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02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7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其包括主体管以及副管,所述主体管的管口上连接有呼吸机接头,所述副管包括直管部以及散管部,所述散管部一体生成于直管部的管口处,多个散管部之间形成供针管插入的环形开口,所述副管上还滑动有能够与散管部螺纹连接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环壁设有螺纹,当所述密封环滑动至散管部上时,相邻的所述散管部紧贴,且所述环形开口的直径小于直管部的管口,本申请具有便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至气管插管内,无需一直对针头与气管插管的副管进行按捏,方便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的气管内的效果。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的气管内的效果。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的气管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气管插管术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将合适的导管插入气管内迅速解除气道不通的一项急救技术。气管插管不但在麻醉中普遍应用,而且还应用到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心肺复苏处理,它是建立人工通气道的可靠路径之一。在人工气道建立后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保持气道内湿润向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液又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还存在的缺陷有:在对患者的气管保持湿润时,需要通过气管导管的副管将药物注射进患者的气管内,而在医护人员进行注射时,需要时刻保持对针头与气管导管的副管的连接处进行按捏,以防止药物从针头与气管导管的副管的连接处流出造成浪费,同时还需要防止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防止因为针头的抖动导致气管导管的副管被戳破,这无疑会增大医护人员操作难度,使得新手难以上手,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至气管插管内,无需一直对针头与气管插管的副管进行按捏,方便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的气管内,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包括主体管以及副管,所述主体管的管口上连接有呼吸机接头,所述副管包括直管部以及散管部,所述散管部一体生成于直管部的管口处,多个散管部之间形成供针管插入的环形开口,所述副管上还滑动有能够与散管部螺纹连接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环壁设有螺纹,当所述密封环滑动至散管部上时,相邻的所述散管部紧贴,且所述环形开口的直径小于直管部的管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医护人员要将药液滴入患者的气管内时,可通过先将针头插入至副管内,之后将散管部朝针头的方向进行靠近,使散管部对针头进行紧贴,之后通过密封环对散管部进行定位,此既能够起到减小药液从散管部与针头的连接处外泄的可能性,也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使医护人员无需时刻捏住散管部与针头以对针头进行固定。
[0008]可选的,所述散管部远离直管部一端的管身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远离环形开口的中心方向凸起。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对密封环的位移距离进行限制,使密封环始终保持位于副管上。
[0010]可选的,所述密封环上还连接有塑料带,所述塑料带的另一端还设有能够对副管的管口进行密封的旋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帽通过塑料带与密封环进行连接,能够起到避免旋帽丢失的可能性,且通过旋帽能够对环形开口进行密封,减小呼吸机内排出的气体外泄的可能性。
[0012]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散管部的管口之间设有橡胶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帽对环形开口进行密封时,橡胶层位于旋帽内部,用于增强旋帽与散管部的摩擦力,增强旋帽对环形开口密封时的密封性。
[0014]可选的,所述橡胶层的厚度朝靠近散管部的管口方向逐渐变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散管部的橡胶层厚度最薄具有引导旋帽盖在散管部的管口上。
[0016]可选的,所述密封环与直管部之间连接有易撕条。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或是仓管人员可通过确认易撕条是否被撕断来判断气管插管是否已经被使用。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在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的气管内时,通过散管部与密封环的配合对针头进行相对固定,减小医护人员将药液注射入患者气管内时,导致针头晃动而戳破气管插管的副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旋帽对环形开口进行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环形开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主体管;2、副管;3、呼吸机接头;4、直管部;5、散管部;6、环形开口;7、密封环;8、限位块;9、塑料带;10、旋帽;11、橡胶层;12、易撕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参照图1、图2,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包括主体管1以及与主体管1连通的副管2,主体管1与副管2的尺寸相同,以方便供医护人员将吸痰管伸入或是将药液滴入。在主体管1的管口处还连接有呼吸机接头3,在医护人员对患者使用Y型气管插管时,先将主体管1的一端插入至患者的气管内,而在主体管1连接有呼吸机接头3的一端与呼吸机的输出端进行相连,同时对副管2的管口进行密封,通过呼吸机对患者进行供氧,而在需要对保持患者的气道的湿润时,可将副管2的管口打开,并将药物通过副管2进入至患者的气管内。
[0025]参照图1、图3,副管2包括与主体管1一体生成的直管部4以及连接于直管部4的管口处的散管部5,散管部5设有多个并均呈环形围绕设置于主管部上。当相邻的散管部5紧贴在一起时,将形成供针头插入的环形开口6。针头插入至环形开口6内并将药物推送至患者的气管内。
[0026]在副管2上还滑动连接有密封环7,密封环7的内环壁上设有螺纹。当医护人员要将润湿患者气管的药物滴入患者的气管内时,可先将针头推入副管2的管口内,之后再对密封环7进行滑动,使得密封环7从直管部4移动至散管部5上,并通过对密封环7进行转动,使得
密封环7与散管部5进行螺纹连接。由于密封环7的限制使得相邻的散管部5只能紧贴在一起,形成直径较之直管部4更小的环形开口6。在散管部5朝向针头的一端也与针头保持紧贴,在医护人员将针头插入至副管2内进行药物输送时,散管部5可对针头进行夹持,而医护人员仅需对针管进行扶持并推动活塞即可,无需一只手对针管进行扶持,推动活塞,另一只手一直紧捏着针头与副管2的接触部分,以防止药物从副管2的管口流出,以此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0027]参照图1、图3,在散管部5远离直管部4的一端的外侧管身上还一体生成有限位块8,且每个散管部5上均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朝向远离环形开口6的方向凸起。若是医护人员对密封环7转动过度时,密封环7将会与限位块8紧贴,通过限位块8以限制密封环7的移动范围,使密封环7不会从副管2上转出,确保密封环7始终能够滑动于副管2上。
[0028]参照图2、图3,密封环7的外环身上还固定连接有塑料带9,塑料带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环形开口6进行密封的旋帽10。当医护人员将润湿气管的药物推入完后,便会将针管从副管2的管口拔出,为了不影响呼吸机的工作,减小氧气从环形开口6泄出,需要通过旋帽10笼罩在散管部5上以对环形开口6进行密封。而在限位块8与散管部5的管口之间还设有橡胶层11,且橡胶层11的厚度越是靠近直管部4越厚,越靠近散管部5的管口方向越薄。在使用者将旋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包括主体管(1)以及副管(2),所述主体管(1)的管口上连接有呼吸机接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2)包括直管部(4)以及散管部(5),所述散管部(5)一体生成于直管部(4)的管口处,多个散管部(5)之间形成供针管插入的环形开口(6),所述副管(2)上还滑动有能够与散管部(5)螺纹连接的密封环(7),所述密封环(7)的内环壁设有螺纹,当所述密封环(7)滑动至散管部(5)上时,相邻的所述散管部(5)紧贴,且所述环形开口(6)的直径小于直管部(4)的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Y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管部(5)远离直管部(4)一端的管身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茜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