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14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藏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压片;S2.去毒;S3.除锈;S4.包裹;S5.煅烧;其中,煅烧具体是将包裹后的所述薄片至于电窑内,在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藏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物藏药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自然生存与社会实践中,经过无数次有意识地试用和观察所积累的民间医疗经验总结,它是藏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质量标准》藏药第一册中的200个藏药成方制剂,有43个处方配伍了多种矿物类藏药组方。
[0003]许多矿物质在传统医学观念上被认为是有毒有害的,经独具特色的藏药传统炮制工艺加工后,已经证明能够除去非药品部分、有害成分或毒性成分,以保障入药质量及安全,从而缓和、改善或提升药物的药性与疗效,增强临床治疗功效,便于调配不同药剂、贮存等。
[0004]传统金属矿物类藏药黄金、白银、铜、铁等8种药物常用于藏药珍宝类成药方剂。藏医学理论认为,经炮制的铜具有化脓、润肺清肝散热、干黄水的功效,未经炮制的铜则不被身体吸收,且伤胃。现代研究表明,铜是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步骤的重要催生物,是多种酶的活性成分。人体长期缺铜,将导致体内重要的酶活力减弱,引起骨质形成障碍,导致骨骼松动;还可引起永久性脱毛症、白化病等,如常见的白癜风就与新鲜血清中缺乏铜离子有关联;铜还以脑铜蛋白的形态广泛出现于中枢神经系统,缺铜还可能危害大脑发育。
[0005]红铜灰在藏药珍宝类制剂中应用广泛,藏药珍宝类组方中有众多含红铜灰饮片的组方。含铜灰饮片的组方最初记载于公元8世纪藏医药经典文献《四部医典》中,但该典籍中未记载炮制方法。公元18世纪藏医药大师帝玛尔
·
丹增彭措所著的《医著选集》中对铜的炮制方法有简要记载:(1)将铜锤成蜂翼状薄片,置于容器中,加入黄矾、绿矾浸泡液、藏酒、沙棘膏稀释溶液,煮沸一炷香,清水冲洗干净,此类方式连续2次,用清水漂洗,干燥,即可去毒。(2)藏酒、硼砂置于容器中,加已去毒的铜,煮沸一炷香,清水冲洗干净,便可除锈。(3)将除锈所得铜片,称取2倍量的硼砂、硫磺适量、用藏酒制成糊状,均匀涂在铜片上,用纯棉布裹住,晒于。(4)装入特制烧罐,放入土灶中武火进行焖一上午,将锻烧罐从土灶中取出冷却整半天。
[0006]由于古籍的记载较为模糊,而藏药中的铜灰又包括红铜灰和黄铜灰,二者的炮制方法也有区别,再加上地域、传承、技术等因素,长期以来,红铜的炮制一直按照生产者个人的经验来进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官网发布的矿物药炮制方法中,关于红铜的部分记载道:“如煅金法一样,放入铁罐煅烧4小时,冷却后,取出铜炭即成。(【金】煅烧......很多块叠起来放入陶罐中,密封,木炭火中煅烧,等陶罐变成红色,闻不到硫磺味,取出,吹去布灰,再清水洗净,即得。)”[0007](http://tibetmdc.com/show.asp?id=358&page=1)
[0008]文献“索朗德吉,米玛.四种常用金属矿物类藏药传统炮制工艺[J].亚太传统医药,2023,19(02):60

