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88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管桩,桩身外表面设有至少包括一段摩擦部,在分模面两侧的所述摩擦部的桩身表面设有若干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桩身内腔不连通;所述凹槽与桩身外表面形成的轮廓为外轮廓,所述外轮廓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外轮廓投影面;所述凹槽在桩身内的底面为内轮廓,所述内轮廓面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内轮廓投影面;所述内轮廓投影面包含在外轮廓投影面内;所述脱模方向垂直于分模面。通过在管桩外表面设置带有凹槽的摩擦部,在保证桩身强度的情况下,能够提升桩身与周围接触物之间的周向摩擦力,又有利于桩身脱模。模。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管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摩擦桩一般是靠增加桩身与接触物的接触面积,提高摩擦性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竹节桩,在桩身竖向上设置大截面段和小截面段,从而提升桩的接触面积,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竖向摩擦力,但其外壁还是光滑的,解决不了管桩自身的旋转,周向向摩擦力较低;另外一种是在桩身的竖向上均匀设置凹槽或凸起结构,其桩身截面凹槽中线对中,虽然增加了桩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提升周向摩擦力,但此类设置均无法采用现有标准的模具批量生产,无法实现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管桩,通过在桩身外表面设置若干凹槽形成摩擦部,在提高桩身与周围接触物之间的周向摩擦性能的同时,又保证了桩身顺利脱模。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5]一种摩擦管桩,桩身外表面设有至少包括一段摩擦部,在桩身分模面两侧的所述摩擦部设有若干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桩身内腔不连通;所述凹槽与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桩身(1)外表面设有至少包括一段摩擦部(2),在桩身(1)分模面两侧的所述摩擦部(2)设有若干凹槽(2

1),且所述凹槽(2

1)与桩身内腔不连通;所述凹槽(2

1)与桩身(1)外表面形成的轮廓为外轮廓面,所述外轮廓面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外轮廓投影面;所述凹槽(2

1)在桩身(1)内的底面为内轮廓面,所述内轮廓面沿脱模方向在分模面的投影设为内轮廓投影面;所述内轮廓投影面包含在外轮廓投影面内;所述脱模方向垂直于分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廓面为平面或与桩身外表面平行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

1)的外轮廓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凹槽(2

1)的内轮廓面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

1)的内壁面与脱模方向的夹角为5

1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

1)为腰形凹槽或圆形凹槽或方形凹槽或梯形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

1)位于桩身(1)内相邻的预应力钢筋(7)之间,且所述凹槽(2

1)位于桩身(1)内任意一段螺距的螺旋箍筋(8)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管桩,其特征在于,分模面任意侧所述桩身(1)外表面设有沿桩身(1)轴向直线排布的若干凹槽(2

1),所述凹槽(2

1)内壁的平面包括第一壁面(2
‑1‑
1)和第二壁面(2
‑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专赵鹏金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