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膜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是使用具有不同孔径和润湿性的膜材料分离油水混合物的一种高效油水分离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以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目前有效分离含油废水的方法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田采油废水中的成分复杂,在油水分离过程中,膜材料的疏水特性会使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附着于膜表面和膜空隙,造成膜污染,降低膜通量,缩短分离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具有抗原油污染特性的油水分离膜成为膜领域中的一大挑战。
[0003]在高表面能物质表面构造粗糙度的方法是构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表面的主要途径之一,微/纳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固体表面润湿性从亲水型向超亲水型转变。然而,实现纳米粒子的绿色制备以及纳米粒子和膜表面的牢固结合是一大难点。传统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条件更加苛刻,与膜材料结合过程中使用到的方法更加复杂(如相转移催化法、原位生长法和静电纺丝法等)。即使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通过多巴胺和表面带有氨基的亲水型碳点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一步共沉积在基底网或基底膜表面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带有氨基的亲水型碳点通过将有机酸、二元胺溶于水中,并调节pH至7.5~9.5,随后进行水热反应,最后经分离纯化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奎宁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元胺为乙二胺或N
‑
(2
‑
羟乙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与二元胺的摩尔比为1:(10~30);所述有机酸与水的用量比为1g:(50~200)ml;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40~19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6~1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原油污染油水分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网为铜网或不锈钢网;所述基底膜为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砜膜、聚丙烯腈膜或聚氯乙烯膜中的一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抗原油污染油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璐,苑凯瑶,谢郢,何丹丹,卢仁玲,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