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74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包括:预制基坑底板、预制双面叠合墙,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设于预制基坑底板上,且两预制双面叠合墙之间通过现浇柱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内设有混凝土;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的内壁和预制基坑底板之间设有一组斜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施工过程中所需采用的预制构件在加工厂集中生产,精度和质量可控,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能够有效的缩短项目周期,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同时,预制板构件是平面构件,生产简单容易量产,重量适中,受环境影响小,适合现场吊装;预制构件间是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既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也保证了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井
,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老旧的多层小区因无电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现在各市都在积极开展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工程,以满足居民的生活便利。井道是电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底坑是井道的基础,传统的现浇底坑施工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周期长,效率低;2)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影响居民生活,不符合文明施工、绿色环保要求;3)遇到雨水天气影响施工工期还会影响底坑的施工质量。采用整体式预制基坑存在如下缺点:既有建筑小区道路狭窄,对构件运输和起吊都有影响,整体式预制基坑构件较大重量较重,对起重机的要求较高,很难完成吊装,并且整体式预制基坑构件是一种复杂的三维构件,构件厂家生产此构件非常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预制构件间是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既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也保证了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
[0004]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包括:预制基坑底板、预制双面叠合墙,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设于预制基坑底板上,且两预制双面叠合墙之间通过现浇柱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内设有混凝土;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的内壁和预制基坑底板之间设有一组斜撑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将施工过程中所需采用的预制构件在加工厂集中生产,精度和质量可控,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能够有效的缩短项目周期,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同时,预制板构件是平面构件,生产简单容易量产,重量适中,受环境影响小,适合现场吊装;预制构件间是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既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也保证了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
[0006]所述预制基坑底板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底板垫层, 所述预制基坑底板在预制双面叠合墙相应位置上设有竖向连接钢筋,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上设有一组吊装埋件,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和预制双面叠合墙上均设有一组斜撑埋件。
[0007]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之间通过桁架筋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通过水平连接钢筋与现浇柱连接。
[0008]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与预制基坑底板与之间预留40

55mm的缝隙,缝隙处设有座浆,位于预制基坑底板和预制双面叠合墙中心交接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0009]所述斜撑结构包括斜撑杆件,所述斜撑杆件的两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斜撑埋件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10]所述斜撑杆件通过转接件与连接片连接,所述转接件与斜撑杆件采用螺纹连接。
[0011]所述转接件包括管件和连接钩件,所述管件与斜撑杆件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钩件穿过连接片的穿孔,其末端卡于管件的凹槽中。
[0012]所述桁架筋包括一组水平桁架筋和加强桁架筋,所述水平桁架筋相对设于预制双面叠合墙的墙壁内,所述加强桁架筋设于两水平桁架筋之间。
[0013]所述水平连接钢筋采用U型钢筋。
[0014]所述连接片呈L型,其位于斜撑埋件的一侧焊接固定。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将施工过程中所需采用的预制构件在加工厂集中生产,精度和质量可控,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能够有效的缩短项目周期,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同时,预制板构件是平面构件,生产简单容易量产,重量适中,受环境影响小,适合现场吊装。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预制构件间是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既保证了结构的可靠性,也保证了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还保证了现场能顺利实施吊装。
[0017]3、该做法重量可控,安装简单,可操作性好,有利于普遍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双面叠合墙与柱子水平连接大样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斜撑结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双面叠合墙与底板竖向连接大样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双面叠合墙与柱子水平连接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0020]如图1至6所示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包括:预制基坑底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2,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设于预制基坑底板1上,且两预制双面叠合墙2之间通过现浇柱3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内设有混凝土201;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的内壁和预制基坑底板1之间设有一组斜撑结构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是一个内置钢筋笼的长方体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底板顶上有四组内置螺母,每组由两个间距120mm的内置螺母组成,用于脱模及吊装用,还有八个内置螺母用于4片预制双面叠合墙2临时固定用。预制双面叠合墙2是由内外两层60mm厚的混凝土板组成,单面混凝土板内配置单层钢筋网片,混凝土板之间通过钢筋桁架连接成一个整体,钢筋桁架还作为吊装用;
其中,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底板垫层5, 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在预制双面叠合墙2相应位置上设有竖向连接钢筋6,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上设有一组吊装埋件7,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和预制双面叠合墙2上均设有一组斜撑埋件8。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所述吊装埋件7和斜撑埋件8均为镀锌金属件,内凹于混凝土中4

6mm处,最后通过砂浆抹平整。所述竖向连接钢筋6采用为双排钢筋,位置在距离叠合墙的空腔内侧10mm左右的位置,便于叠合墙安装。
[0021]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之间通过桁架筋21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通过水平连接钢筋9与现浇柱3连接。
[0022]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与预制基坑底板1与之间预留40

55mm的缝隙,缝隙处设有座浆10,位于预制基坑底板1和预制双面叠合墙2中心交接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12。
[0023]所述斜撑结构4包括斜撑杆件41,所述斜撑杆件41的两端设有连接片42,所述连接片42与斜撑埋件8相对设置,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24]所述斜撑杆件41通过转接件43与连接片42连接,所述转接件43与斜撑杆件41采用螺纹连接。
[0025]所述转接件43包括管件431和连接钩件432,所述管件431与斜撑杆件4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钩件432穿过连接片42的穿孔,其末端卡于管件431的凹槽中。
[0026]所述桁架筋21包括一组水平桁架筋211和加强桁架筋212,所述水平桁架筋211相对设于预制双面叠合墙2的墙壁内,所述加强桁架筋212设于两水平桁架筋211之间。
[0027]所述水平连接钢筋9采用U型钢筋,U型头放在柱子内,水平伸出钢筋放在底板竖向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基坑底板(1)、预制双面叠合墙(2),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设于预制基坑底板(1)上,且两预制双面叠合墙(2)之间通过现浇柱(3)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内设有混凝土(201);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的内壁和预制基坑底板(1)之间设有一组斜撑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的下方设有混凝土底板垫层(5), 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在预制双面叠合墙(2)相应位置上设有竖向连接钢筋(6),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上设有一组吊装埋件(7),且所述预制基坑底板(1)和预制双面叠合墙(2)上均设有一组斜撑埋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之间通过桁架筋(21)连接,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通过水平连接钢筋(9)与现浇柱(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拼装式预制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双面叠合墙(2)与预制基坑底板(1)与之间预留40

55mm的缝隙,缝隙处设有座浆(10),位于预制基坑底板(1)和预制双面叠合墙(2)中心交接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志明朱庆华郑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巍钢结构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