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50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首先划定单次喷浆区域、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然后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再确定微锚杆长度、间距和大小并进行钻孔,形成微锚杆孔;最后沿陡边坡分段喷浆固化边坡表面,进入所述微锚杆孔内的浆液固化形成微锚杆,喷涂在陡边坡表面的浆液与所述微锚杆一体固化以防护边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侵蚀黄土陡边坡造成剥落病害,且该方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造价低。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北纬30
°
~48
°
间自西而东的条形地带上,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典型的黄土分布区,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该地区不仅黄土面积大,而且地表水含盐量较多,植被不丰富。
[0003]对于粉质黄土边坡,坡面初形成时,坡面整体结构基本稳定,但受日晒、风化、降雨等影响,短期内将出现风化剥落、塌陷等突出坡面失稳和整体破坏等突出问题,采取浆砌石传统护坡措施,不但工期长、造价高,而且浆砌石护坡易受不均匀变型、低温冻融、降雨侵蚀的影响,而断裂、倒塌。
[0004]我国北方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黄土主要为粉质黄土,土壤沙化严重,物候条件干燥,四季温差大,边坡的加固难度更大。
[0005]因此,亟需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能够有效处理黄土陡边坡浅层剥落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黄土边坡加固难、施工工期长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步骤包括:
[0008]S1、划定单次喷浆区域、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
[0009]S2、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0010]S3、确定微锚杆长度、间距和大小并进行钻孔,形成微锚杆孔;
[0011]S4、沿陡边坡分段喷浆,进入所述微锚杆孔内的浆液固化形成微锚杆,喷涂在陡边坡表面的浆液与所述微锚杆一体固化以防护边坡。
[0012]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1中,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的方法具体如下:
[0013]S11、对待加固边坡进行面积等分,得到单次喷浆区域;
[0014]S12、对单次喷浆区域进行现场喷浆试验,首先对单次喷浆区域表面进行平整,然后在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处钻取微锚杆孔,然后对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表面喷涂厚度为1mm的浆料,计量得到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喷浆量;
[0015]S13、用对加固边坡进行面积等分的等分数乘以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喷浆量得到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
[0016]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2中,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的方法具体如下:
[0017]清除待加固黄土坡面表面植被及杂物,把边坡表面及坡顶土整理平整,然后用风枪吹除表面浮土。
[0018]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3中,在每个单次喷浆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处钻取微锚杆孔;且所述微锚杆孔直径为8mm,微锚杆孔深度为10cm。
[0019]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S4中,沿陡边坡分段喷浆的具体方法如下:
[0020]S41、在步骤S1划分的单次喷浆区域的基础上,对间隔的待加固的单次喷浆区域在坡面延伸方向上喷涂厚度为1~1.5mm的高聚物材料,并在坡顶喷射长度为1m,宽度为20cm,厚度为1~1.5mm的高聚物材料;
[0021]S42、在步骤S41未喷浆区域进行喷浆,并在步骤S42喷浆区域与步骤S41喷浆区域的两端重叠5~10cm。
[0022]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涂注浆的浆液为非膨胀型聚氨酯高聚物注浆材料。
[0023]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申请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划定单次喷浆区域、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然后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再确定微锚杆长度、间距和大小并进行钻孔,形成微锚杆孔;最后沿陡边坡分段喷浆固化边坡表面,进入所述微锚杆孔内的浆液固化形成微锚杆,喷涂在陡边坡表面的浆液与所述微锚杆一体固化以防护边坡;如此的设置,首先获得多个微锚杆孔,然后对陡边坡分段喷涂注浆,进入微锚杆孔的浆液固化形成微锚杆,喷涂在边坡表面的的浆液与所述微锚杆一体固化,构成一个整体,使得边坡的防护更加牢固,极大改善黄土边坡表层易脱落的自然病害;另外由于表面喷涂和微锚杆的注浆一起完成,并构成一体化防护,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方式,降低了施工周期;
[0025]且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浆浆料为非膨胀型聚氨酯高聚物,克服了传统注浆材料(如水泥浆、水玻璃等)会对黄土土层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加固效果被严重削弱甚至完全丧失加固作用的问题;
[0026]另外在对陡边坡喷涂注浆时,采用分段喷涂注浆的方式,先在对间隔的待加固的单次喷浆区域在坡面延伸方向上和坡顶喷涂,然后对重叠区域再次喷涂,使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边坡加固方法更加科学化和轻便化。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流程框图;
[0029]图2是步骤S41分段喷涂时第一阶段喷浆坡面示意图;
[0030]图3是步骤S42分段喷涂时第二阶段喷浆坡面示意图;
[0031]图4是喷涂浆液以及覆盖土之后坡面剖视图;
[0032]图5是喷浆施工三维分布图;
[0033]图6是单次喷浆及微锚杆三维示意图;
[0034]图7是微锚杆孔布置三维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土体;2、喷浆浆体;3、覆盖土;4、微锚杆孔;5、微锚杆。
[0037]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41]并且,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S1、划定单次喷浆区域、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S2、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S3、确定微锚杆长度、间距和大小并进行钻孔,形成微锚杆孔;S4、沿陡边坡分段喷浆,进入所述微锚杆孔内的浆液固化形成微锚杆,喷涂在陡边坡表面的浆液与所述微锚杆一体固化以防护边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的方法具体如下:S11、对待加固边坡进行面积等分,得到单次喷浆区域;S12、对单次喷浆区域进行现场喷浆试验,首先对单次喷浆区域表面进行平整,然后在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处钻取微锚杆孔,然后对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表面喷涂厚度为1mm的浆料,计量得到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喷浆量;S13、用对加固边坡进行面积等分的等分数乘以所述单次喷浆区域的喷浆量得到整个喷浆区域的喷浆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陡边坡进行表面整平的方法具体如下:清除待加固黄土坡面表面植被及杂物,把边坡表面及坡顶土整理平整,然后用风枪吹除表面浮土。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在每个单次喷浆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处钻取微锚杆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黄土边坡喷涂微锚杆加固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微锚杆孔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陈永利钟燕辉张蓓肖伟帆申震洲赵鹏刘占威
申请(专利权)人:坝道工程医院平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