降机构组成。该平台可以手动或电动升降,以便到达建筑物的不同高度。升降平台适用于各种应急救援场景,但需要充分的操作人员来控制和操作,同时需要较长的设置和拆卸时间。4. 空中救援系统: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使用无人机或飞行器进行建筑消防救援。这些飞行器配备了摄像头、吊钩或吸盘等救援设备,可以悬停在空中或降落在建筑物上进行救援操作。空中救援系统具有快速部署和灵活性的优势,可以适用于高楼或难以到达的区域,但其操作和控制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许可。
[0003]这些现有的建筑消防救援平台各有优劣,但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例如,操作复杂、救援效率低下、依赖外部设备或结构、占用空间或影响建筑外观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救援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因此需要继续改进和创新,以提供更安全、高效和可靠的建筑消防救援平台。具体地,现有的建筑消防救援平台一般采用传统的救援设备,如梯子、消防井道或升降平台等。这些设备在应急情况下可以提供救援通道,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传统的救援设备通常需要手动部署和设置,消防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搭设,导致救援效率低下。在紧急情况下,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延误的救援时间可能对受困人员造成更大的威胁。某些救援设备需要依赖外部支撑物或建筑结构来搭建,如梯子需要放置在稳定的支撑物上,消防井道需要预先建造。这限制了救援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可移动性。一些救援设备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如长梯子或消防井道。这可能对建筑物的使用空间造成限制,特别是在一些狭小或有限的场地中。此外,一些救援设备的搭设可能破坏建筑物的外观,影响建筑的美观度。传统的救援设备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此外,一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梯子的稳定性、井道的防护等问题,可能导致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0004]因此,现有建筑消防救援平台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通过循环吊升的方式,用以提高建筑消防救援效率、优化空间利用、隐藏性能优越、简化操作和增强安全性。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包括固定架、翻转架、翻转连杆组、提升绳轮组件和提升驱动机构,包括上下两个固定架Top和Bot,上固定架Top固定于楼顶且位于最上层消防窗口的上侧,下固定架Bot固定于楼底且位于最下层消防窗口的下侧,所述翻转架包括摆动架和绳轮支座,在摆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绳轮支座,每侧绳轮支座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轴座,两侧轴座内分别安装有动销轴,翻转连杆组用于连接展开后的固定架与翻转架,所述提升绳轮组件包括上导向轮、驱动轮和环形吊绳,上导向轮和定绳轮分别通过固定轴安装于上部的绳轮支座外侧,驱动轮通过驱动转轴安装于下部的绳轮支座外侧的轴承座内,分别在上导向轮和驱动轮的外侧环绕套装有环形吊绳,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车体、发动机、齿轮箱、传动轴、轿厢和吊扣,车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输出轴传动连接齿轮箱的输入轴,齿轮箱的输出轴为两个平行的传动轴,每个传动轴的末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花键套,同时,在驱动轮的驱动转轴外端固定有花键轴,该花键轴能够与所述花键套匹配套装,在所述车体的前侧上部安装有轿厢,轿厢的上部两侧固定有吊扣,轿厢的前侧设置有进出通道口,所述环形吊绳上设置有挡止部件,当环形吊绳携带挡止部件向上移动时,该挡止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吊扣,进而提升轿厢向上移动;轿厢的前侧还设置有依墙机构,以提高轿厢的稳定性,该依墙机构包括固定于轿厢两侧的固定座,各固定座内分别套固有T形轴,各T形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辊轮,或在墙体上且位于消防窗口两侧固定有与横向辊轮配合的竖向轨道。
[0007]所述固定架包括框架和固定轨道,框架的背后通过垫片和膨胀丝固定于墙体,在框架的两侧复合有固定轨道,固定轨道的内腔具有C形轨道槽,在C形轨道槽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固定销轴和下固定销轴,分别在两固定销轴的上侧且位于C形轨道槽内匹配套装有竖向弹簧。
[0008]所述翻转连杆组包括上摆杆、下摆杆、上牵引杆、下牵引杆、内滑块和弹性销,上摆杆和下摆杆的后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固定销轴和下固定销轴,上摆杆和下摆杆的前端分别铰接于相应的动销轴,上摆杆和下摆杆的前端分别复合有轨道板,各轨道板分别设置有滑槽,各滑槽内分别套装有滑轴,上牵引杆和下牵引杆的上端通过弹性销安装有内滑块,该内滑块匹配套装于所述C形轨道槽内,且内滑块支撑在所述竖向弹簧的上侧,上牵引杆和下牵引杆的前端分别铰接于相应的滑轴上。
