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05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多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MMC变换器采用三相六桥臂结构,三相上桥臂采用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混联的形式,通过上桥臂全桥子模块阻断直流短路电流;三相下桥臂采用单纯的半桥子模块;三个晶闸管支路形成环路,从A相上桥臂下端到B相上桥臂下端,再到C相上桥臂下端回到A相上桥臂下端;当发生直流侧短路故障时,触发晶闸管,将三相上桥臂下端短路,实现交直流解耦。通过三相上桥臂中全桥子模块注入的反向电压阻断直流侧短路电流,然后断开隔离开关实现变换器和故障线路的隔离,最后借助晶闸管半控特性断开交流电流,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电平电力电子变换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是柔性直流输电的核心设备,与传统的两电平和三电平变换器相比,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具有效率高、模块化程度高、输出交流电压谐波低等特点。柔性直流系统发生直流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巨大的短路电流,对变流器、输电线路、用电负荷等造成危害,甚至导致变流器电力电子元件损坏而不能投入运行,因此直流故障的快速清除能力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0003]传统半桥MMC在发生直流侧短路故障后,半桥子模块闭锁,此时半桥子模块的输出特性等价于二极管,MMC的等效电路为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交流侧不断地向直流故障处注入短路电流,因此传统半桥MMC无法依靠子模块闭锁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所述MMC包括A、B、C三相,每相均包含上桥臂与下桥臂,每个桥臂均包含N个子模块,所述上桥臂的子模块为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混联,全桥子模块的数量为M,所述下桥臂的子模块均为半桥子模块;
[0006]所述上桥臂的下端短接有晶闸管支路,所述晶闸管支路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支路TB1、第二支路TB2和第三支路TB3,且三个所述晶闸管支路串联成环路,从A相上桥臂下端到B相上桥臂下端,再从B相上桥臂下端到C相上桥臂下端,最后从C相上桥臂下端回到A相上桥臂下端;
[0007]所述MMC还包括三相交流端口和直流端口,所述三相交流端口通过第一桥臂电感与第二桥臂电感分别与上桥臂、下桥臂相连,所述直流端口通过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与直流母线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全桥子模块包括四个IGBT开关器件(包含反并联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其中,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三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四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集电极、第三IGBT开关管集电极与电解电容正极相连;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第四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电解电容负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全桥子模块正端,第三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全桥子模块负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半桥子模块包括两个IGBT开关器件(包含反并联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其中,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集电
极与电解电容正极相连;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电解电容负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半桥子模块正端,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半桥子模块负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子模块数量N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0011]根据直流母线电压U
dc
和子模块电解电容额定电压U
cN
,计算确定上下桥臂子模块数量N:
[0012][0013]进一步的,所述上桥臂全桥子模块数量M的计算方法包括:
[0014](1)根据给定的交流侧三相相电压U
ph
、交流侧电感L
f
、交流侧电阻R
f
和桥臂电感L
S
,计算三相上桥臂短路运行时上桥臂电感电压幅值U
Lsm

[0015](2)根据得到的上桥臂电感电压幅值U
Lsm
,得到断流过程中所需要注入反压V
neg

[0016][0017](3),根据V
neg
和FB

SM的额定电容电压U
cN
计算所需要的FB

SM的个数M:
[0018][0019]进一步的,所述三个晶闸管支路中,均包含N
TB
个串联晶闸管,串联晶闸管的数量N
TB
的计算方法为:
[0020](1)根据晶闸管的型号确定每个晶闸管的额定电压U
T

[0021](2)根据交流侧额定运行时的三相线电压V
Line
,通过N
TB
=V
Line
/U
T
计算每个晶闸管支路的串联晶闸管数量N
TB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控制方法,包括正常运行控制、直流侧短路故障清除控制以及交流侧短路故障清除控制。
[0023]进一步的,所述正常运行控制方法如下:
[0024]半桥子模块闭锁信号、全桥子模块闭锁信号、晶闸管驱动信号均为0,所有半桥子模块第一IGBT开关管和第二IGBT开关管驱动信号反相;所有全桥子模块第一IGBT开关管和第二IGBT开关管驱动信号反相,第三IGBT开关管驱动信号为0,第四IGBT开关管驱动信号为1;第一隔离开关S1和第二隔离开关S2保持闭合。
[0025]进一步的,所述直流侧短路故障清除控制方法如下:
[0026]当检测到直流电流增大到1.5倍额定值时,闭锁所有的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全桥子模块中的第一至第四IGBT开关管全部关断,子模块的输出特性等价于电容,提供反向电压;半桥子模块中的第一至第二IGBT开关管全部关断,子模块的输出特性等价于二极管;
[0027]触发晶闸管,将三相上桥臂下端短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交流侧短路故障清除控制方法如下:
[0029]当检测到直流侧短路电流降为零时,断开直流端口与直流母线之间的第一隔离开关S1和第二隔离开关S2,移除晶闸管环路驱动信号。
[0030]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1](1)相较于传统半桥MMC,本专利技术具有自断流能力,可以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
[0032]传统半桥MMC在发生直流侧短路故障后,闭锁全部的半桥子模块,此时半桥子模块的输出特性等价于二极管,MMC的等效电路为三相不控整流电路,交流侧不断地向直流故障处注入短路电流,因此传统半桥MMC无法依靠闭锁子模块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本专利技术在发生直流侧短路故障后,闭锁全部的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触发晶闸管环,上桥臂全桥子模块抑制直流侧短路电流,晶闸管环路形成交流三相短路阻断交流测注入短路电流。这也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MMC拓扑的本质区别;
[0033](2)相较于传统混联MMC,本专利技术只需使用15%的全桥子模块实现直流侧短路故障保护:
[0034]传统混联MMC需要利用全桥子模块的特性来阻断直流短路故障电流,为此需要全桥子模块占比超过50%。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所述MMC包括A、B、C三相,每相均包含上桥臂与下桥臂,每个桥臂均包含N个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臂的子模块为全桥子模块和半桥子模块混联,全桥子模块的数量为M,所述下桥臂的子模块均为半桥子模块;所述上桥臂的下端短接有晶闸管支路,所述晶闸管支路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支路TB1、第二支路TB2和第三支路TB3,且三个所述晶闸管支路串联成环路,从A相上桥臂下端到B相上桥臂下端,再从B相上桥臂下端到C相上桥臂下端,最后从C相上桥臂下端回到A相上桥臂下端;所述MMC还包括三相交流端口和直流端口,所述三相交流端口通过第一桥臂电感与第二桥臂电感分别与上桥臂、下桥臂相连,所述直流端口通过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与直流母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子模块包括四个IGBT开关器件(包含反并联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其中,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三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四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集电极、第三IGBT开关管集电极与电解电容正极相连;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第四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电解电容负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全桥子模块正端,第三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全桥子模块负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子模块包括两个IGBT开关器件(包含反并联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其中,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第二IGBT开关管集电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集电极与电解电容正极相连;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与电解电容负极相连;第一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半桥子模块正端,第二IGBT开关管发射极为半桥子模块负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模块数量N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直流母线电压U
dc
和子模块电解电容额定电压U
cN
,计算确定上下桥臂子模块数量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晶闸管环具有自断流能力的MMC,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臂全桥子模块数量M的计算方法包括:(1)根据给定的交流侧三相相电压U
ph
、交流侧电感L
f
、交流侧电阻R
f
和桥臂电感L
S
,计算三相上桥臂短路运行时上桥臂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富金朱子剑李怀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