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抽-掘协同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95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掘协同防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煤矿冲击地压防治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掘协同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工程量大、人员密集程度高,一旦发生冲击地压事故,易致使巷道、设备损毁,人员伤亡,对煤矿造成巨大损失。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受高地应力、高瓦斯压力等影响,冲击地压灾害、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风险急剧上升,灾害间的相互作用开始显现,造成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互为共存、相互复合,防控难度增大,防治工作量增加;同时,为了持续生产保证连续作业,又要求巷道快速掘进。卸压

抽采

掘进工序之间相互矛盾冲突,严重制约巷道掘进效率,威胁巷道掘进安全。
[0003]目前,针对掘进巷道的卸压措施主要为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针对掘进巷道的瓦斯抽采措施主要为扇形钻孔瓦斯抽采。两种方法均在煤层中施工钻孔进行卸压或瓦斯抽采,且均需要在掘进巷道形成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掘协同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先根据煤层走向确定预掘进巷道的路径走向,接着获取预掘进巷道路径周围的地质情况,然后根据地质情况对整个预掘进巷道路径周围的地质情况划分卸压等级;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划分的卸压等级,对每个卸压等级分别确定卸压钻场的施工位置;步骤三:根据实际施工条件确定步骤二中每个卸压等级中各个卸压钻场的卸压钻孔施工深度及各个卸压钻场间距;步骤四:在掘进巷道之前,先将巷道掘进等间距的划分成多个掘进阶段,先获取第一掘进阶段范围内的最大卸压等级,接着根据步骤二确定的对应最大卸压等级的卸压钻场施工位置,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对第一掘进阶段施工卸压钻场,实现对第一掘进阶段范围内的卸压,完成后按照预设路径开始第一掘进阶段的巷道掘进;步骤五:当巷道掘进至下一掘进阶段时,重复步骤四的处理过程,如此持续,直至完成整个巷道全阶段的掘进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掘协同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卸压等级划分的具体过程为:S1、收集预掘进巷道路径周围的地质资料,包括掘进巷道平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分布图;S2、根据巷道平剖面图及地质构造分布图,计算预掘进巷道路径上各个区域的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K=K
d
K
z
K
h
ꢀꢀꢀꢀꢀꢀꢀꢀꢀꢀꢀꢀꢀꢀꢀꢀꢀꢀꢀꢀꢀꢀꢀꢀꢀꢀꢀ
(1)式中:K表示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K
d
表示断层影响下的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巷道距断层面0~50m时K
d
为2,巷道距断层面50~150m时K
d
为1.75,巷道距断层面150~300m时K
d
为1.50,巷道距断层面300~500m时K
d
为1.25,巷道距断层面大于500m时K
d
为1;K
z
表示褶曲影响下的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巷道距褶曲轴部0~50m时K
z
为2,巷道距褶曲褶曲轴部50~150m时K
z
为1.75,巷道距褶曲轴部150~300m时K
z
为1.50,巷道距褶曲轴部300~500m时K
z
为1.25,巷道距褶曲轴部大于500m时K
z
为1;K
h
表示巷道交叉影响下的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巷道距巷道交叉点0~50m时K
h
为2,巷道距巷道交叉点50~100m时K
h
为1.75,巷道距巷道交叉点100~200m时K
h
为1.50,巷道距巷道交叉点200~300m时K
h
为1.25,巷道距巷道交叉点大于300m时K
h
为1;S3、设定不同卸压等级对应的阈值范围,根据步骤S2计算不同区域的掘进巷道静载应力指数分别与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各个区域的卸压等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理冲击地压及瓦斯抽采的卸



掘协同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定不同卸压等级对应的阈值范围具体为:K≤2的掘进巷道区域划分为I级卸压区域;2<K≤4的掘进巷道区域划分为II级卸压区域;4<K≤6的掘进巷道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安业彭雨杰胡阳郝琪刘耀琪吕国伟薛成春李庚王崧玮白贤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