[0009]弹性销包括管状的销轴,其管腔内套装有锁舌,锁舌的内侧套装有顶簧,自然状态下,顶簧向外顶推锁舌使其能够进入下定位孔或上定位孔。
[0010]在所述驱动轮的外侧固定有复合轮,同时在下部的绳轮支座外侧通过固定轴安装有下导向轮,分别在复合轮与下导向轮的外侧环套有环形限速绳,分别在左右两侧环形限速绳上安装有阻尼机构,为提高各绳轮的稳定性,分别在上部和下部的绳轮支座外侧固定有轴箱,轴向用于支撑各固定轴的外端,同时覆盖于各绳轮的外侧。
[0011]所述环形限速绳进行限速的阻尼机构采用橡胶轮或离心轮。
[0012]所述阻尼机构采用自动阻尼机构,其包括主框、辅框、压绳轮、启动杆和牵引绳,主
框的中心设置轴孔并安装有主轴,主轴固定于环形限速绳中心位置的绳轮支座上,使得主框能过沿主轴转动,在主框左右两侧对称位置分别匹配套装有辅框,每个辅框的内侧分别安装有一对压绳轮,环形限速绳套装于每对压绳轮内,每个辅框的外侧中部分别固定有辅轴,各辅轴分别匹配套装于主框两侧对应的轴孔内;分别在所述主框的一端或两端向外延伸固定有启动杆,启动杆上连接有辅助拉簧,启动杆的末端还固定连接有牵引绳。
[0013]对所述上牵引杆和下牵引杆增设弹出控制机构,该机构包括电磁弹销、下定位孔、上定位孔,分别在所述C形轨道槽的内壁下部设置下定位孔,上部设置上定位孔,电磁弹销固定于下定位孔的外侧,电磁弹销包括壳体和电磁体,壳体内腔中套装有销杆,销杆被内压弹簧定压向内缩进,但在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包括固定架(1)、翻转架(2)、翻转连杆组(3)、提升绳轮组件(4)和提升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两个固定架Top和Bot,上固定架Top固定于楼顶且位于最上层消防窗口的上侧,下固定架Bot固定于楼底且位于最下层消防窗口的下侧,所述翻转架(2)包括摆动架(21)和绳轮支座(22),在摆动架(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绳轮支座(22),每侧绳轮支座(2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轴座(23),两侧轴座(23)内分别安装有动销轴(24),翻转连杆组(3)用于连接展开后的固定架(1)与翻转架(2),所述提升绳轮组件(4)包括上导向轮(41)、驱动轮(42)和环形吊绳(43),上导向轮(41)和定绳轮(44)分别通过固定轴安装于上部的绳轮支座(22)外侧,驱动轮(42)通过驱动转轴安装于下部的绳轮支座(22)外侧的轴承座内,分别在上导向轮(41)和驱动轮(42)的外侧环绕套装有环形吊绳(43),所述提升驱动机构(5)包括车体(51)、发动机(52)、齿轮箱(53)、传动轴(54)、轿厢(57)和吊扣(58),车体(5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发动机(52),发动机(52)输出轴传动连接齿轮箱(53)的输入轴,齿轮箱(53)的输出轴为两个平行的传动轴(54),每个传动轴的末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花键套(55),同时,在驱动轮(42)的驱动转轴外端固定有花键轴(56),该花键轴(56)能够与所述花键套(55)匹配套装,在所述车体(51)的前侧上部安装有轿厢(57),轿厢(57)的上部两侧固定有吊扣(58),轿厢(57)的前侧设置有进出通道口,所述环形吊绳(43)上设置有挡止部件,当环形吊绳(43)携带挡止部件向上移动时,该挡止部件用于支撑所述吊扣(58),进而提升轿厢(57)向上移动;轿厢(57)的前侧还设置有依墙机构(8),以提高轿厢(57)的稳定性,该依墙机构(8)包括固定于轿厢两侧的固定座(81),各固定座(81)内分别套固有T形轴(82),各T形轴(8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辊轮(83),或在墙体上且位于消防窗口两侧固定有与横向辊轮(83)配合的竖向轨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框架(11)和固定轨道(12),框架(11)的背后通过垫片和膨胀丝固定于墙体,在框架(11)的两侧复合有固定轨道(12),固定轨道(12)的内腔具有C形轨道槽(13),在C形轨道槽(13)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固定销轴(15)和下固定销轴(16),分别在两固定销轴的上侧且位于C形轨道槽(13)内匹配套装有竖向弹簧(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消防升降救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连杆组(3)包括上摆杆(31)、下摆杆(32)、上牵引杆(33)、下牵引杆(34)、内滑块(35)和弹性销(36),上摆杆(31)和下摆杆(32)的后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固定销轴(15)和下固定销轴(16),上摆杆(31)和下摆杆(32)的前端分别铰接于相应的动销轴(24),上摆杆(31)和下摆杆(32)的前端分别复合有轨道板(37),各轨道板(37)分别设置有滑槽(38),各滑槽内分别套装有滑轴(39),上牵引杆(3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王敏薛丹丹郭振山王佳佳贺冰周鹏李勇杜梦想龚喜明张立军夏金灿王家梁刘晓锦王俊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迅捷检测中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