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39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浮选柱磨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旋转接头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的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台和旋盖,支撑台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旋盖,旋盖与支撑台之间存在阻尼感,旋盖内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旋转接头;控压机构,支撑台上设有控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筒往旋转接头内注入空气,从而观察集气管与储液管内液面在限定时间内的变化,便可得知旋转接头是否存在磨损,磨损程度是否严重,从而便可知道旋转接头是更换还是修理,如此,能够保证浮选柱的正常运行,避免继续使用磨损过于严重的旋转接头,会影响浮选柱的正常运行。常运行。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选柱磨损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浮选柱是用于对矿石进行浮选的设备,浮选柱内部的旋转接头在长期工作后容易出现故障,而旋转接头的主要故障有密封面或者轴承部的自然磨损和异常磨损,这可以通过检查本体检查孔或者外管与外壳之间有无流体流出来发现。若发现及时,并及时对故障进行修理或是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那么旋转接头可以再次使用,无需更换,从而能够降低经济损失,若在旋转接头磨损较为严重,那么旋转接头就需要更换,经济损失较为严重。而目前并没有能够对旋转接头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的装置,仅能够通过人工观察旋转接头上是否有流体流出,以此来判断旋转接头是否有磨损,如此,较为麻烦,并且人工观察的效果较差。
[0003]综上所述,需研发一种能够对旋转接头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的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仅能够通过人工观察旋转接头上是否有流体流出,以此来判断旋转接头是否有磨损的方式较为麻烦的缺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旋转接头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测的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包括有:
[0006]支撑台和旋盖,支撑台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旋盖,旋盖与支撑台之间存在阻尼感,旋盖内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旋转接头;
[0007]控压机构,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旋转接头内加压的控压机构,控压机构与旋转接头安装;
[0008]收集机构,支撑台上设有用于对旋转接头内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旋转接头位于收集机构内。
[0009]进一步地,控压机构包括有:
[0010]气筒,支撑台左上部滑动式连接有气筒;
[0011]密封圈,气筒内部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气体推入旋转接头内的密封圈;
[0012]第一丝杆,密封圈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左部与气筒左侧螺纹式连接。
[0013]进一步地,收集机构包括有:
[0014]第一密封罩,支撑台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密封罩;
[0015]第二密封罩,第一密封罩左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罩,第一密封罩与第二密
封罩闭合用于为旋转接头提供密闭的检测场所;
[0016]卡杆,第二密封罩左部连接有卡杆;
[0017]螺母,卡杆前侧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螺母;
[0018]输气管,第一密封罩右下侧连通有输气管;
[0019]集气管,支撑台顶部右侧连接有用于收集旋转接头内泄漏的气体的集气管,输气管右部位于集气管内;
[0020]固定块,支撑台顶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固定块;
[0021]储液管,固定块内部连接有储液管;
[0022]软管,储液管底部与集气管底部之间连通有软管。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带动旋转接头下部分转动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有:
[0024]第二齿轮,旋盖底部连接有第二齿轮;
[0025]电机,支撑台中部连接有电机;
[0026]第一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调节集气管与储液管内的液面高度差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
[0028]固定台,支撑台顶部右后侧连接有固定台;
[0029]第二丝杆,固定台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下部位于支撑台内,固定块与第二丝杆螺纹式连接。
[003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第二密封罩进行限位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
[0031]传动板,支撑台内部右后侧滑动式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前上部开有凹槽,传动板后侧开有斜槽;
[0032]移动板,支撑台内部后下侧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右前侧为斜面,移动板左部为斜面;
[0033]限位杆,支撑台内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第二密封罩进行限位的限位杆,限位杆底部右侧为斜面。
[0034]进一步地,移动板为倾斜设置。
[0035]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对气筒内壁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
[0036]第一毛刷,密封圈右侧连接有第一毛刷;
[0037]第二毛刷,第一丝杆右侧连接有用于对气筒内壁进行清洁的第二毛刷;
[0038]滤网,气筒内部右侧连接有滤网。
[003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至少一个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旋转接头安装在旋盖上,并将气筒与旋转接头上部进行安装,随后通过气筒往旋转接头内注入空气,从而观察集气管与储液管内液面在限定时间内的变化,便可得知旋转接头是否存在磨损,磨损程度是否严重,从而便可知道旋转接头是更换还是修理,如此,能够保证浮选柱的正常运行,避免继续使用磨损过于严重的旋转接头,会影响浮选柱的正常运行;通过启动电机,使得旋盖带动旋转接头下部分进行转动,如此,能够检测旋转接头工作时的密闭性和漏气程度,避免发生旋转接头不工作时气密性良好,工作时气密性又较差的情况;通过调节储液管的高度,如此,能够使集气管与储液管内的液面处于同一大气压下,从而能够提高旋转接头检测的精准度;通过固定块上下移动,挤压传动板往后移动,从而挤压移动板往左移动限位杆往上移动对第二密
封罩进行限位,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将固定板复位,防止工作人员在使用后忘记将固定板和储液管复位,影响下次使用;通过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对气筒内壁进行清扫,能够避免气筒内的灰尘会被吹至旋转接头内,从而影响旋转接头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定机构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锁定机构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附图标号:1_旋转接头,11_支撑台,12_旋盖,2_控压机构,21_气筒,22_第一丝杆,23_密封圈,3_收集机构,31_第一密封罩,32_第二密封罩,33_卡杆,34_螺母,35_输气管,36_集气管,37_软管,38_固定块,39_储液管,4_旋转机构,41_电机,42_第一齿轮,43_第二齿轮,5_调节机构,51_固定台,52_第二丝杆,6_锁定机构,61_传动板,62_移动板,63_限位杆,7_清洁机构,71_第一毛刷,72_第二毛刷,73_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台(11)和旋盖(12),支撑台(11)顶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旋盖(12),旋盖(12)与支撑台(11)之间存在阻尼感,旋盖(12)内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旋转接头(1);控压机构(2),支撑台(11)上设有用于对旋转接头(1)内加压的控压机构(2),控压机构(2)与旋转接头(1)安装;收集机构(3),支撑台(11)上设有用于对旋转接头(1)内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3),旋转接头(1)位于收集机构(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压机构(2)包括有:气筒(21),支撑台(11)左上部滑动式连接有气筒(21);密封圈(23),气筒(21)内部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气体推入旋转接头(1)内的密封圈(23);第一丝杆(22),密封圈(23)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丝杆(22),第一丝杆(22)左部与气筒(21)左侧螺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选柱转动接头磨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机构(3)包括有:第一密封罩(31),支撑台(1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密封罩(31);第二密封罩(32),第一密封罩(31)左后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罩(32),第一密封罩(31)与第二密封罩(32)闭合用于为旋转接头(1)提供密闭的检测场所;卡杆(33),第二密封罩(32)左部连接有卡杆(33);螺母(34),卡杆(33)前侧螺纹式安装有能够拆卸的螺母(34);输气管(35),第一密封罩(31)右下侧连通有输气管(35);集气管(36),支撑台(11)顶部右侧连接有用于收集旋转接头(1)内泄漏的气体的集气管(36),输气管(35)右部位于集气管(36)内;固定块(38),支撑台(11)顶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固定块(38);储液管(39),固定块(38)内部连接有储液管(39);软管(37),储液管(39)底部与集气管(36)底部之间连通有软管(3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选柱转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丰祥程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德兴市渔塘金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