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数据机房内布置了很多的服务器,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而造成机房内部温度的上升,为了使机房内的温度维持在合理的工作温度,数据机房设置了大容量的空调系统。根据空气调节原理,数据机房的空调在制冷时,会通过冷凝器向外界释放大量余热,期间所浪费之能量十分惊人,这些余热都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包括:
[0004]1)能耗高: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运行,导致回收后的能量成本较高。
[0005]2)技术成熟度不高:目前的余热回收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不高,可靠性有待提高。
[0006]3)应用场景局限性:现有的余热回收技术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景,例如大型数据中心等,而在其他场景下应用效果不佳。
[0007]4)维护成本高:余热回收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维护成本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包括:储热子系统,设置于地面以下,包括储热池、储热介质及第一换热管路机构,所述储热介质设置在储热池内,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机构一部分位于所述储热介质中,另一部分与冷凝热回收系统构成回路,用于将冷凝热回收系统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储热介质中;冷凝热回收系统,用于对数据机房的余热进行吸收,包括换热管组件及沿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热吸收换热板、防潮层、保温层和底板;所述热吸收换热板内部沿厚度方向设置换热管网,换热管网包括沿热吸收换热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分支通道;第一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热介质中,用于给用户端进行供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布在热吸收换热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壁通过多个管接头与多个分支通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管壁通过多个管接头与分支通道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进口及第二管道的出口接入第一换热管路机构;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分布在热吸收换热板的两侧,所述第三管道的管壁通过多个管接头与多个分支通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管壁通过多个管接头与分支通道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进口接入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出口,所述第四管道的出口接入空调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接入第二换热管路机构,第二换热管路机构用于将热吸收换热板与空调制冷系统连通,构成回路;所述第二换热管路机构包括第二上升管路和第二回流管路,所述第三管道的进口通过第二回流管路与空调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出口通过第二上升管路与空调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入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数据机房余热的地下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