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477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获取视频流数据,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填入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将视频流数据在所述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所占的比特位数表示在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发送端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向接收端发送;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解析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本方案中接收端能够通过表示位区域获知数据帧中从哪一位开始是无效比特,避免了在接收端出现很多错误帧的情况;且本方案接收端的接收数据延迟降低,效率提高,能够达到实时传输的要求。到实时传输的要求。到实时传输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5G通信技术的大规模使用背景下,首批符合5G标准的终端逐步上市。具有三大技术特征的5G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也会随着大众通信需求的攀升而得到跃进,形成前所未有的大型通信网络,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眼下,6G通信技术成为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员攻克的难题,在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下,6G技术在各项标准、业务应用模式方面会逐步走向成熟。
[0003]在传送视频文件时,遇到的问题是视频流首先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读取并且形成比特流,但是第三方软件读取视频流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读取视频,我们如果直接将读取的那一部分进行基带处理,然后封装成帧,由于我们每一帧的长度是固定的,但是第三方软件每次读取的视频流数据大小是不确定的,这样我们基带处理之后每次封装成帧时,最后一帧可能存在大面积的无用比特,这样经过空口到达接收端再读取时,接收端无法区别从哪一位开始是无效比特,并且第三方软件读取一个视频文件读取的次数比较频繁,这样在接收端就会出现很多错误帧;因此之前的做法是将视频全部读取之后再进行基带处理,封装成帧,这样会大大减少封装成错误帧的概率;但是由于发端读取视频数据到内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再进行基带处理就会等待比较久;收端接收数据便会延迟,这并没有达到实时传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0006]获取视频流数据,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填入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
[0007]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在所述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所占的比特位数表示在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
[0008]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发送端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向接收端发送;
[0009]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解析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
[0010]采用上述方案,本方案的数据帧的帧结构中设置有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其中表示位区域记录有数据位区域的有效数据位数,则在本方案中接收端能够通过表示位区域获知数据帧中从哪一位开始是无效比特,避免了在接收端出现很多错误帧的情况;因此本方案不需要将视频全部读取之后再进行基带处理,本方案中进行基带处理不需要等待较
长时间;本方案接收端的接收数据延迟降低,效率提高,能够达到实时传输的要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的步骤中,通过所述环形缓冲区的写入指针将数据帧填入环形缓冲区;在发送端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向接收端发送的步骤中,通过所述环形缓冲区的读取指针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所述读取指针和写入指针的方向相同。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0013]确定所述视频流数据在所述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所占的比特位数是否完全填充数据位区域;
[0014]若是,则在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填入第一参数;
[0015]若否,则在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填入第二参数。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数据帧的帧结构中,顺序设置所述标志位区域、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解析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的步骤中,解析所述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若所述标志位区域为第一参数,则提取所述数据位区域的全部比特位;若所述标志位区域为第二参数,则解析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填入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视频流数据的起始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加入起始帧标识,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的步骤中,所述接收端基于起始帧标识确定一段所述视频流数据的起始数据帧。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的步骤中,所述接收端每完成接收一个数据帧后,获取下一预设时间段的信号的平均幅值,若所述幅值小于噪声阈值,则判断此时间段的信号为噪声信号;若所述幅值不小于噪声阈值,则判断此时间段的信号为数据帧的信号,并接收该数据帧。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的步骤中,所述接收端每接收到预设个数的数据帧后,在下一次接收所述数据帧时,获取该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判定所述数据位区域是否存在起始帧标识,基于所述起始帧标识判定数据帧是否为下一段视频流数据的起始数据帧。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该装置实现如前所述方法所实现的步骤。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前述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所实现的步骤。
[002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获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并获得。
[0024]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专利技术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方案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据帧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4为环形缓冲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方案发送端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0031]图6为接收端一种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获取视频流数据,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填入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将所述视频流数据在所述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所占的比特位数表示在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发送端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向接收端发送;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解析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的步骤中,通过所述环形缓冲区的写入指针将数据帧填入环形缓冲区;在发送端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向接收端发送的步骤中,通过所述环形缓冲区的读取指针读取环形缓冲区中的数据帧,所述读取指针和写入指针的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包括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的数据帧填入预设的环形缓冲区中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确定所述视频流数据在所述数据帧的数据位区域所占的比特位数是否完全填充数据位区域;若是,则在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填入第一参数;若否,则在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填入第二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帧的帧结构中,顺序设置所述标志位区域、表示位区域和数据位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实时数据的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解析所述数据帧的表示位区域,在所述数据位区域提取所述表示位区域的参数对应位数的比特位的步骤中,解析所述所述数据帧的标志位区域,若所述标志位区域为第一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殷启昆黄昊楠陈俊卉刘庚陈立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国网思极紫光青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