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模型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未来的万物智联网络中,网络节点趋向于智能化,网络节点智能化导致了信息空间快速扩张、甚至维度灾难,加剧了表征信息承载空间的难度,导致传统的网络服务能力与高维信息空间难以匹配,通信传输的数据量过大,信息业务服务系统无法持续满足人们复杂、多样和智能化信息传输的需求。而通过人工智能模型来编码、传输、解码业务信息,可显著降低通信业务中的数据传输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这些模型相对稳定,并具有复用性、可传输性。模型的传输和复用将有助于增强网络智能,同时降低开销和资源浪费,形成节点极智、网络极简的智简网络。
[0003]智简网络的核心在于传输模型,由于人工智能模型参数较多且模型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在智简网络中出现了新模型(全新模型或者更新版本的模型)时需要在网络中进行共享,将新模型传给给对其有需求的网络节点。由于网络中并非所有的节点都需要这个新模型,如果将新模型传输给网络中每个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目标模型传输到通信网络的核心层的一个或多个核心节点中;获取所述目标模型在所述核心节点中的第一供需场强度;根据所述通信网络的接入层的汇聚节点以及对应的多个分支节点对所述目标模型的需求量分别获取多个第二供需场强度;根据所述多个第二供需场强度得到所述汇聚节点的综合供需场强度;计算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与所述综合供需场强度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达到一预设传输阈值;响应于所述差值达到所述预设传输阈值,通过所述核心节点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所述目标模型,所述汇聚节点接收所述目标模型后,通过所述汇聚节点将所述目标模型继续传输给所述分支节点;响应于所述差值未达到所述预设传输阈值,所述核心节点停止向所述汇聚节点传输所述目标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包括:当所述目标模型为全新模型时,根据所述目标模型的模型指标计算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当所述目标模型为更新模型时,根据所述目标模型的模型指标以及所述核心节点对所述目标模型的历史版本的需求量计算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模型为更新模型时,根据下列公式得到所述预设传输阈值包括:|E
α
|=ε|E
x
‑
E
ix_min
|其中,E
α
表示所述预设传输阈值;E
x
表示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E
ix_min
表示所述第二供需场强度中的最小值;ε为百分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模型为更新模型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所述目标模型的传输概率:其中,η表示所述传输概率;E
x
表示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E
ix
表示所述汇聚节点的所述综合供需场强度;E
ix_min
表示所述第二供需场强度中的最小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模型为全新模型时,根据下列公式得到所述预设传输阈值包括:|E
α
|=ε|E
x
|其中,E
α
表示所述预设传输阈值;E
x
表示所述第一供需场强度;ε为百分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辰,姜宏潮,许晓东,韩书君,王碧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