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及加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及加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污水的净化通常是使用絮凝剂,絮凝剂能够将水中的细小微粒和自然胶粒聚集成大块的絮状物,从而对污水进行净化,而絮凝剂会被高速旋转的叶片造成聚合物的剪切降解,使其性质发生改变,无法发挥正常作用,若不对絮凝剂进行搅拌,则很难将絮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过多的絮凝剂聚集在一起,无法使全部的絮凝剂发挥作用,造成絮凝剂的浪费。
[0003]为此,我国专利公告号CN116002829A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的加药方法,其主要结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盖部和筒部,筒部的四周环形阵列有若干个浮力箱,盖部的上表面设置有主料筒,主料筒的外圆周面的下部阵列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盖部上设置有分料筒,分料筒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导管,每个分料筒与每个分料机构之间均设置有用于等量转移主料筒内药剂的分料机构,每个第一出料导管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将药剂吹入污水中的吹气机构;本专利技术设置分料筒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支腿(2)的立式筒体(1)、安装于立式筒体(1)底部的驱动电机(3)、设置于立式筒体(1)内部的原料搅拌腔(4)、设置于原料搅拌腔(4)顶端的底部漏斗形引导槽(5)、设置于底部漏斗形引导槽(5)、设置于底部漏斗形引导槽(5)顶端的部件旋转腔(6)、设置于部件旋转腔(6)顶端中心部位的药物送料孔(7)、设置于药物送料孔(7)顶端且顶端开口的顶部漏斗形药物放置槽(8)、用于向原料搅拌腔(4)内部注入污水的污水注入口(9)以及用于污水向外排放的污水排放口(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式联动结构(12),贯通立式筒体(1)的中心结构且随驱动电机(3)转子旋转,其内部设置有位于原料搅拌腔(4)内部且可对原料搅拌腔(4)内部混入液体搅拌混合的搅拌翅(124)、位于药物送料孔(7)和顶部漏斗形药物放置槽(8)内部且在随驱动电机(3)转动时可对药物产生向下排放能力的螺旋叶轮(126);蠕动式管道结构(13),沿部件旋转腔(6)的圆周内壁固定设置,其内部设置有半环形结构的软管体(133)、且软管体(133)的排液连接端口(137)与污水注入口(9)之间通过环形管道(15)对接;以及对称式旋转抵触结构(14),固定安装于旋转式联动结构(12)的旋转体外围,且内部设置有可在随驱动电机(3)转子转动状态下对软管体(133)产生反复碾压的两个棍子(1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搅拌腔(4)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锥形结构(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联动结构(12)包括贯通立式筒体(1)中心结构的纵向旋转轴(121),纵向旋转轴(121)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驱动电机(3)转子的转子安装槽(122),纵向旋转轴(121)在位于原料搅拌腔(4)内部的轴体上套放有随其运动的搅拌翅(124),纵向旋转轴(121)在位于部件旋转腔(6)内部的轴体上设置有内凹式部件安装环形槽(123),纵向旋转轴(121)在位于药物送料孔(7)和顶部漏斗形药物放置槽(8)内部的轴体上设置有螺旋叶轮(12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轮(126)随驱动电机(3)转子的旋转后、其产生的介质输送方向向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翅(124)的底部内侧结构(125)与锥形结构(11)的外侧结构倾斜度保持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式管道结构(13)包括沿部件旋转腔(6)的圆周内壁的中部区域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王棚,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华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