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61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包括:从光源到载玻片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弯月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凸出面朝向载玻片方向,所述弯月形透镜的凸出面朝向光源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解决扫描显微聚光镜光学系统数值孔径小的问题。微聚光镜光学系统数值孔径小的问题。微聚光镜光学系统数值孔径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


[0001]本技术涉及聚光镜
,具体涉及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最近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发展,显微扫描成像装置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其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样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再通过载物台带动样本沿着X轴、Y轴进行运动,再通过显微镜Z轴方向进行对焦拍摄,使得样品在各个方向得到很好的成像,再通过拼接得到整个样本像,从而完成样本的显微扫描。
[0003]目前,样本的显微扫描往往通过显微成像装置和聚光镜光学系统配合来完成,其对样本光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样本的成像质量;好的扫描显微成像不仅仅是拥有较高分辨本领的成像系统,还需要有好的孔径聚光镜光学系统,更大的数值孔径的聚光镜光学系统将带来更高的分辨能力。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解决扫描显微聚光镜光学系统数值孔径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包括:从光源到载玻片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
[0008]所述第一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弯月形透镜;
[0009]所述第一透镜的凸出面朝向载玻片方向,所述第三透镜的凸出面朝向光源方向。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焦距范围分别为:
[0011]2.87<f/f1<3.47;
[0012]0.84<f/f2<1.44;
[0013]1.36<f/f3<1.96;
[0014]其中,
[0015]f是整个聚光镜的焦点距离,
[0016]f1是第一透镜的焦点距离;
[0017]f2是第二透镜的焦点距离;
[0018]f3是第三透镜的焦点距离。
[001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为16.38mm,折射率N1为1.757,阿贝数V1为47.71,厚度T1为9.080mm;
[0020]第二透镜的焦距f2为45.77mm,折射率N2为1.757,阿贝数V2为47.71,厚度T2为8.254mm;
[0021]第三透镜的焦距f3为31.31mm,折射率N3为1.757,阿贝数V3为47.71,厚度T3为9.907mm。
[0022]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为0.6。
[0023]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镜的焦点距离f为51.96mm。
[0024]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解决扫描显微聚光镜光学系统数值孔径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60、光源;61、第一透镜;62、第二透镜;63、第三透镜;64、载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
[0034]该聚光镜光学系统的构成,从光源60依次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61、正折射力的第二透镜62、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63、载玻片64.
[0035]为了使的聚光镜光学系统拥有更大的数值孔径、更长的工作距离、较少的镜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0036]2.87<f/f1<3.47
[0037]0.84<f/f2<1.44
[0038]1.36<f/f3<1.96
[0039]其中f是聚光镜的焦点距离;f1是第一透镜61的焦点距离;f2是第二透镜62的焦点距离;f3是第三透镜63的焦点距离。
[0040]为了进一步详尽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对聚光镜光学系统进行详述。
[0041]实施例
[0042]如图1所示,聚光镜光学系统包括:光源60、第一透镜61、第二透镜62、第三透镜63。该实施例的聚光镜光学系统中:
[0043]第一透镜61的焦距f1为16.38mm,折射率N1为1.757,阿贝数V1为47.71,厚度T1为9.080mm。
[0044]第二透镜62的焦距f2为45.77mm,折射率N2为1.757,阿贝数V2为47.71,厚度T2为8.254mm。
[0045]第三透镜63的焦距f3为31.31mm,折射率N3为1.757,阿贝数V3为47.71,厚度T3为9.907mm。
[0046]该聚光镜光学系统的其他参数如下表:朝向光源一侧为第一面,朝向载玻片一侧为第二面
[0047]曲率半径单位:mm,厚度单位:mm,焦点距离单位:mm
[0048]备注曲率半径厚度折射率阿贝数焦点距离光源无限0.000无限5.000第一透镜第一面无限9.0801.75700347.7116.3812第二面

12.32225.688第二透镜第一面76.9228.2541.75700347.7145.7744第二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值孔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光源(60)到载玻片(64)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61)、第二透镜(62)、第三透镜(63);所述第一透镜(61)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62)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63)为弯月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61)的凸出面朝向载玻片方向,所述第三透镜(63)的凸出面朝向光源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聚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61)、第二透镜(62)、第三透镜(63)的焦距范围分别为:2.87<f/f1<3.47;0.84<f/f2<1.44;1.36<f/f3<1.96;其中,f是整个聚光镜的焦点距离,f1是第一透镜(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庆李小军李小强张敏锋
申请(专利权)人: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