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17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包括冷轧辊,所述冷轧辊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套装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一侧开设有螺纹线,所述安装头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可拆卸套装有固定限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频淬火步骤,使其轧辊在同步双频感应淬火处理后工件变形量极小,能得到很好的硬化层,环境污染少,加热速度极快,同时采用可调整的中频和高频比例,同时在一个感应加热器上输出中频和高频,对轧辊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进行均匀加热,可以获得均衡的轮廓硬化层,进一步的提升结构的强度及韧性。及韧性。及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辊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冷轧硅钢具有铁损小,矫顽力小、磁导率和磁感应强度高等特性,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材料,其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冷轧硅钢由于硅含量增加,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增加,延伸率降低,硬度迅速增高,脆性也同步增加。同时为了获得理想的组织,冷轧过程中必须采取大压下量轧制,轧制的变形热可以使钢板温度升高到约100℃~300℃,此工作温度已经超过普通冷轧辊制造过程中的最终回火温度约130℃~150℃。
[0003]其中目前的冷轧辊在加热使用时,其内部多为实心整体式结构,加热热量一方面无法及时输送至其内部,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冷轧辊的内外温度不一致,从而造成预热不完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断带等轧制事故造成的粘钢;轧制周期过长、表面裂纹或剥落;轧制过载等应力集中造成断辊等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冷轧辊在生产中,由于冷轧辊在生产后进行润滑和涂油和冷却涂布等操作,导致轧辊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轧辊表面承受周期性交变应力的作用容易导致疲劳裂纹而产生剥落,其生产流程后出厂的冷轧辊质量有待提升,其中,还需要对冷轧辊整体进行反复淬火,方可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0004]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通过通过设置固定螺纹套、旋转组件、连接柱以及固定限位板和固定块,利用其几者的相互配合,使其在对轧辊进行余热时,能够有效将热量通过若干个翅片和加热丝传导至在轧辊的内部,并对其进行里外和前后的均匀加热,进一步提升其加热效率,通过双频淬火步骤,使其轧辊在同步双频感应淬火处理后工件变形量极小,能得到很好的硬化层,环境污染少,加热速度极快,同时采用可调整的中频和高频比例,同时在一个感应加热器上输出中频和高频,对轧辊的左端部和右端部进行均匀加热,可以获得均衡的轮廓硬化层,进一步的提升其高强度韧性,通过设置回火步骤,并采用感应回火的方式,感应加热的方式和传统回火加热的方式有些本质的不同,即感应加热是感应涡流使钢的表面自体发热加热,时间短;传统回火加热是外部发热体通过热传导和辐射进行加热,时间长,有足够的时间使热量在钢内部传导并使温度均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
工艺,包括冷轧辊,所述冷轧辊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套装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一侧开设有螺纹线,所述安装头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外侧可拆卸套装有固定限位板;所述安装头的一侧镶嵌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可拆卸套装有固定块。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转盘,所述固定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转动孔,所述固定转动孔的内部固定套装有固定销轴,所述固定销轴的底端转动套装有固定转动块。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圆孔,所述固定转盘的顶端呈对称状开设有一对滑动弧形槽,所述滑动弧形槽的一侧相连通开设有半圆形卡槽口。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转盘的居中处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凹槽的一侧镶嵌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嵌入套装有弧形拨动板。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限位板包括固定套圈,所述固定套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套接口,所述套接口的内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限位圆圈,所述固定限位圆圈的内壁处开设有依次相连设置的限位槽口。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柱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呈外周向均分开设有导热槽,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贴合缠绕有加热环绕丝,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呈镜面对称贴合有第二加热翅片和第一加热翅片,所述第二加热翅片和第二加热翅片的内部进行镶嵌安装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位于第二加热翅片和第一加热翅片内部处。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镶嵌有转动握把,所述转动握把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固定柱的外周侧处呈对称安装有固定限位块。