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气动注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6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一种矿用气动注液泵,包含有用于作为动力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上的贯通活塞轴(1)、设置在贯通活塞轴(1)上的缸套装置,通过伸缩缸装置,实现了带动贯通活塞轴(1)在缸套装置中进行运动,通过贯通活塞轴(1)和缸套装置,实现了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因此保证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因此保证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因此保证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用气动注液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缸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气注液泵的再动力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用气动注液泵主要适用于煤矿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架在任何地段的注液支护和掘进迎头不规则小残煤面、救护抢险、巷修快速紧急升柱支护,尤其在狭小的坑口掘进迎头地段,更显示出其他注液泵无法代替的优点,它还可以作为液压试验台用于单体液压支柱维修时的压力测试,因此矿用气动注液泵是一种重要的矿用机械部件,在现有的矿用气动注液泵中,还都是把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混合后制得乳化液,然后把乳化液通过缸体再注入到单体液压支柱中,由于需要预先把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混合,从而影响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0003]本技术通过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的技术特征,对需要预先把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混合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0004]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9月5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矿用气动注液泵。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气动注液泵,因此保证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作为动力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上的贯通活塞轴、设置在贯通活塞轴上的缸套装置。
[0008]由于设计了伸缩缸装置、贯通活塞轴和缸套装置,通过伸缩缸装置,实现了带动贯通活塞轴在缸套装置中进行运动,通过贯通活塞轴和缸套装置,实现了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解决了需要预先把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混合的技术问题,因此保证了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0009]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的方式把伸缩缸装置、贯通活塞轴和缸套装置相互联接。
[0010]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对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定量吸取后在内腔体中进行混合制取乳化液的方式把贯通活塞轴和缸套装置与伸缩缸装置联接。
[0011]本技术设计了,伸缩缸装置包含有动力筒壳、活塞盘、第一行程换向阀和第二行程换向阀。
[0012]本技术设计了,缸套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静压水筒壳、进水单向阀、出水单向
阀、乳化油筒壳、进乳化油单向阀、出乳化油单向阀、乳化液筒壳、进乳化液单向阀和出乳化液单向阀。
[0013]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矿用气动注液泵的
中应用。
[0014]本技术设计了,在贯通活塞轴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筒壳、静压水筒壳、乳化油筒壳和乳化液筒壳,在动力筒壳与贯通活塞轴之间设置有活塞盘并且在动力筒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行程换向阀和第二行程换向阀,在静压水筒壳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并且在乳化油筒壳上分别设置有进乳化油单向阀和出乳化油单向阀,在乳化液筒壳上分别设置有进乳化液单向阀和出乳化液单向阀。
[00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贯通活塞轴、动力筒壳、活塞盘、第一行程换向阀、第二行程换向阀、静压水筒壳、进水单向阀、出水单向阀、乳化油筒壳、进乳化油单向阀、出乳化油单向阀、乳化液筒壳、进乳化液单向阀和出乳化液单向阀,组成了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6]本技术设计了,贯通活塞轴设置为凸字形棒状体并且贯通活塞轴的扩展部中间部设置为与活塞盘联接,贯通活塞轴的扩展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乳化液筒壳贯串式联接并且贯通活塞轴的扩展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贯串式联接,贯通活塞轴的收缩部设置为与乳化油筒壳贯串式联接。
[00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随伸缩缸装置进行往复运动,实现了与缸套装置组成了混合腔体设置。
[0018]本技术设计了,动力筒壳设置为包含有筒部、第一盘部、第二盘部、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并且筒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盘部联接,筒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盘部联接并且筒部设置为与活塞盘套装式联接,第一盘部的外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联接并且第二盘部的外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乳化液筒壳联接,第一盘部的内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缓冲块联接并且第二盘部的内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缓冲块联接,第一盘部的中间部和第二盘部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联接并且第二盘部设置为与第一行程换向阀联接,第一盘部设置为与第二行程换向阀联接并且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分别设置为与活塞盘接触式联接,筒部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分别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分别设置为橡胶盘状体。
[0019]本技术设计了,活塞盘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活塞盘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联接,活塞盘设置为与动力筒壳滑动式联接。
