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及教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9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申请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舵机及教育机器人。舵机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与输出轴驱动连接;机壳,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壳内,且输出轴的一端从机壳的一端穿出,机壳背离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凸耳,安装凸耳用于固定连接至外部支撑物,每一安装凸耳内设置一电连接接口,电连接接口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连接接口用于电连接至控制模块以向驱动电机传输控制信号;输出端壳,输出端壳安装于输出轴的一端,输出端壳随输出轴同步转动,输出端壳用于连接待接收动力的物体。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的积木教具中的动力源结构复杂,不适应于用来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的教学的问题。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的教学的问题。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的教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舵机及教育机器人


[0001]本申请属于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舵机及教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教育环节中对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科技兴趣的引导、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科技兴趣正处于萌芽阶段,正确有益的引导、启发,对于中小学生培养起来科技兴趣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目前,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方式都是课堂学习,老师先向学生们讲解科技知识,然后学生们进行理论理解。这是典型的课堂式教育方式,明显地缺少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们面对着枯燥无味的书本,并且面对艰涩难懂的科技知识,不免望而生畏,很难让学生们培养起浓厚的兴趣。
[0004]即使有些学校或兴趣夏令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动手环节,所采用教具相对复杂,例如积木类教具,积木教具均是采用的普通电机,需要和减速器、传动结构等一系列结构组合才能形成输出动力的动力源,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系统结构复杂,难度过大,不适应于用来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的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机及教育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积木教具中的动力源结构复杂,不适应于用来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的教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舵机,包括:
[0007]驱动电机;
[0008]输出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与输出轴驱动连接;
[0009]机壳,驱动电机安装于机壳内,且输出轴的一端从机壳的一端穿出,机壳背离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凸耳,多个安装凸耳绕机壳的中心轴线呈周向间隔布置,安装凸耳用于固定连接至外部支撑物,每一安装凸耳内设置一电连接接口,电连接接口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连接接口用于电连接至控制模块以向驱动电机传输控制信号;
[0010]输出端壳,输出端壳安装于输出轴的一端,输出端壳随输出轴同步转动,输出端壳用于连接待接收动力的物体。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连接接口为type

C数据接口。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凸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凸耳相对于机壳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输出端壳背离机壳的一端设有多个插入口及与插入口一一对应的卡槽,多个插入口绕输出端壳的中心轴线呈周向间隔设置,各个卡槽分别与相应的插入口相连通,插入口和卡槽用于连接固定待接受动力的物体的连接部位。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插入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入口相对于输出端壳的中心轴
线呈对称设置,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槽相对于输出端壳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壳的外壁设有第一滚珠环槽,输出端壳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滚珠环槽,第一滚珠环槽和第二滚珠环槽正对配合,第一滚珠环槽和第二滚珠环槽之间设有滚珠,每一滚珠同时卡入第一滚珠环槽和第二滚珠环槽以限制机壳和输出端壳沿舵机的轴线方向相互脱离。
[001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教育机器人。具体的,该教育机器人包括:
[0017]车身主体,包括车身框架和底盖,底盖安装至车身框架的底部,车身框架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一插置槽,底盖的相应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插置槽,第一插置槽和第二插置槽一一对应;
[0018]连接臂,车身框架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连接有两个连接臂,每一连接臂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如前述的舵机,每一连接臂的一端与一舵机的机壳连接,另一端与另一舵机的输出端壳连接,其中,输出端壳连接至连接臂的舵机的两个安装凸耳分别插入相应的第一插置槽和第二插置槽,且车身框架和底盖夹持固定该机壳;
[0019]车轮,机壳连接至连接臂的舵机的输出端壳安装有车轮,车轮随输出端壳同步转动。
[0020]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教育机器人。具体的,该教育机器人包括:
[0021]车身主体,包括车身框架和底盖,底盖安装至车身框架的底部,车身框架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三插置槽,底盖的相应两侧均设有第四插置槽,第四插置槽和第三插置槽一一对应;
[0022]如前述的舵机,车身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其中,舵机的两个安装凸耳分别插入相应的第三插置槽和第四插置槽,且车身框架和底盖夹持固定该舵机的机壳;
[0023]车轮,安装于输出端壳,车轮随输出端壳同步转动。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轮包括支撑壳、旋转端盖和轮胎,支撑壳设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内壁设有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悬臂及与悬臂一一对应的阶梯面,悬臂的自由端和相应的阶梯面之间形成装配开口,旋转端盖的内侧壁设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卡耳,多个卡耳与装配开口一一对应,各个卡耳自相应的装配开口进入悬臂和阶梯面之间,舵机的输出端壳插入容纳空间中,卡耳在悬臂和阶梯面之间滑移以固定至输出端壳。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个卡耳朝向悬臂的一侧设置为朝向悬臂凸出的曲面。
[0026]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申请的教育机器人中采用了本申请提供的舵机作为动力源,在本申请提供的舵机中,巧妙地设计了机壳的结构形式,也即机壳上设置了安装凸耳,并且利用安装凸耳来安装电连接接口,一方面,通过安装凸耳将机壳连接至外部支撑物上(例如通过安装凸耳连接至连接臂的一端上,又如通过安装凸耳连接至教育机器人的车身主体上),使舵机得到工作支撑支点,另一方面,在通过安装凸耳来固定机壳之后,外部控制模块的数据线接头能够插接到电连接接口,实现向驱动电机传输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电机响应输出动力。因此,该舵机通过安装凸耳以及设置在安装凸耳内的电连接接口,既实现了安装固定机壳,又实现了控制信号传输,将安装结构的设计与信号连接的设计合二为一。
[0028]学生们通过学习体验本申请提供的舵机及教育机器人,不仅能够寓教于乐,而且
在动手过程中体验自动化控制的科学知识,从而能够由简入繁地引导学生们培养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渴求期望,从而培养起浓厚的科学兴趣。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采用连接臂装配成型的轮组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采用连接臂装配成型的轮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连接臂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连接臂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003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教育机器人中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输出轴驱动连接;机壳,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从所述机壳的一端穿出,所述机壳背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有多个安装凸耳,所述多个安装凸耳绕所述机壳的中心轴线呈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安装凸耳用于固定连接至外部支撑物,每一所述安装凸耳内设置一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电连接接口用于电连接至控制模块以向所述驱动电机传输控制信号;输出端壳,所述输出端壳安装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输出端壳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输出端壳用于连接待接收动力的物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为type

C数据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凸耳相对于所述机壳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壳背离所述机壳的一端设有多个插入口及与所述插入口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多个插入口绕所述输出端壳的中心轴线呈周向间隔设置,各个所述卡槽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插入口相连通,所述插入口和所述卡槽用于连接固定待接受动力的物体的连接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插入口相对于所述输出端壳的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槽相对于所述输出端壳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外壁设有第一滚珠环槽,所述输出端壳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滚珠环槽,所述第一滚珠环槽和所述第二滚珠环槽正对配合,所述第一滚珠环槽和所述第二滚珠环槽之间设有滚珠,每一所述滚珠同时卡入所述第一滚珠环槽和所述第二滚珠环槽以限制所述机壳和所述输出端壳沿所述舵机的轴线方向相互脱离。7.一种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包括车身框架和底盖,所述底盖安装至所述车身框架的底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劲齐奇王轶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