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质柳杉人工林恢复为针阔混交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退化林地恢复
,具体涉及低质柳杉人工林恢复为针阔混交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热带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初为绿化荒山营造了大量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目前都进入了近成熟林阶段。但由于常遭受台风、雪压和低温的胁迫及抚育措施不力,林内树木倒伏或折断,藤、竹丛生、病虫害频发。从而导致了林木生长缓慢,林分结构简单,干材空心、腐朽木多、木材质量差、地力衰退,林分更新困难的状况。
[0003]传统林业技术在退化柳杉改造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柳杉多生长在海拔较高、风大、寒冷的严酷生境,退化类型各异,更新改造的更替树种选择困难,常常树种选择不当,营林失败;2)柳杉林内阔叶树种缺、天然更新少,生物多样性非常差,采伐后,林地上盖度低,地表松散物质少且厚度较浅,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恢复更新成本较大,影响了柳杉林的生长和可持续发展;3)采伐后,迹地上的柳杉根桩数量多、分解腐烂时间长,给后续整地更新和抚育带来困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质柳杉人工林恢复为针阔混交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恢复目标树种的选择依据亚热带植被顶级林模式,恢复目标树种为小叶青冈、赤皮青冈、云山青冈、米槠、木荷和红楠;其中,2个及2个以上目标树种组建,目标树种植配比例大于总树种量的20%;(2)退化类型划分根据退化柳杉林群落结构、发育规律和立地类型状况,将退化柳杉林划分为山脊柳杉疏林、山坡柳杉
‑
箬竹退化林和低质老龄柳杉退化林三种退化类型;(3)恢复改造措施S1.对山脊柳杉疏林退化类型的改造:在12月~2月,通过冬季卫生伐抚育,保留乔木层每亩密度10
‑
15株,春季补植小叶青冈、赤皮青冈和云山青冈,每亩密度230
‑
250株,补植后连续抚育4年;S2.对山坡柳杉箬竹退化类型的改造:在12月~2月,通过冬季林分疏伐,采用条、块状整地,春季补植小叶青冈、米槠、木荷和赤皮青冈,每亩密度150
‑
160株;补植后连续4年进行幼林抚育;S3.对低质老龄柳杉退化类型的改造:在12月~2月,通过冬季卫生伐抚育,保留乔木层柳杉每亩25
‑
30株;留养阔叶树幼苗和幼树;春季补植赤皮青冈、米槠、木荷和红楠,每亩150
‑
160株;补植后连续4年进行幼林抚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退化类型划分如下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的S1中对山脊柳杉疏林退化类型改造时,12月上旬在林间空地上整地垦穴,春季补植;所述垦穴规格为0.5
×
0.5
×
0.3m,表土回填,株行距为(1.6
‑
1.8m)
×
(1.6
‑
1.8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3)的S1中对山脊柳杉疏林退化类型改造10年后,群落乔木层每亩保持10
‑
13株;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辉,何杨辉,刘瑞强,靳佳,纪宇皝,杨庆松,阎恩荣,王良衍,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