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限位块与滑动弧形槽的表面贴合,且所述固定限位块的一侧与半圆形卡槽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限位块的长度值范围为十厘米至八厘米。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冷轧工作辊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S1、原材料精选:选取9Cr,9Cr2,9Crv,8CrMoV等材料中的任一种作为轧辊的主体材料进行制作;S2、冶炼铸造:采用重量为十千克至五十千克之间的原材料进行1500至1800摄氏度高温冶炼,然后对高温冶炼融化后的金属原料进行真空脱气除杂,冶炼后将融化后的液态金属通过承载物倒入至轧辊专用模具中进行形状铸造,接着进行十小时至二十四小时的自然冷却;S3、回火处理:将轧辊整体通过加热设备连续加热十五分钟至三十分钟,直至轧辊温度达到三十摄氏度至六十摄氏度,然后将轧辊双频频淬火时,轧辊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作如下描述:以辊身部位任任一点(P点)进入上感应器时开始加热;在上感应器出口处表面被加热到淬火所需的奥氏体化温度;在上下感应器之间是所谓加热间歇,此时,轧辊表面因热量散失而逐渐降温,一定深度则因表层热量向内部传导而不断升温,P点到达下感应器入
口附近时,表面温度降至最低,原则上此温度不应低于冷轧辊钢的最低奥氏体化温度(约780~800℃),P点进入下感应器后继续被加热直至下感应器出口处,表面被加热到一个较适宜奥氏体化温度,随后进入喷水器进行淬火冷却,进而完成双频淬火过程;S4、低温回火:(1)首先将零件清洗干净,不得有水分、铁屑、残盐和污物粘附,检查零件是否有碰伤、裂纹等缺陷;(2)检查设备、仪表运转是否正常,按要求调好仪表温度;(3)检查路线单与零件是否相符,避免将零件做错,清点零件数目,如有缺少要及时查找或向上反应,接着将零件置于加热设备内部,并持续升温至250至350摄氏度;S5、探伤检测:将磁粉散步在轧辊表面,接着将其磁化电流通过铁磁性工件表面形成电磁场,缺陷的存在会切断磁力线,形成漏磁场并吸附磁粉,磁粉堆积形成磁痕,通过观察磁痕来判断缺陷的存在,电镀完毕的工作辊吊出镀槽后,通过探伤检测合格后将表面铬酸冲洗干净,接着后面涂防锈油;S6、轧辊前处理:用工作辊专用磨床对工作辊进行表面磨削,将原镀层全部磨除,磨削后表面涂防锈油;S7、抛丸毛化:选用粒径为0.4~2.0mm,硬度为50HRC的钢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包括冷轧辊(1),所述冷轧辊(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的内部左右两端分别可拆卸套装有安装头(3),所述安装头(3)的一侧开设有螺纹线(4),所述安装头(3)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6),所述螺纹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组件(7),所述转动组件(7)的外侧可拆卸套装有固定限位板(8);所述安装头(3)的一侧镶嵌安装有连接柱(9),所述转动组件(7)的一侧可拆卸套装有固定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固定转盘(71),所述固定转盘(71)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72),所述固定凹槽(7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转动孔(73),所述固定转动孔(73)的内部固定套装有固定销轴(74),所述固定销轴(74)的底端转动套装有固定转动块(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动块(75)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圆孔(76),所述固定转盘(71)的顶端呈对称状开设有一对滑动弧形槽(77),所述滑动弧形槽(77)的一侧相连通开设有半圆形卡槽口(7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盘(71)的居中处开设有固定通孔(79),所述固定凹槽(72)的一侧镶嵌安装有压缩弹簧(711),所述压缩弹簧(711)的另一端嵌入套装有弧形拨动板(7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板(8)包括固定套圈(81),所述固定套圈(81)的内表面开设有套接口(82),所述套接口(82)的内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限位圆圈(83),所述固定限位圆圈(83)的内壁处开设有依次相连设置的限位槽口(8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9)包括固定柱(91),所述固定柱(91)的表面呈外周向均分开设有导热槽(92),所述固定柱(91)的外表面贴合缠绕有加热环绕丝(94),所述固定柱(91)的表面呈镜面对称贴合有第二加热翅片(95)和第一加热翅片(93),所述第二加热翅片(95)和第二加热翅片(93)的内部进行镶嵌安装有固定圆柱(96),所述固定柱(9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柱(96)分别位于第二加热翅片(95)和第一加热翅片(93)内部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0)包括固定柱(101),所述固定柱(101)的顶端镶嵌有转动握把(102),所述转动握把(102)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固定柱(101)的外周侧处呈对称安装有固定限位块(10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以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限位块(103)与滑动弧形槽(77)的表面贴合,且所述固定限位块(103)的一侧与半圆形卡槽口(78)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固定限位块(103)的长度值范围为十厘米至八厘米。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冷轧工作辊,其冷轧工作辊的制作工艺流程如下:S1、原材料精选:选取9Cr,9Cr2,9Crv,8CrMoV等材料中的任一种作为轧辊的主体材料进行制作;S2、冶炼铸造:采用重量为十千克至五十千克之间的原材料进行1500至1800摄氏度高
温冶炼,然后对高温冶炼融化后的金属原料进行真空脱气除杂,冶炼后将融化后的液态金属通过承载物倒入至轧辊专用模具中进行形状铸造,接着进行十小时至二十四小时的自然冷却;S3、回火处理:将轧辊整体通过加热设备连续加热十五分钟至三十分钟,直至轧辊温度达到三十摄氏度至六十摄氏度,然后将轧辊双频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冠泰辊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