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工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52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车用工作灯。车用工作灯包括灯壳、工作灯组件、反光杯和位置灯组件;工作灯组件,固定于灯壳内部,工作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反光杯,层叠设置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反光杯的光学区域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位置灯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并向灯壳的出光面出光,位置灯组件与工作灯组件间隔层叠,位置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不过度提升车用工作灯的体积基础上增设位置灯。位置灯。位置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工作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尤其是一种车用工作灯。

技术介绍

[0002]在越野车辆照明应用中,除了车辆配置的照明系统之外,还通常会在车辆上安装额外的照明灯具,以向车辆前方投射光线,增加驾驶员的视野。
[0003]为提高野外行车照明效果,现有技术采用在车辆配置额外的车用工作灯作为额外的照明光源,通常是在车头加装车用工作灯,以形成对前方路况的有效照明。但现有技术中的车用工作灯的照明效果单一,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将车用工作灯结合在条灯灯具中进行使用。然而,现有技术结合两种灯体时仅实现了将两种照明效果结合,结合后的灯体体积随之增大,因而会超出车辆和设备的可用空间。因此,如何在不过度提升灯体体积的基础上结合两种照明效果成为越野车辆照明中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工作灯,旨在不过度提升车用工作灯的体积基础上增设位置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工作灯,包括:
[0006]灯壳;
[0007]工作灯组件,固定于灯壳内部,工作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
[0008]反光杯,层叠设置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反光杯的光学区域与工作灯组件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
[0009]位置灯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并向灯壳的出光面出光,位置灯组件与工作灯组件间隔层叠,位置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包括装配壳、面罩和框件;
>[0011]装配壳自其开口侧向内凹陷以形成装配腔;
[0012]面罩与装配壳的开口侧连接,作为灯壳的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第一出光区域覆盖工作灯组件的出光范围,第二出光区域覆盖位置灯组件的出光范围,第二出光区域设有纹路;
[0013]框件与装配壳固定连接,以通过面罩遮蔽装配壳的开口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面罩和装配壳的开口侧之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壳开设有过线孔,工作灯组件和位置灯组件的导线通过过线孔引出至装配壳的外部,过线孔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出线套。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灯组件包括第一光源板和工作光源;
[0017]第一光源板,固定于灯壳内部,与位置灯组件间隔层叠;
[0018]工作光源,设置于第一光源板上且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的入射孔相互对准。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灯组件包括透镜、第二光源板和若干组位置光源;
[0020]透镜,嵌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
[0021]第二光源板,固定于反光杯,与透镜间隔层叠;
[0022]位置光源,排列于第二光源板的靠近透镜一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相邻的位置光源之间的间距与位置光源到透镜之间的间距之比不大于1:1。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灯组件围绕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外围或者是设置于反光杯的光学区域外围的一侧。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光杯的光学区域设置若干个反射单元,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开设出光槽,各反射单元与工作灯组件层叠相对,位置灯组件嵌置于出光槽。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壳的底部设有转动支架,灯壳以转动支架为中心进行转动。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装配关系上,工作灯组件和位置灯组件间隔层叠设置并共用反光杯,工作灯的光线经反光杯的光学区域反射聚光后辐射至灯壳的出光面,位置灯组件设置于反光杯的非光学区域,位置灯组件直接出光并辐射至灯壳的出光面,通过在反光杯收容位置灯组件,无需在灯壳内预留其他位置安装位置灯组件,工作等组建和反光杯组件的直反射出光装配方式减少灯壳所需预留的装配空间,使灯体结构更为紧凑;在光学效果上,结合工作灯照射和位置灯照射,两种照射方式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照明效果,工作灯组件通过反光杯实现直反射出光,提供高光通量的照明,位置灯组件的出光光轴与灯壳的出光面相垂直,实现直发光出光的辨识照明,所产生的光形均匀性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一实施例的车用工作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一实施例的车用工作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一实施例的装配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一实施例的面罩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一实施例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36]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用工作灯包括灯壳100、工作灯组件200、反光杯300和位置灯组件400。其中,工作灯组件200固定于灯壳100内部,工作灯组件200的出光光轴与灯壳100的出光面相垂直,反光杯300层叠设置于工作灯组件200的发光侧,反光杯300的光学区域与工作灯组件200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位置灯组件400设置于反光杯
300的非光学区域并向灯壳100的出光面出光,位置灯组件400与工作灯组件200间隔层叠,位置灯组件400的出光光轴与灯壳100的出光面相垂直。
[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工作灯,在装配关系上,工作灯组件200和位置灯组件400间隔层叠设置并共用反光杯300,工作灯的光线经反光杯300的光学区域反射聚光后辐射至灯壳100的出光面,位置灯组件400设置于反光杯300的非光学区域,位置灯组件400直接出光并辐射至灯壳100的出光面,通过在反光杯300收容位置灯组件400,无需在灯壳100内预留其他位置安装位置灯组件400,工作等组建和反光杯300组件的直反射出光装配方式减少灯壳100所需预留的装配空间,使灯体结构更为紧凑;在光学效果上,结合工作灯照射和位置灯照射,两种照射方式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照明效果,工作灯组件200通过反光杯300实现直反射出光,提供高光通量的照明,位置灯组件400的出光光轴与灯壳100的出光面相垂直,实现直发光出光的辨识照明,所产生的光形均匀性好。
[0038]实际使用时,工作灯组件200和位置灯组件400接入外部的输入功率,可以是在工作灯组件200和位置灯组件400上设置调节器件,通过切换调节器件上的档位,控制工作灯组件200或位置灯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工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100);工作灯组件(200),固定于所述灯壳(100)内部,所述工作灯组件(200)的出光光轴与所述灯壳(100)的出光面相垂直;反光杯(300),层叠设置于所述工作灯组件(200)的发光侧,所述反光杯(300)的光学区域与所述工作灯组件(200)的发光侧对准,以形成直反射出光;位置灯组件(400),设置于所述反光杯(300)的非光学区域并向所述灯壳(100)的出光面出光,所述位置灯组件(400)与所述工作灯组件(200)间隔层叠,所述位置灯组件(400)的出光光轴与所述灯壳(100)的出光面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00)包括装配壳(110)、面罩(120)和框件(130);所述装配壳(110)自其开口侧向内凹陷以形成装配腔;所述面罩(120),与所述装配壳(110)的开口侧连接,作为所述灯壳(100)的出光面,包括第一出光区域(121)和第二出光区域(122);所述第一出光区域(121)覆盖所述工作灯组件(200)的出光范围,所述第二出光区域(122)覆盖所述位置灯组件(400)的出光范围,所述第二出光区域(122)设有纹路;所述框件(130)与所述装配壳(110)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面罩(120)遮蔽所述装配壳(110)的开口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00)还包括密封圈(140),所述密封圈(140)设置于所述面罩(120)和所述装配壳(110)的开口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工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110)开设有过线孔(111),所述工作灯组件(200)和所述位置灯组件(400)的导线通过所述过线孔(111)引出至所述装配壳(110)的外部,所述过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长鑫邓蚁黄生阳何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三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