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用液体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11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一种冷却用液体组合物,其含有烃流体,所述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3~16,并且所述烃流体中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用液体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用液体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不会排出温室效应气体即二氧化碳的电动汽车备受关注。这种电动汽车现在利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其电池。锂离子电池在其使用时和充电时会发热,如果由于该发热导致电池自身的温度变高,则会导致劣化和故障。因此,在电动汽车领域等,为了在使用和充电时将电池保持在适当的温度,提出了使用冷却用的液体来强制冷却电池的方法。这样一来,作为用于冷却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池等在内的各种设备(冷却对象物)的方法,提出了使用冷却用的液体的方法,一直以来,提出了用于该方法的各种冷却液等。
[0003]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

0439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15℃密度为0.84g/cm3以下、40℃的运动粘度为20mm2/s以下、闪点为190℃以上、蒸发量为4.0mg以下、电导率为10pS/m以下的充放电器用冷却液。另外,在日本特开2011

20195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15℃的密度为0.84g/cm3以下、40℃的运动粘度为20mm2/s以下、闪点为190℃以上、电导率为10pS/m以下的冷却液。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1/077839号(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设备冷却油,其是通过配合设备冷却用基油而成的,上述设备冷却用基油含有30质量%以上的主链中的末端甲基和亚甲基的总数为16以上、分子中的甲基支链和乙基支链的总数为1以下的烃化合物,并且上述设备冷却用基油的40℃运动粘度为4mm2/s~30mm2/s。但是,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以往的冷却液在使冷却性能(高热传递系数)、安全性(高闪点)及低温性能(低倾点)的所有性能以高水平均衡地发挥这一点上还未必充分。此外,在上述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希望出现能够以高的水平均衡地具有上述这些所有特性的冷却液。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04393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

20195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1/07783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水平均衡地具有冷却性能、安全性及低温性能的所有性能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得含有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3~16、并且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的烃流体,能够使得到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以高水平均衡
地具有冷却性能、安全性及低温性能的所有特性,例如,在将其用作电动汽车的电池用冷却液的情况下,能够使冷却性能、安全性及低温性能的所有特性满足电动汽车领域所要求的水平(要求特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3]即,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含有烃流体,所述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3~16,并且所述烃流体中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
[0014]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中,上述烃流体中优选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60质量%以上。
[0015]另外,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中,上述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4~16。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以高水平均衡地具有冷却性能、安全性及低温性能的所有性能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1~5及比较例1~5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的传热系数的测定中使用的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数值X和Y的“X~Y”的表述是指“X以上且Y以下”。在这样的表述中,仅在数值Y后附加单位的情况下,该单位也适用于数值X。
[0020]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用液体组合物含有烃流体,该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3~16、并且该烃流体中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
[0021]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烃流体”是指由碳原子数不同的烃的混合物(组合物)形成的流体。本说明书中,碳原子数在特定范围(例如13~15)的烃的总量相对于烃流体总量的以质量为基准的比例(质量%)和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均采用由气相色谱法求出的值,具体而言,采用的是利用下述的“由气相色谱法进行的烃流体的分析法”中记载的方法来求出的值。
[0022](由气相色谱法进行的烃流体的分析法)
[0023]对于作为测定对象物的烃流体,首先,在下述条件下实施气相色谱法,求出烃流体的气相色谱。接着,在同一条件下实施气相色谱法,求出作为基准物质的直链状饱和烃(正烷烃)的混合物的气相色谱。然后,将烃流体的气相色谱和作为基准物质的直链状饱和烃的混合物的气相色谱进行对比,求出测定对象物即烃流体中所包含的烃的碳原子数和各碳原子数在每个烃中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含量(含有比率:面积%)的关系(以下,有时简称为“碳原子数分布”)。接着,根据如上所述地求出的烃流体中所包含的各烃的碳原子数、各碳原子数在每个烃中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含量,求出碳原子数在特定范围(例如13~15)内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总量的比例(以质量为基准的比例:质量%)。另外,根据如上所述地得到
的碳原子数分布,对于烃流体中的所有烃,针对每个碳原子数,分别求出碳原子数与该碳原子数在烃中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含量的值(面积%)之积,然后根据该积的总和求出平均值(用该总和除以100),由此求出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但是,就上述分析法而言,关于碳原子数相同的烃,还无法确定支链状、环状、饱和(直链状的除外)及不饱和等烃的结构。因此,就本专利技术中的烃流体而言,例如根据所利用的烃流体的种类,可以识别该流体中含有的烃的结构。即,就本专利技术中的烃流体而言,例如根据所利用的烃流体的种类,也可以识别为不含有芳香族系的烃。进而,就本专利技术中的烃流体而言,例如根据所利用的烃流体的种类,也可以识别为由支链状的饱和烃和/或环状的饱和烃形成(另外,在从基准物质的峰能够判断为含有直链状的饱和烃的情况下,是由支链状饱和烃和/或环状饱和烃、和直链状饱和烃形成)。另一方面,在上述分析法中,烃流体中的直链状饱和烃的含量可以根据与上述基准物质的峰一致的位置的峰的大小来测定。
[0024]<气相色谱法的条件>
[0025]测定装置:GC

2010(岛津制作所制)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冷却用液体组合物,其含有烃流体,所述烃流体的以质量为基准的平均碳原子数为13~16,并且所述烃流体中碳原子数为13~15的烃的合计量相对于烃流体的总量为50质量%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用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亚喜良大沼田靖之菖蒲纪子薄田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引能仕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