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无轨侧滑门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34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无轨侧滑门以及车辆,该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包括车门上铰链和车门下铰链,车门上铰链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门铆接轴和车体铆接轴,车门下铰链设置有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撑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电动伸缩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1个驱动,可控制2步运动轨迹,节省了驱动,有效降低了成本。有效降低了成本。有效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无轨侧滑门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无轨侧滑门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希望汽车具有进出方便性。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保证汽车内部空间宽敞的同时,不能因车体的紧凑而影响进出的方便性,即既要满足空间要求,又要符合造型需要,更要达到技术上的可行性。
[0003]滑动门又名侧滑式车门,滑动门开启车门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贴着车身(即车体)滑动,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进出方便,便于乘客出入车厢以及物品的装卸。通常情况下,侧滑门包括固定设置在车身侧围上的导轨(通常包括上导轨、中导轨和下导轨)和与导轨的导向移动装配的侧滑门门体,侧滑门门体上设置的铰链滚轮在导轨中沿着导轨的导向滚动,进而实现侧滑门门体的开启、移动和关闭。然而,导轨会占用较大的空间。
[0004]相关技术中,CN114454696A公开一种车辆的无轨侧滑门机械结构,其利用主牵引臂、辅助牵引臂和导向机构,摆脱导轨对造型的束缚,实现车门向后侧滑开门,向前平稳关闭。然而,主动牵引臂位于车门中间,需要占用乘坐舱较大的空间,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不佳。CN114961488A公开一种无轨滑门连杆机构,包括:滑动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安装在车门架上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定座;滑动门具有关门状态和开门状态;在滑动门处于关门状态时,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远离第二枢轴一侧的夹角小于180度;在滑动门处于开门状态时,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远离第二枢轴一侧的夹角大于180度,其在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摆动幅度和角度相同时,滑动门沿汽车前后方向滑动的行程更高。然而,该无轨滑门连杆机构需要的驱动较多,且连杆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轨侧滑门机械结构的部分组件需要占用乘坐舱较大的空间,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不佳及需要的驱动和连杆较多,成本较高等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无轨侧滑门;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所述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包括:
[0008]车门上铰链,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门铆接轴和车体铆接轴;及
[0009]车门下铰链,设置有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
车门侧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撑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所述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所述电动伸缩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的原理为:通过增设车门上铰链和车门下铰链,将车门上铰链设置成设置有连接杆,并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成设置有车门铆接轴和车体铆接轴,将车门下铰链设置成设置有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撑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并将电动伸缩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撑杆带动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运动,进而带动与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的从动连杆运动,进而控制车辆的车门的打开(包括自关闭状态打开至微开状态以及自微开状态打开至全开状态)和关闭。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无需导轨即可实现车辆的车门的打开(包括自关闭状态打开至微开状态以及自微开状态打开至全开状态)和关闭,故而,本专利技术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无外露导轨,提升了车辆的感官视觉效果,并避免了导轨外露导致的锈蚀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控制车辆的车门的打开,车门的运动轨迹可分为两个过程(具体为自关闭状态打开至微开状态的运动过程及自微开状态打开至全开状态的运动过程),前后车门之间不存在分缝,能够有效解决前后车门分缝处外观透视问题。同时,通常而言,一个运动过程需要一个驱动,而专利技术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仅需一个驱动(即电动伸缩撑杆)即可控制两个运动过程(即自关闭状态打开至微开状态的运动过程及自微开状态打开至全开状态的运动过程),节省了驱动,降低了成本。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上铰链还包括连接杆安装支架,所述车体铆接轴与连接杆安装支架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均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连杆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端与所述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端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后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部的与后端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销相配合的运动滑槽,所述运动滑槽的走向与滑动车门时所述限位销的移动轨迹相匹配,所述限位销插入运动滑槽内。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伸缩连杆的前端部的与后端部连接的一端设置与运动滑槽相配合的限位销,在滑动车门时,限位销的移动轨迹与车体侧安装支架的侧壁上设置的运动滑槽的运动滑槽的走向相匹配,限位销插入运动滑槽内,能够限制伸缩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自由度,避免伸缩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因自由度过多导致的平衡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进而提高无轨侧滑门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伸缩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头销与所述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无轨侧滑门,所述车辆无轨滑门包括:
[0019]门体;及
[0020]如上所述的连接机构,所述车门上铰链设置于所述门体的顶部,且通过车门铆接轴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车门下铰链设置于所述门体的底部,且通过车门侧安装支架与所述门体连接。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无轨侧滑门还包括:
[0022]车门下部锁扣和车门上部锁扣,分别设置于所述门体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0024]车体;及
[0025]如上所述的车辆无轨侧滑门,所述车体铆接轴和车体侧安装支架分别与车体连接。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
[0027]车门下部锁扣和车门上部锁扣,分别设置于所述门体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及
[0028]车门下部锁钩和车门上部锁钩,分别与所述车门下部锁扣和车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包括:车门上铰链,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门铆接轴和车体铆接轴;及车门下铰链,设置有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撑杆、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所述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所述电动伸缩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连杆和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上铰链还包括连接杆安装支架,所述车体铆接轴与连接杆安装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均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连杆和伸缩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和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杆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的一端与所述车门侧安装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端部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后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轨侧滑门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的与后端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车体侧安装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销相配合的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林陈新隋天杨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