63.”记载,铜的炮制工艺,第三道工序:煅烧(焖火烧法)取等量铜片的硼砂,加入两倍量硫磺混合,搅拌均匀至膏状一样。均匀等量涂抹于铜片表面,置于烧具中
焖烧即可。上述规范和文献同样未对煅烧的时间、温度等进行明确的说明。
[0009]目前,红铜灰的炮制方法缺乏可控的工艺参数,炮制的红铜灰饮片质量优劣不等,严重影响了含红铜灰藏药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阻碍了藏药红铜灰饮片及含红铜灰藏药制剂的开发和市场化的进程。
[0010]传统红铜灰炮制方法繁琐,对经验要求高,不易掌握,整个炮制过程消耗时间较多。在煅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大了能源消耗,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制剂处方红铜灰需求增加,继续沿用传统炮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0011]此外,传统炮制时如炮制如经验不足,会出现煅烧过度、火候不足、有时未完全煅烧透,毒性仍然存等严重问题,需要再次加辅料进行二次煅烧等。而藏药煅烧的温度范围极广,现有公开资料显示,低可至800℃左右,高可达1600℃,且煅烧的时间也是影响最终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本领域技术人员难以通过有限次实验以确定煅烧工艺的具体温度和时间。
[0012]专利文件CN110279712B公开了一种藏药红铜灰及其炮制方法,其煅烧过程为:加热升温达到60

100℃时,恒温焖煅20

60min;加热升温达到1150

1300℃时,恒温煅烧60

120min;冷却,除去红铜表面涂覆的辅料,分出红铜片,晾干,粉碎过200目筛既可。该工艺较传统技术有了一定的改进,但锻制的成功率依然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利用电窑精确控制煅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建立科学的藏药炮制工艺规范,实现传统工艺的自动化、智能化,缩短炮制时长,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成品率。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5]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压片:将红铜锻压成薄片;
[0017]S2.去毒:将所述薄片置于容器中,分别向容器中加入浓度为10%的黄矾溶液、浓度为10%的黒矾溶液、藏酸酒、浓度为15%的沙棘膏稀释溶液,煮沸6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
[0018]S3.除锈:将浓度为15%的沙棘膏稀释溶液和藏酸酒置于容器中,加入去毒后的所述薄片,煮沸40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重复3次;
[0019]S4.包裹:将精制硼砂、硫磺和清水混合后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除锈后的所述薄片上,并用纯棉布包裹,晒干;
[0020]S5.煅烧:将包裹后的所述薄片至于电窑内,在80

100℃下加热1h,再在250

300℃下加热1h,然后在900

1000℃下煅烧2h,在窑内冷却12h后,得到所述红铜灰。
[0021]红铜太厚不易煅烧透,所以进行压片处理,可根据个人经验选择煅烧的长度和宽度。
[0022]进一步的是,步骤S1中,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28

0.32mm。
[0023]进一步的是,步骤S2中,所述藏酸酒为以小麦或青稞发酵而制成的烧酒,酒精度数为4

6%,所述沙棘膏稀释溶液为沙棘成熟果实放入锅中煮烂后过滤,将滤液浓缩收膏,浓
缩膏中加水稀释浸泡得到的溶液。
[0024]藏酸酒可依据文献“《藏曼医著集》/藏文”中记载的方法进行酿制。
[0025]进一步的是,步骤S2中,所述黄矾溶液、黒矾溶液、藏酸酒、沙棘膏稀释溶液与红铜的质量比为3:3:3:5:10。
[0026]进一步的是,步骤S3中,所述沙棘膏稀释溶液、藏酸酒与红铜的质量比为1:1:2。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压片:将红铜锻压为薄片;S2.去毒:将所述薄片置于容器中,分别向容器中加入浓度为10%的黄矾溶液、浓度为10%的黒矾溶液、藏酸酒和浓度为15%的沙棘膏稀释溶液,煮沸6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S3.除锈:将浓度为15%的沙棘膏稀释溶液和藏酸酒置于容器中,加入去毒后的所述薄片,煮沸40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重复3次;S4.包裹:将精制硼砂、硫磺和清水混合后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除锈后的所述薄片上,并用纯棉布包裹,晒干;S5.煅烧:将包裹后的所述薄片至于电窑内,在80

100℃下加热1h,再在250

300℃下加热1h,然后在900

1000℃下煅烧2h,在窑内冷却12h后,得到所述红铜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薄片的厚度为0.28

0.3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电窑锻制藏药红铜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藏酸酒为以小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娘加先鲁雪王丽娟多杰才让痛却索南昂秀马应风扎西措尕桑多杰仁青东知布公保才旦拉毛才旦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藏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