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取物袋以及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82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取物袋以及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置入腹腔内取物,所述取物袋本体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收紧束带,取物袋中间处膨大,取物袋另一端连接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上密封连接有设有多个筛孔的筛状盖;所述取物袋本体由柔性塑料薄膜制成。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能够经trocar孔植入,并由自然腔道引出,整个操作过程对术区污染小;在取物袋末端连接有硅胶管,具有指引作用,避免传统取物袋无法定型及牵引困难的缺点,容易通过自然腔道。提供一种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其带有负压吸引器,取物空间密闭无污染,并可有效压缩标本体积,更易通过腔道取出。更易通过腔道取出。更易通过腔道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取物袋以及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腔镜取物袋以及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当中,但手术切除的标本如何经穿刺口或经自然腔道中安全有效的取出缺乏成熟有效办法。在取出标本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无菌无瘤的原则,避免细菌或肿瘤细胞污染术区,引起感染、复发的并发症,又要能尽量减少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实是目前研究的盲点。
[0003]现有技术中,微创手术中采取多种方式取出切除的手术标本,包括扩大穿刺口,另开切口取物,经自然腔道(阴道、消化道残端、胃)取物等。扩大穿刺口或另取切口取物的方法,可能使手术失去微创的意义而且极易污染切口。
[0004]目前经自然腔道取物是解决腔镜取物尤其是大标本的主要解决方式,但经自然腔道取物没有适合的取物工具,常自体外经腔道,直接或经内镜植入取物装置,在传递过程中,常将细菌带入手术区域,易引起感染,引发不良后果。且留取标本后无法密封组织,造成术区的反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取物袋以及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能够经Trocar孔植入,自然腔道引出,完成腹腔镜取物,整个操作过程对术区污染小,避免引起感染。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腹腔镜取物袋,用于置入腹腔内取物,所述取物袋本体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收紧束带,取物袋中间处膨大,取物袋另一端连接硅胶管,所述硅胶管上密封连接有设有多个筛孔的筛状盖;
[0008]所述取物袋本体由柔性塑料薄膜制成。
[000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取物袋本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连接部及容纳部,所述连接部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容纳部的截面圆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直径。
[0010]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硅胶管与所述筛状盖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硅胶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筛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硅胶管底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筛状盖固定于所述连接管内腔,所述连接管与硅胶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通。
[0012]作为优选实例,沿所述连接管长度方向上的内腔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导向槽,所述筛状盖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有与限位导向槽位置及数量对应的限位导向块,所述筛状盖通过限位导向块卡接于所述限位导向槽。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包括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
引器连接有如上述的取物袋,所述负压吸引器的吸入口与所述取物袋的连接管底端密封连接。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负压吸引器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电动吸引器或一次性负压吸引器中任意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能够经trocar孔植入,并由自然腔道引出,整个操作过程对术区污染小;
[0017](2)通过本专利技术,在取物袋末端连接有硅胶管,具有指引作用,避免传统取物袋无法定型及牵引困难的缺点,容易通过自然腔道;
[0018](3)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取物袋的负压取物装置,其带有负压吸引器,取物空间密闭无污染,并可有效压缩标本体积,更易通过腔道取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腹腔镜取物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腹腔镜取物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硅胶管与筛状盖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筛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筛状盖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关系的局部竖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筛状盖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关系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腹腔镜负压取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A、负压取物装置;
[0028]1、取物袋本体;101、连接部;102、开口;103、收紧束带;104、容纳部;
[0029]2、硅胶管;
[0030]3、连接管;301、外螺纹;302、限位导向槽;
[0031]4、筛状盖;401、筛孔;402、限位导向块;
[0032]5、负压吸引器;501、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例:
[0035]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取物袋,用于置入腹腔内取物,包括取物袋本体1;取物袋本体1由柔性塑料薄膜制成,具体的,由无菌医用塑料薄膜制成,如聚氯乙烯(PVC)、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聚乙烯(PE)等。
[0036]取物袋本体1顶端设有开口102,开口102处设有收紧束带103,取物袋本体1中间处膨大,取物袋本体1底端连接硅胶管2,硅胶管2上密封连接有均匀设有多个筛孔401的筛状盖4。
[0037]具体的,取物袋本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连接部101及容纳部104,连接部101顶部
设有开口102,其中容纳部104的截面圆直径大于连接部101的截面直径。
[0038]如图3所示,硅胶管2通过连接管3与筛状盖4可拆卸连接,连接管3顶部设有外螺纹301,硅胶管2底部设有内螺纹,筛状盖4固定于连接管3内腔,连接管3与硅胶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连通。其中筛状盖4与连接管3之间可以通过注塑一体形成。
[0039]如图4

图6所示,沿连接管3长度方向上的内腔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导向槽302,筛状盖4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有与限位导向槽302位置及数量对应的限位导向块402,筛状盖4通过限位导向块402卡接于限位导向槽302。
[0040]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腹腔镜负压取物装置A,包括负压吸引器5,负压吸引器5连接有如上述的取物袋,负压吸引器5的吸入口501与取物袋的连接管3底端密封连接,如采用螺纹连接。负压吸引器5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5、电动吸引器或一次性负压吸引器5中的任意一种,图7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5负压取物装置A。
[0041]工作原理:
[0042]具体操作(以直肠腔镜手术为例):经trocar孔将取物袋置入腹腔,镜下将取物袋硅胶管2部分移入直肠残端,由于有硅胶管2的指引,很容易完成该操作。
[0043]硅胶管2自肛门牵出,将取物袋平整植入整个直肠残端,放入手术标本(可从硅胶管2处置入取物钳辅助夹持标本)。收紧系带,上钛夹密封。
[0044]硅胶管2处接筛状盖4,外接负压吸引器5,抽空取物袋空气,压缩标本后自腔道取出。
[0045]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6]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能够经trocar孔植入,并由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取物袋,用于置入腹腔内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袋本体(1)一端设有开口(102),所述开口(102)处设有收紧束带(103),取物袋本体(1)中间处膨大,取物袋本体(1)另一端连接硅胶管(2),所述硅胶管(2)上密封连接有设有多个筛孔(401)的筛状盖(4);所述取物袋本体(1)由柔性塑料薄膜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袋本体(1)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连接部(101)及容纳部(104),所述连接部(101)顶部设有开口(102),所述容纳部(104)的截面圆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101)的截面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2)与所述筛状盖(4)之间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2)通过连接管(3)与所述筛状盖(4)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3)顶部设有外螺纹(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驰杨博薄陆敏林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