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37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具体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线路,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两个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绕线柱,便于线路缠绕在绕线柱的外表面,同时在螺纹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与螺孔块相连的压板对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压紧固定,能够防止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发生松散,确保线路始终缠绕在绕线柱外表面,有效提升实用性。有效提升实用性。有效提升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也就是为工具提供动力源的电源,一般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是当代清洁能源的一项重大发展,而动力电池在出厂前需要进行顶盖的漏电检测,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漏电检测仪。
[000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仪的顶部设置有两根检测线路,为了便于使用,检测线路的长度较长,日常收纳时,线路会缠绕打结在一起,不便于对漏电检测仪的正常使用。
[0004]为了解决检测线路的长度较长,日常收纳时,线路会缠绕打结在一起,不便于对漏电检测仪的正常使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漏电检测仪的两侧设置绕线柱,将线路缠绕在绕线柱上来解决,然而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可能会发生松散开,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可能会发生松散开,实用性较低的问题所提出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线路,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两个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绕线柱,便于线路缠绕在绕线柱的外表面,同时通过设置压板,压板能够在绕线柱上滑动,进而对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进行压紧,能够防止缠绕在绕线柱的线路松散开,有效防止线路缠绕打结的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绕线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通孔块,两个所述通孔块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通孔块,对绕线柱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同时线路可以通过通孔块上的通孔,再缠绕在绕线柱上,能够对线路进行一定程度限位的同时,还能使得线路占据更少的空间。
[0010]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孔块,所述螺孔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螺孔块,螺孔块与压板固定连接,当螺纹杆转动时,螺孔块会在螺纹杆的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会带动压板在绕线柱的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同时对压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压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连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外表面与通孔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操作块,转动操作块时,能够带动螺纹杆一起转动,便于对螺纹杆进行调控。
[0014]优选的,所述操作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为橡胶材质。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橡胶材质的凸块,增大操作块外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操作块外表面的摩擦力,有防滑的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系带,所述第一系带的一端与漏电检测仪本体的外表面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的外表面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系带。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手穿过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当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相连接时,就能够对漏电检测仪本体与手进行连接固定,防止在使用漏电检测仪时,漏电检测仪从手中脱落。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系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系带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翻转第二系带,使得魔术贴勾面紧贴魔术贴毛面,就能够对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进行连接。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通过设置绕线柱,便于线路缠绕在绕线柱的外表面,同时在螺纹杆的作用下,能够带动与螺孔块相连的压板对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压紧固定,能够防止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线路发生松散,确保线路始终缠绕在绕线柱外表面,有效提升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主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螺纹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第一系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漏电检测仪本体;2、线路;3、绕线装置;31、绕线柱;32、通孔块;33、连接块;34、压板;35、螺孔块;36、螺纹杆;37、操作块;38、凸块;4、固定装置;41、第一系带;42、第二系带;43、魔术贴毛面;44、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1,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线路2,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绕线装置3,绕线装置3包括两个绕线柱31,绕线柱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两个连接块33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绕线柱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34,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4,通过设置绕线柱31,便于线路2缠绕在绕线柱31的外表面,同时通过设置压板34,压板34能够在绕线柱31上滑动,进而对缠绕在绕线柱31上的线路2进行压紧,能够防止缠绕在绕线柱31的线路2松散开,有效防止
线路2缠绕打结的问题。
[0029]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方案中:绕线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通孔块32,两个通孔块32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通孔块32,对绕线柱3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同时线路2可以通过通孔块32上的通孔,再缠绕在绕线柱31上,能够对线路2进行一定程度限位的同时,还能使得线路2占据更少的空间,压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孔块35,螺孔块3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6,通过设置螺孔块35,螺孔块35与压板34固定连接,当螺纹杆36转动时,螺孔块35会在螺纹杆36的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会带动压板34在绕线柱31的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同时对压板34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压板34的位置进行调节。
[0030]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螺纹杆36的底端与连接块33的顶部转动连接,螺纹杆36的顶端外表面与通孔块32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3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块37,通过设置操作块37,转动操作块37时,能够带动螺纹杆36一起转动,便于对螺纹杆36进行调控,操作块3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块38,凸块38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橡胶材质的凸块38,增大操作块37外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包括漏电检测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线路(2),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绕线装置(3),所述绕线装置(3)包括两个绕线柱(31),所述绕线柱(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两个所述连接块(33)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柱(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压板(34),所述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固定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通孔块(32),两个所述通孔块(32)的一侧分别与漏电检测仪本体(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的漏电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孔块(35),所述螺孔块(35)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6)。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桐军张艳军邓文彬曹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园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