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瓦组件、发动机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95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轴瓦组件、发动机以及车辆,包括轴承以及套设于轴承外部的轴瓦,轴承的外径与轴瓦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轴承间隙,轴瓦包括沿轴承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承载区、第二承载区、第三承载区以及第四承载区,第一承载区与第二承载区位于轴承的上方,第三承载区与第四承载区位于轴承的下方,且第一承载区设置于远离发动机气缸中心的一侧,其中第一主承载区的轴瓦的厚度小于第一副承载区的厚度,仅将第一承载区的厚度减小,不改变第二承载区的厚度,进而能够不会增加轴承的间隙,避免由于轴承的间隙增加,进而导致轴承的泄油量增加,从而导致轴承之间的摩擦损失增加,承载能力减弱的情况,保证了主轴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主轴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主轴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瓦组件、发动机以及车辆


[0001]本申请属于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主轴瓦组件、发动机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曲轴偏置为在曲柄、连杆、缸径等重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其曲轴中心的位置,曲轴偏置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还能够减小曲柄连杆机构摩擦损失,因此,现有的发动机通常设置为曲轴偏置。
[0003]但是,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主轴轴承上瓦靠近瓦口的边缘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存在材料疲劳剥落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带较软磨合涂层的三层轴瓦来提高轴瓦的耐磨性;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将轴瓦两端的底部向瓦口的两端逐渐减薄,增加瓦口处的间隙,减小主轴瓦的载荷。但是,通过涂层提高轴瓦的耐磨性的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使轴瓦的磨合期延长,轴承摩擦的损失较高。而通过将轴瓦两端的底部减薄的方式,轴瓦的减薄量较大,进而增加了轴承的间隙,因此会导致主轴承的泄油量以及摩擦损失的增加,轴瓦的承载能力减弱,尤其是采用低粘度机油的发动机时,主轴承将给润滑系统和机油泵带来较大的压力。
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瓦组件,包括轴承以及套设于所述轴承外部的轴瓦,所述轴承的外径与所述轴瓦的内径之间设置有轴承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包括沿所述轴承的轴向设置的第一承载区、第二承载区、第三承载区以及第四承载区,所述第一承载区与所述第二承载区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所述第三承载区与所述第四承载区位于所述轴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承载区设置于远离发动机气缸中心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区的所述轴瓦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轴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区自所述轴承的上方向下,厚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轴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瓦的外壁面为圆弧面,所述轴瓦的内壁面为部分向外凸起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轴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厚度与所述第三承载区以及第四承载区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承载区、所述第三承载区以及所述第四承载区的厚度均为W。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祥宁马灵童徐贤发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