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75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其特征在于,在未脱脂退火钢板的调质轧制后,不易产生由极微细的未脱脂退火残渣(也简记为退火残渣)的泳动稠化引起的变色花纹现象。一种用于未脱脂退火钢板用的水溶性调质轧制液,其特征在于,在一般的适当公知的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成中一并含有(A)1种或2种以上的包含1~3个氮原子的含氮杂环式化合物、以及(B)1种或2种以上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关于其质量配合量,(A)成分和(B)成分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均为0.5至5.0wt%。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未脱脂退火钢板的调质轧制后,不易产生由极微细的未脱脂退火残渣(也简记为退火残渣)的局部稠化不均引起的变色花纹现象。

技术介绍

[0002]作为钢板的制造中的冷轧后的工序,大致实施有2种工序方法。第一个是,作为一般的工序,有以下工序:冷轧后,通过碱性电解脱脂清洗等脱脂工序以去除钢板残留轧制油和铁粉等,然后退火,其后进行调质轧制。
[0003]第二个是,作为稍微特殊的工序,有以下工序:由于设备能力不足、或者省力化等而省略冷轧后的碱性电解脱脂清洗等脱脂工序而退火,其后进行调质轧制。在该工序中,将冷轧后、省略脱脂工序而退火得到的钢板称为未脱脂退火钢板(材)。此外,也被称为轧机洁净(日文:
ミルクリ‑ン
)钢板(材)和退火直送钢板(材)等。
[0004]由于冷轧后的钢板中,晶粒发生变形,位错相互缠绕,一边拉伸一边在内部积蓄应变,该状态下材料硬且脆,因此上述退火工序是用于通过退火去除内部应变,调整晶体粒度而使相互缠绕的位错消失,对钢板赋予必要的机械、物理性质的工序。退火工序有连续退火和分批(箱)退火这两种,对于一般冷轧钢板而言,进行连续退火,对于未脱脂退火钢板而言,进行分批退火。关于分批(箱)退火,对每一卷进行退火,气氛气体使用氢和氮的混合气体,在约700℃下加热20~30小时,其后历时约2~3天进行缓慢冷却,因此需要长时间。
[0005]在第二个工序中轧制油未进行脱脂,因而退火导致轧制油成分发生热分解。轧制油成分的主成分为矿物油(烃化合物),因而如果完全分解,则矿物油中的碳(C)与气氛中的氢(H2)反应而成为CH4等烃气体形态,从钢板上去除矿物油。
[0006]但是,在不完全分解(没有完全分解)的情况下,矿物油不成为气体形态,而作为烟灰(日文:
スス
)等碳化物形态残留在钢板上,将该残渣称为退火残渣。
[0007]在第一个工序中,能够制造优质的钢板,但在第二个工序中,钢板的清洁性差,在钢板的表面、特别是毛面钢板的情况下,由于在毛面纹的凹部分即所谓毛面纹深部残留的轧制油的不完全分解而产生未脱脂退火残渣。在对残留有退火残渣的未脱脂退火钢板进行调质轧制的情况下,附着于钢板表面的退火残渣在调质轧制时被调质轧制液冲走,但固着于毛面纹深部的大部分退火残渣由于钢板受到塑性变形而脱离浮起,并以在轧机出侧残留在钢板表面上的状态被卷绕成卷状。在卷绕成卷状的钢板上,吸附(附着)作为调质轧制液的主要成分的有机酸胺盐等,但除此以外还残留调质轧制液中的水分和游离胺,随着时间经过,具有挥发性的水分和高蒸气压胺蒸发/挥散。
[0008]伴随着残留的水溶性调质轧制液中的水分和游离胺的蒸发挥散,在钢板上极微细的退火残渣由于泳动稠化而变得不均,因而通过残留水分量容易形成局部电池,铁离子发生溶出。在此,泳动稠化是指退火残渣为极微细的粒子状物质,该粒子移动(泳动)并发生凝聚(稠化)。
[0009]该溶出的铁离子与卷间的间隙中所含的氧和水溶性调质轧制液中的残留水分发生反应而形成氧化膜,但由于氧和水分只是有限的量,因而氧化膜没有发展到稳定的氧化铁(红锈),有时也在其前阶段就停止发展,根据温湿度、存在于间隙的氧量、水分量,形成各种形态、色调(黑~蓝~黄~褐色等)的氧化膜、即所谓的低级氧化膜,并以变色花纹的形式出现。变色花纹通常大多在调质轧制后约半天~1天左右后出现。
[0010]作为提及了能够用作可用于上述未脱脂退火钢板的调质轧制液的现有技术文献,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另外,关于提及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的现有技术文献,公开有专利文献3。
[0011]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专利文献1、2虽然是涉及也可用于未脱脂退火钢板的调质轧制液的耐积聚现象的现有技术,但完全没有与在未脱脂退火钢板中成为问题的变色花纹有关的描述。另外,专利文献3是在调质轧制液组合物中包含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现有技术,并且存在关于污迹的描述,但就污迹而言,对于在高温多湿的堆积条件下产生的锈、污痕的问题,完全没有与由于存在未脱脂退火钢板特有的退火残渣而产生的变色花纹有关的描述。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94075号
[001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087255号
[001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

945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解决由上述微细的退火残渣引起的变色花纹现象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调质轧制液。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0]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点的手段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一般的适当公知的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成中一并含有(A)含氮杂环式化合物和(B)两性表面活性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完成了以下所示的本专利技术。
[0021]1.一种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含氮杂环式化合物和(B)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
[0022]上述(A)成分是1种或2种以上的包含1~3个氮原子的杂环式化合物,其质量配合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5wt%(质量%)至5.0wt%,上述(B)成分是1种或2种以上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其质量配合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5wt%至5.0wt%。
[0023]2.根据项1所述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中,上述(A)成分是选自吲哚、异噁唑、2

乙基
‑2‑
噁唑啉、2

苯并噻唑硫醇、吡唑、苯并吲唑、4

甲基苯并咪唑、4

甲基咪唑、2

甲基咪唑、咪唑、苯并三唑、甲苯基三唑、甲基苯并三唑、二甲基苯并三唑、乙基苯并三唑、甲基乙基苯并三唑、二乙基苯并三唑、硝基苯并三唑、1

羟基苯并三唑、3

巯基

1,2,4

三唑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24]3.根据项1或2所述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中,上述(B)
成分是选自月桂基氨基丙酸、月桂基氨基丙酸钠、月桂基氨基二丙酸钠、月桂酰甲基丙氨酸钠、椰油酰胺丙酸钠、月桂基亚氨基二丙酸钠、椰子油脂肪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基二甲基氨基乙酸甜菜碱、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钠、月桂基氨基氧化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在未脱脂退火钢板的调质轧制后,不易产生由极微细的未脱脂退火残渣的局部稠化不均引起的变色花纹现象。
[0027]本专利技术的添加有(A)含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含有(A)含氮杂环式化合物和(B)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所述(A)成分是1种或2种以上的包含1~3个氮原子的杂环式化合物,其质量配合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5wt%至5.0wt%,该wt%表示质量%,所述(B)成分是1种或2种以上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其质量配合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为0.5wt%至5.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脱脂退火钢板用水溶性调质轧制液组合物,其中,所述(A)成分是选自吲哚、异噁唑、2

乙基
‑2‑
噁唑啉、2

苯并噻唑硫醇、吡唑、苯并吲唑、4

甲基苯并咪唑、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充远藤克昭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