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自动化设备以及拍摄终端
[0001]本申请属于三维重建
,尤其涉及一种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系统、自动化设备以及拍摄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VR、AR设备的兴起,三维模型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刚需。自动化的三维重建技术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被不断迭代,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创建三维模型,包括结构光、多视角成像、激光扫描和体素化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从多个角度捕获图像或通过激光测量来获得物体的三维形状,并使用算法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其中多视角成像的三维重建方法最为常见,如基于辐射场技术的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降低了三维建模设备门槛,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只需要通过手机对被重建物体拍摄多张图像,就可以实现为题的三维重建。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输入图像有着严格要求,图像视角需要尽量的覆盖物体,同时在图像的曝光、焦点、光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非技术人员很难拍摄出符合多视角三维重建算法所需要的图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视角三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多视角三维建模系统,所述多视角三维建模系统包括拍摄终端以及与所述拍摄终端连接的自动化设备,所述拍摄终端包括控制模块、智能化识别模块以及建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智能化识别模块以及所述建模模块连接,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主控芯片、圆盘电机以及支架电机,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圆盘电机以及支架电机连接,该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主控芯片发送配对请求,接收所述主控芯片配对回复之后,建立所述拍摄终端与所述自动化设备的配对关系;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圆盘电机发送旋转指令,以及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支架电机发送移动指令,以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带动拍摄终端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角拍摄;所述智能化识别模块记录多视角拍摄过程中得到的图像数据、深度数据以及位姿数据;所述建模模块将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以及所述位姿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指示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深度数据以及所述位姿数据进行建模,得到所述被拍摄对象的三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终端还包括视觉检测模块,所述视觉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圆盘电机发送旋转指令,以及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支架电机发送移动指令,以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带动拍摄终端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角拍摄之前,还包括:所述视觉检测模块对所述拍摄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功能进行自动化调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圆盘电机发送旋转指令,以及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支架电机发送移动指令,以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带动拍摄终端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角拍摄之前,还包括:所述控制模块响应于用户发出的拍摄模式选择指令,将拍摄模式切换为机器拍摄模式,并触发拍摄进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视角三维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设备包括圆盘结构以及架设在所述圆盘结构上的多功能支架,所述拍摄终端设置于多功能支架上,跟随所述多功能支架进行旋转与移动;所述圆盘结构内部设置有圆盘电机和支架电机,所述圆盘结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在水平方向旋转,所述支架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圆盘电机发送旋转指令,以及通过所述主控芯片向所述支架电机发送移动指令,以使得所述自动化设备带动拍摄终端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多视角拍摄,包括: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支架电机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移动,使得拍摄终端移动至初始高度;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圆盘电机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旋转,使得拍摄终端转动至初始角度;所述控制模块指示摄像头对被拍摄对象进行首次拍摄,然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
控芯片控制所述圆盘电机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旋转,使得拍摄终端围绕被拍摄对象旋转一圈进行拍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通过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支架电机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移动,使得拍摄终端从初始高度自下往上移动至下一高度,重复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圆盘电机驱动所述多功能支架旋转这一步骤,使得拍摄终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徐亚波,陈倩影,丁圣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横琴全域空间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