[0020]本技术设计了,第一行程换向阀和第二行程换向阀分别设置为机动换向阀并且第一行程换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和第二行程换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动力筒壳联接,第一行程换向阀的外端端口部和第二行程换向阀的外端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动力气源联接。
[0021]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往复运动式动力缸设置。
[0022]本技术设计了,静压水筒壳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静压水筒壳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套装式联接,静压水筒壳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动力筒壳联接并且静压水筒壳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乳化油筒壳联接,静压水筒壳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分
别设置为与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联接。
[0023]本技术设计了,进水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和出水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联接,进水单向阀的外端端口部设置为与静压水源联接并且出水单向阀的外端端口部设置为与进乳化液单向阀联接。
[0024]本技术设计了,乳化油筒壳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乳化油筒壳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套装式联接,乳化油筒壳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联接并且乳化油筒壳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进乳化油单向阀和出乳化油单向阀联接。
[0025]本技术设计了,进乳化油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和出乳化油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乳化油筒壳联接,进乳化油单向阀的外端端口部设置为与乳化油源联接并且出乳化油单向阀的外端端口部设置为与进乳化液单向阀联接。
[0026]本技术设计了,乳化液筒壳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乳化液筒壳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套装式联接,乳化液筒壳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动力筒壳联接并且乳化液筒壳的其中一个端头外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进乳化液单向阀和出乳化液单向阀联接。
[0027]本技术设计了,进乳化液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和出乳化液单向阀的内端端口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动力的伸缩缸装置、设置在伸缩缸装置上的贯通活塞轴(1)、设置在贯通活塞轴(1)上的缸套装置,缸套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静压水筒壳(5)、进水单向阀(6)、出水单向阀(7)、乳化油筒壳(8)、进乳化油单向阀(9)、出乳化油单向阀(91)、乳化液筒壳(92)、进乳化液单向阀(93)和出乳化液单向阀(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按照对乳化液在内腔体中原料混合制取的方式把伸缩缸装置、贯通活塞轴(1)和缸套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按照对乳化油和静压水进行定量吸取后在内腔体中进行混合制取乳化液的方式把贯通活塞轴(1)和缸套装置与伸缩缸装置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伸缩缸装置包含有动力筒壳(2)、活塞盘(10)、第一行程换向阀(3)和第二行程换向阀(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在贯通活塞轴(1)上分别设置有动力筒壳(2)、静压水筒壳(5)、乳化油筒壳(8)和乳化液筒壳(92),在动力筒壳(2)与贯通活塞轴(1)之间设置有活塞盘(10)并且在动力筒壳(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行程换向阀(3)和第二行程换向阀(4),在静压水筒壳(5)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单向阀(6)和出水单向阀(7)并且在乳化油筒壳(8)上分别设置有进乳化油单向阀(9)和出乳化油单向阀(91),在乳化液筒壳(92)上分别设置有进乳化液单向阀(93)和出乳化液单向阀(9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贯通活塞轴(1)设置为凸字形棒状体并且贯通活塞轴(1)的扩展部中间部设置为与活塞盘(10)联接,贯通活塞轴(1)的扩展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乳化液筒壳(92)贯串式联接并且贯通活塞轴(1)的扩展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5)贯串式联接,贯通活塞轴(1)的收缩部设置为与乳化油筒壳(8)贯串式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动力筒壳(2)设置为包含有筒部(21)、第一盘部(22)、第二盘部(23)、第一缓冲块(24)和第二缓冲块(25)并且筒部(21)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盘部(22)联接,筒部(21)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盘部(23)联接并且筒部(21)设置为与活塞盘(10)套装式联接,第一盘部(22)的外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静压水筒壳(5)联接并且第二盘部(23)的外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乳化液筒壳(92)联接,第一盘部(22)的内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缓冲块(24)联接并且第二盘部(23)的内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缓冲块(25)联接,第一盘部(22)的中间部和第二盘部(23)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1)联接并且第二盘部(23)设置为与第一行程换向阀(3)联接,第一盘部(22)设置为与第二行程换向阀(4)联接并且第一缓冲块(24)和第二缓冲块(25)分别设置为与活塞盘(10)接触式联接,筒部(2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第一盘部(22)和第二盘部(23)分别设置为圆形盘状体,第一缓冲块(24)和第二缓冲块(25)分别设置为橡胶盘状体。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气动注液泵,其特征是:活塞盘(10)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活塞盘(10)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贯通活塞轴(1)联接,活塞盘(10)设置为与动力筒壳(2)滑动式联接。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家衡田崇平李国王瑞振
申请(专利权)人:泰安正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