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86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提供了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装置包括:底座、挡板、入射杆、轴压加载机构和渗流机构,其中,入射杆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底座上,入射杆的第一端穿设于渗流机构中并朝向挡板,入射杆的第二端朝向轴压加载机构;轴压加载机构用于向入射杆的第二端施加沿长度方向的轴压;挡板设置于底座上,并与渗流机构围合形成安装腔,挡板和入射杆的第一端用于共同将试样夹设在安装腔中;入射杆上设有第一流道,挡板上设有第二流道;渗流机构用于将渗流液体注入第一流道,并渗过试样后从第二流道流出。通过增加渗流机构,扩大霍普金森杆的应用领域,研究模拟安装腔中的试样处于渗流环境下的力学性质。流环境下的力学性质。流环境下的力学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的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霍普金森杆是研究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动态剪切性能的实验装置,储存应变能突然释放是其常用的加载方式之一。自提出该技术以来,霍普金森杆装置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金属、复合材料、聚合物、岩石、混凝土和泡沫材料等各种工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被公认为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研究脉冲动载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质的试验设备。与霍普金森压杆和拉杆相比,霍普金森扭杆特别适用于研究动态剪切、纯剪切状态下的材料力学性能,且在杆中不存在径向惯性效应,利用霍普金森扭杆动态扭转试验最接近于一维应力波假设,而且弹性杆中的扭转波传播不会发生弥散。
[0003]传统的霍普金森杆装置研究的都是一般状态下的动态固体力学性能,并且材料处于无密封的情况下,无法模拟地下水或其它介质渗流影响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复合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挡板、入射杆、轴压加载机构和渗流机构,其中,所述入射杆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入射杆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渗流机构中并朝向所述挡板,所述入射杆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轴压加载机构;所述轴压加载机构用于向所述入射杆的第二端施加沿所述长度方向的轴压;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渗流机构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挡板和所述入射杆的第一端用于共同将试样夹设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入射杆上设有第一流道,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二流道;所述渗流机构用于将渗流液体注入所述第一流道,并渗过所述试样后从所述第二流道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于所述入射杆的轴线镜像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一个第四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于所述入射杆的轴线镜像对称设置,全部所述第二流道均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机构包括渗流壳体,所述入射杆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渗流壳体中;所述渗流壳体上设有第三流道和环形空腔,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渗流壳体的外部空间和所述环形空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夏开文徐颖李星吴帮标吴帅伟李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