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87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申请提供了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包括舱体,舱体的一侧设有双开门,舱体内远离双开门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若干U形导热板,U形导热板内开设有导流槽,若干U形导热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导流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舱体,配合U形导热板,可以用于安装电池模块,通过导流机构,控制导流机构上不同的电磁阀,可以使得冷却液即可以通过连接部的最左侧的第一L形管进入,也可以通过连接部最右侧第一L形管进入,通过冷却液先左再由进入的方式,配合U形导热板,可以充分对每个电池模块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电站电池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储能电站电池舱,通过采用由隔热管、竖管和连接管组成的循环管道,配合输入的冷却液来实现电池模块的散热,但是随着冷却液在循环管道内的流动,越靠近循环管道出口的冷却液散热效果越差,并且并未设置有灭火功能,实用性较低。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2023143117.5)所公开的“一种储能电站电池预制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螺钉,所述安装螺钉的一端表面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通过通孔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表面滑动安装于箱体的两端侧面,所述隔板的侧面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面固定焊接有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隔热管和连接管均固定焊接于空腔的侧面,所述隔热管的两端头均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一端表面固定焊接于隔板的两端侧面,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位于箱体的两端位置,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安全高效性”;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储能电站电池舱,通过采用由隔热管、竖管和连接管组成的循环管道,配合输入的冷却液来实现电池模块的散热,但是随着冷却液在循环管道内的流动,越靠近循环管道出口的冷却液散热效果越差,并且并未设置有灭火功能,实用性较低。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8]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0009]散热结构,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一侧设有双开门,所述舱体内远离双开门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若干U形导热板,所述U形导热板内开设有导流槽,若干所述U形导热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导流机构。
[00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U形管,若干所述U形管均嵌接在舱体的底端内,且两个相邻导流槽之间通过U形管相通,位于最左侧和最后侧两个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一L形管,所述第一L形管嵌接在舱体的底端内,且第一L形管的一端穿出舱体。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L形管相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二导管和三通管,所述三
通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L形管,且第二L形管位于舱体的背面。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五个电磁阀,五个所述电磁阀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三通管其余两端、第二L形管和另一个第一L形管上,所述第二L形管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L形管相通,且第二L形管上的电磁阀位于另一个第一L形管和舱体之间。
[0013]储能电站电池舱,包括若干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底端与舱体内的底端固定连接,且U形导热板位于防护壳内,所述防护壳内的顶端固定设有悬挂式自动灭火器,所述防护壳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烟雾报警器,所述舱体内且靠近双开门的部位开设有开槽,且开槽延伸至防护壳的底端,所述开槽内设置有若干与防护壳一一对应的防护部,所述舱体上设置有用于移动防护部的传动组件。
[00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部包括与防护壳相匹配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朝向防护壳的一侧嵌设有回形密封层,所述防护板位于开槽内,所述防护板两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定位杆。
[001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由第一传动机构和若干第二传动机构组成。
[001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舱体一侧的移动,所述舱体内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输出轴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上且正对于防护壳的部位开设有螺纹槽。
[001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设置在螺纹槽的两端,且第一锥齿轮与传动杆穿插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设有螺纹杆。
[001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舱体内,且螺纹杆与固定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开槽上开设有与限位件底端相匹配的滑槽,所述限位件穿出滑槽的一侧穿插有螺栓,且螺栓穿过限位件并与定位杆螺纹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0021]1.通过设置的舱体,配合U形导热板,可以用于安装电池模块,通过导流机构,控制导流机构上不同的电磁阀,可以使得冷却液即可以通过连接部的最左侧的第一L形管进入,也可以通过连接部最右侧第一L形管进入,通过冷却液先左再由进入的方式,配合U形导热板,可以充分对每个电池模块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
[0022]2.通过设置的烟雾报警器,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发出警报,通过传动组件,可以使得防护部移动,防护部移动至与防护壳相接触,在连接部的回形密封层的作用下,使得防护壳密封,阻止了外界氧气的进入,配合悬挂式自动灭火器,可以快速灭火,由于电池模块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可以对着火的电池模块进行隔绝,避避免了火势扩大引起其他电池模块发生火灾,并且在电池模块发生爆炸时进行防护,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传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站电池舱的防护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示:
[0031]1、舱体;
[0032]2、双开门;
[0033]3、U形导热板;
[0034]4、连接部;401、U形管;402、第一L形管;
[0035]5、导流机构;501、第一导管;502、第二导管;503、三通管;504、第二L形管;505、电磁阀;
[0036]6、防护壳;
[0037]7、悬挂式自动灭火器;
[0038]8、防护部;801、防护板;802、回形密封层;803、定位杆;
[0039]9、传动组件;901、步进电机;902、传动杆;903、第一锥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结构,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一侧设有双开门(2),所述舱体(1)内远离双开门(2)的一侧等距固定设有若干U形导热板(3),所述U形导热板(3)内开设有导流槽,若干所述U形导热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有导流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包括若干U形管(401),若干所述U形管(401)均嵌接在舱体(1)的底端内,且两个相邻导流槽之间通过U形管(401)相通,位于最左侧和最后侧两个所述导流槽的一端均连通有第一L形管(402),所述第一L形管(402)嵌接在舱体(1)的底端内,且第一L形管(402)的一端穿出舱体(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第一导管(501),所述第一导管(50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L形管(402)相通,所述第一导管(501)的另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二导管(502)和三通管(503),所述三通管(503)的一端连通有第二L形管(504),且第二L形管(504)位于舱体(1)的背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5)还包括五个电磁阀(505),五个所述电磁阀(505)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导管(502)、三通管(503)其余两端、第二L形管(504)和另一个第一L形管(402)上,所述第二L形管(504)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L形管(402)相通,且第二L形管(504)上的电磁阀(505)位于另一个第一L形管(402)和舱体(1)之间。5.储能电站电池舱,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防护壳(6),所述防护壳(6)的底端与舱体(1)内的底端固定连接,且U形导热板(3)位于防护壳(6)内,所述防护壳(6)内的顶端固定设有悬挂式自动灭火器(7),所述防护壳(6)一侧的顶部固定设有烟雾报警器(10),所述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祖成谢坚纯谭俊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