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3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涉及电力工程的技术领域。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包括数据服务接口,数据服务接口包括: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信息;非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施工数据、缺陷数据和试验数据;其中,结构化数据库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库被封装为两个单独的数据包;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用于推送结构化数据、HTTP协议提供的URL获取OSS存储的相关附件,发送工程移交数据信息消息给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用于接收服务获取工程移交数据信息,并根据WebService接口交互方式以工程编码和单项工程编码确定工程,实现数字化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的
,尤其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技术是建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设计领域的集成创新,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输变电工程整体规划设计,以三维直观模型输出设计成果,满足工程数字化移交要求,响应后续电网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需求,有利于优化设计、施工安装和生产运维,有利于提升输变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本质安全水平,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手段。
[0003]基于三维设计成果,研究三维设计成果电子归档管理方法,实现对于三维设计成果数据的集中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夯实数据服务基础,提升数据服务能力,达到用数据管理企业、用数据产生价值,助力公司建设信息化企业的目标。
[0004]目前,由于输变电工程数据中心只支持省公司级的应用,工程数字化移交工作主要由省经研院(通过收集设计单位数字化成果,覆盖多家地市设计院以及省院、私营院等系统外多个设计单位,经研院作为收资责任单位,存在工程多,对接的设计单位多,成果资料多,沟通协调工作量大的现状,超负荷工作已是常态。
[0005]经研院收集的数字化成果资料,在移交前,需由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方式根据移交规程规范要求,对数字化成果资料的质量进行一一检查,同时还需将检查的问题反馈至对应的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整改完成后,提交经研院复查,其质量检验,问题整改均为线下操作,协同工作效率低下。
[0006]在进行数字化移交工作时,需先对移交的成果文件进行GIM检测,其检测时间较长,如不符合GIM规范要求,则仍退回设计单位整改,整改完再次检测,工作流程繁琐,目前平均每月需要完成较多工程的数字化移交,必须投入了大量人力才能免强完成数字化移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8]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包括数据服务接口,所述数据服务接口包括:
[0011]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信息;
[0012]非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施工数据、缺陷数据和试验数据;
[0013]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库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库被封装为两个单独的数据包;
[0014]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用于推送结构化数据、HTTP协议提供的URL获取OSS存储的相关附件,发送工程移交数据信息消息给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
[0015]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用于接收服务获取工程移交数据信息,并根据Web Service接口交互方式以工程编码和单项工程编码确定工程,实现数字化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
[0016]进一步的,采用微服务方式,支持HTTP所有请求方式;
[0017]采用OSS存取数据方式,各系统之间附件的传输通过OSS存储服务完成,需遵循OSS的存储规则;
[0018]采用Http协议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传输数据。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数据仓库系统,所述数据仓库系统包括:
[0020]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
[0021]数据转换模块,用于从各种不同的数据源中读取数据;
[0022]数据清洗模块,用于数据提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其中,所述数据提取用于在操作型数据库搜集指定数据,所述数据转换用于将数据转化为指定格式并进行数据清洗保证数据质量,所述数据加载用于将转换过后满足指定格式的数据加载进数据仓库。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0024]输变电工程数据采用数据服务接口,通过数据服务接口实现工程数据三维可视化、综合检索、组件化服务、业务应用拓展服务等。
[0025]另外,输变电工程数据交互及展示可直观展示工程沿线三维地形、影像等地理信息数据。三维平台通过统一的空间坐标系统,将这些地理数据进行叠加显示,进而模拟工程大范围的地理场景。通过三维平台,实现输变电工程设备、设施三维模型的综合展示,用户即可在真实的三维场景中浏览三维模型。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的方案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32]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包括数据服务接口,所述数据服务接口包括:
[0033]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信息;
[0034]非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施工数据、缺陷数据和试验数据;
[0035]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库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库被封装为两个单独的数据包;
[0036]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用于推送结构化数据、HTTP协议提供的URL获取OSS存储的相关附件,发送工程移交数据信息消息给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
[0037]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用于接收服务获取工程移交数据信息,并根据Web Service接口交互方式以工程编码和单项工程编码确定工程,实现数字化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
[0038]进一步地,采用RestfulAPIoverHTTP微服务方式,支持HTTP所有请求方式,如POST、GET、PUT、DELET等;采用OSS存取数据方式,各系统之间附件的传输通过OSS存储服务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服务接口,所述数据服务接口包括: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信息;非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施工数据、缺陷数据和试验数据;其中,所述结构化数据库和所述非结构化数据库被封装为两个单独的数据包;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用于推送结构化数据、HTTP协议提供的URL获取OSS存储的相关附件,发送工程移交数据信息消息给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三维设计成果深度应用平台,用于接收服务获取工程移交数据信息,并根据Web Service接口交互方式以工程编码和单项工程编码确定工程,实现数字化运维阶段的数据共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系统海量数据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周正张金凤宋晓帆牛凯裴浩威闫向阳宋景博赵冲齐桓若薛文杰孙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