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415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包括集中制冷能源站侧、并联设置的多个用户侧、供水管路及回水管路,冷水从所述能源站侧流出,经所述供水管路输送至所述用户侧,所述用户侧换热后的热水经所述回水管路流回所述能源站侧,在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设置基载主机,用于在夜间为用户供冷。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占比少量的夜间负荷利用满冷负荷供冷输配系统供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中供冷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冷系统可满足多业态建筑多种不同供冷需求,与分体式空调供冷相比,具有运行能效高、高保障、缓解区域用电量、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和美观性的特点。鉴于集中供冷的技术优势,各地政府自2009年开始在城市CBD等商业楼宇高密度集中的区域推广集中供冷。集中供冷系统所用的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电力负荷。
[0003]集中冷站主要设置在商业楼宇高密度集区域,主要的建筑业态为商务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商业用地,包含少量的需要24小时供冷的酒店建筑和娱乐业态的建筑。
[0004]集中供冷能源站采用冰蓄冷方式,利用夜间低廉电价双工况主机制冷蓄冷,基载主机运行负担夜间负荷;白天双工况主机、基载主机及蓄冰设备同时运行负担日间负荷。
[0005]现有方案对于夜间有少量供冷需求的酒店和娱乐业态的建筑,将基载制冷机布置在能源站侧,通过能源站及用户侧管网实现冷量输送,满足需要24小时供冷用户的夜间供冷。
[0006]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满足区域内不同业态建筑的供冷需求,但对于夜间有供冷需求的酒店和娱乐业态的建筑,夜间负荷约占总冷负荷的5%左右,能源站内利用基载制冷机来供冷,但管网输送系统是利用满足100%冷负荷的供冷输配系统来完成,由于供冷输配系统的供冷管网管径巨大,输配系统水泵循环流量大,夜间输配电耗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占比少量的夜间负荷利用满冷负荷供冷输配系统供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包括集中制冷能源站侧、并联设置的多个用户侧、供水管路及回水管路,冷水从所述能源站侧流出,经所述供水管路输送至所述用户侧,所述用户侧换热后的热水经所述回水管路流回所述能源站侧,所述用户侧包括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及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所述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及空调负荷,所述能源站侧的所述供水管路连接所述用户板换,经换热后的冷水输送至所述空调负荷,所述空调负荷热交换后的热水经所述用户板换后输送至所述回水管路,所述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空调负荷及基载主机,所述用户板换连接能源站侧的所述供水管路,所述用户板换与所述基载主机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空调负荷以为其提供冷能。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能源站侧包括双工况主机、蓄冰槽、制冷泵及乙二醇—水板换,双工况主机具有乙二醇蒸发器侧及水蒸发器侧,所述乙二醇蒸发器侧通过所述乙二
醇泵将冷能输送至所述蓄冰槽内的乙二醇管路进行蓄冰,所述水蒸发器侧通过所述制冷泵连接所述蓄冰槽内的水管路进行释冰,所述乙二醇—水板换的乙二醇侧进口连接所述乙二醇泵出口管路,所述乙二醇—水板换的乙二醇侧出口连接所述乙二醇蒸发器进口管路,所述乙二醇—水板换的水侧进口连接所述水蒸发器出口管路,乙二醇—水板换的水侧出口连接所述蓄冰槽内的水管路。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酒店用户,所述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商务用户及商业用户。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将基载制冷机布置在用户侧,则夜间能源站侧空调冷水循环泵、制冷泵、一次冷水泵关闭,商务及商业用户侧用户加压泵、用户循环泵关闭,酒店用户侧加压泵关闭,仅开启用户循环泵及基载主机就能实现酒店夜间供冷系统的循环,大规模的降低夜间供冷循环电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包括集中制冷能源站侧与用户侧,集中制冷能源站侧包含双工况主机,双工况主机具有乙二醇蒸发器侧及水蒸发器侧,乙二醇蒸发器侧通过乙二醇泵将乙二醇蒸发器产生的冷能输送至蓄冰槽内的乙二醇管路进行蓄冰,水蒸发器侧通过制冷泵连接蓄冰槽内的水管路进行释冰。集中供冷系统还包括乙二醇—水板换、一次冷水泵、水

水板换及空调冷水循环泵,乙二醇—水板换的乙二醇侧进口连接乙二醇泵出口管路,乙二醇侧出口连接乙二醇蒸发器进口管路,乙二醇—水板换的水侧进口连接水蒸发器出口管路,乙二醇—水板换的水侧出口连接蓄冰槽内的水管路。蓄冰槽内的冷水通过一次冷水泵输送至水

水板换,经过换热后通过空调冷水循环泵输送至用户侧供冷。用户侧经过热交换后的回水经过水

水换热板后选择性输送至双工况主机的水蒸发器侧及蓄冰槽内。
[0014]用户侧包括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及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及空调负荷,能源站侧输出的冷水经用户加压泵加压后输送至用户板换,经用户板换换热后送入空调负荷侧为用户供冷,供冷后的回水经循环泵输送至用户板换,进行换热后输送回能源站的水

水板换。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空调负荷及基载主机,当供冷系统仅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需要冷能时,关闭能源站及用户板换,基载主机及空调负荷投入运行,由基载主机为空调负荷提供冷能。
[0015]具体的,多个供冷需求用户并联设置。
[0016]具体的,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酒店用户,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商务用户及商业用户。
[0017]工况1:供冷季白天,能源站内双工况主机、蓄冰槽、乙二醇蒸发器、乙二醇泵、制冷泵、一次冷水泵、乙二醇—水板换运行制取冷冻水,并通过水

水板换、空调水循环泵及用户侧管网将制取的冷冻水输送至各商务用户、商业用户及酒店用户,商务用户、商业用户及酒店用户系统内用户板换、用户加压泵、用户循环泵均开启。
[0018]当蓄冰槽内冷量满足用户供冷需求时,乙二醇蒸发器、乙二醇—水板及基载主机关闭运行。
[0019]当蓄冰槽内冷量无法满足用户供冷需求时,开启双工况主机、乙二醇蒸发器和乙二醇—水板,增加制取冷冻水模块以满足用户供冷需求。
[0020]当开启双工况主机仍无法满足用户供冷需求时,开启用户端基载主机,以为用户提供最大制冷量。
[0021]工况2:在供冷季夜间,能源站内双工况主机、蓄冰槽、乙二醇蒸发器、乙二醇泵、乙二醇—水板换运行制冰存储在冰槽中,水

水板换、空调冷水循环泵、制冷泵、一次冷水泵关闭,商务用户、商业用户系统内用户板换、用户加压泵、用户循环泵关闭,酒店用户系统内用户板换、用户加压泵关闭,基载主机及用户循环泵开启,通过酒店用户侧管网将基载制冷机制取的冷量输送至酒店用户,实现酒店用户夜间供冷。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业态低夜间负荷集中供冷系统,包括集中制冷能源站侧、并联设置的多个用户侧、供水管路及回水管路,冷水从所述能源站侧流出,经所述供水管路输送至所述用户侧,所述用户侧换热后的热水经所述回水管路流回所述能源站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包括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及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所述夜间非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及空调负荷,所述能源站侧的所述供水管路连接所述用户板换,经换热后的冷水输送至所述空调负荷,所述空调负荷热交换后的热水经所述用户板换后输送至所述回水管路,所述夜间供冷需求用户侧包括并联设置的用户板换、空调负荷及基载主机,所述用户板换连接能源站侧的所述供水管路,所述用户板换与所述基载主机可选择的连接所述空调负荷以为其提供冷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荷田波任矿雷伟樊磊牛红张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创区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