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75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包括设备箱体,设备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室,操作室的顶部连接有顶盖,顶盖与操作室通过铰链连接,能够自由开合;操作室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操作孔上通过手套固定圈安装有操作手套;设备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室的底部,操作室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喇叭嘴;设备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吸尘操作面板和清吹操作面板;设备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除静电离子风机和集尘桶。该装置内吸、内吹时,采用人工手动操作,简化了设备结构,可避免机械夹持损坏待清吹设备,且清吹角度灵活多变,清尘的同时消除静电,可有效避免静电积累,减少了灰尘吸附。减少了灰尘吸附。减少了灰尘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属于电子设备维护用清尘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工厂电子设备间机柜内电子设备长期运行后,由于其中的机柜密封不好以及静电吸附的作用,尤其是有大量煤、灰、粉环境下,电子设备上会集聚大量的灰尘,过多的灰尘集聚会使得电子设备散热不畅,湿度过高时还有可能造成设备电路短路,影响设备性能。因此除了改善电子设备间环境外,有必要在设备检修维护时对电子设备间的电子设备进行清尘。
[0003]目前,清尘装置多种多样,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公开号CN26630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控系统专用清尘装置,对可拆卸设备模块和不可拆卸设备模块采用了两种方案,未将两种方案集成在一起,需且清尘时不具有除静电功能;如公开号CN2086131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除尘装置,该装置吸尘和吹尘提供风流的驱动装置为同一个,必须交替使用,无法同时进行吸尘和吹尘,同时,不具有除静电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同时具有吸尘、吹尘以及除静电功能。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包括设备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体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操作室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顶盖能够自由开合;所述操作室和顶盖宜用有机玻璃,便于操作时的观察;所述操作室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上通过手套固定圈安装有操作手套;所述设备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室的底部,其材质宜为非金属软性材料,且为细网状结构,便于灰尘通过,电子设备又不易掉落;所述操作室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喇叭嘴;所述设备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吸尘操作面板和清吹操作面板,所述吸尘操作面板用于吸尘器的启停等操作,所述清吹操作面板用于除静电离子风机的启停等操作;所述设备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除静电离子风机和集尘桶;所述设备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吸尘外用管,所述吸尘外用管连接有吸尘手柄,所述吸尘手柄连接有吸尘嘴,所述吸尘外用管和吸尘喇叭嘴均与集尘桶连通;所述设备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清吹外用管,所述清吹外用管连接有清吹外用手柄,所述操作室的内部设置有清吹内用手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体的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轮,用于移动清尘装置,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固定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体的背面设置有接地点、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用于清尘装置的接地和供电。
[0008]进一步的,清尘装置的吸尘功能可以通过吸尘操作面板进行内吸、外吸的选择和吸尘器的启停操作。内吸通过吸尘喇叭嘴用于操作室内的吸尘,内吸时操作室内部形成微负压状态,有利于尘土收集,避免灰尘外溢;外吸时手持吸尘手柄用吸尘嘴进行电子设备间不易拆卸的卡件的吸尘,其中的吸尘嘴有多种样式可供选择,且方便拆卸。
[0009]进一步的,清尘装置的清吹和除静电功能通过清吹操作面板进行内吹、外吹的选择和除静电离子风机的启停操作。内吹通过清吹内用手柄用于操作室内的清吹,外吹时手持清吹外用手柄进行电子设备间不易拆卸的卡件的清吹。
[0010]进一步的,除静电离子风机启动时,对风流进行电离,风流吹过电子设备时可中和其集聚的静电荷,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减少灰尘吸附。
[0011]进一步的,该装置同时具有吸尘、吹尘以及除静电功能,内吸、外吸、内吹、外吹及除静电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建议内吸与内吹及除静电配合使用、外吸与外吹及除静电配合使用时效果更佳。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装置内吸、内吹时,采用人工手动操作,简化了设备结构,可避免机械夹持损坏待清吹设备,且清吹角度灵活多变,清尘的同时消除静电,可有效避免静电积累,减少了灰尘吸附。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中清尘装置的正面和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清尘装置的背面和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顶盖S1、操作孔S2、操作室S3、操作台S4、吸尘操作面板S5、清吹操作面板S6、设备箱体S7、吸尘器S8、吸尘外用管S9、吸尘手柄S10、吸尘嘴S11、除静电离子风机S12、清吹外用管S13、清吹外用手柄S14、万向轮S15、接地点S16、集尘桶S17、电源开关S18、电源插头S19、清吹内用手柄S20、吸尘喇叭嘴S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
[0018]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包括设备箱体S7,设备箱体S7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室S3,操作室S3的顶部连接有顶盖S1,顶盖S1与操作室S3通过铰链连接,顶盖S1能够自由开合;操作室S3和顶盖S1宜用有机玻璃,便于操作时的观察;操作室S3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操作孔S2,操作孔S2上通过手套固定圈安装有操作手套;设备箱体S7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台S4,操作台S4设置在操作室S3的底部,其材质宜为非金属软性材料,且为细网状结构,便于灰尘通过,电子设备又不易掉落;操作室S3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喇叭嘴S21;设备箱体S7的外侧面设置有吸尘操作面板S5和清吹操作面板S6,吸尘操作面板S5用于吸尘器S8的启停等操作,清吹操作面板S6用于除静电离子风机S12的启停等操作;设备箱体S7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S8、除静电离子风机S12和集尘桶S17;设备箱体S7的一侧连接有吸尘外用管S9,吸尘外用管S9连接有吸尘手柄S10,吸尘手柄S10连接有吸尘嘴S11,吸尘外用管S9和吸尘喇叭嘴S21均与集尘桶S17连通;设备箱体S7的另一侧连接有清吹外用
管S13,清吹外用管S13连接有清吹外用手柄S14,操作室S3的内部设置有清吹内用手柄S20。设备箱体S7的底部安装有4个万向轮S15,用于移动清尘装置,万向轮S15上设置有锁紧固定装置。设备箱体S7的背面设置有接地点S16、电源开关S18和电源插头S19,用于清尘装置的接地和供电。
[0019]本实施例中,清尘装置的吸尘功能可以通过吸尘操作面板S5进行内吸、外吸的选择和吸尘器S8的启停操作。内吸通过吸尘喇叭嘴S21用于操作室S3内的吸尘,内吸时操作室S3内部形成微负压状态,有利于尘土收集,避免灰尘外溢;外吸时手持吸尘手柄S10用吸尘嘴S11进行电子设备间不易拆卸的卡件的吸尘,其中的吸尘嘴S11有多种样式可供选择,且方便拆卸。
[0020]本实施例中,清尘装置的清吹和除静电功能通过清吹操作面板S6进行内吹、外吹的选择和除静电离子风机S12的启停操作。内吹通过清吹内用手柄S20用于操作室S3内的清吹,外吹时手持清吹外用手柄S14进行电子设备间不易拆卸的卡件的清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间检修维护用的清尘装置,包括设备箱体(S7),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体(S7)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室(S3),所述操作室(S3)的顶部连接有顶盖(S1),所述顶盖(S1)与操作室(S3)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顶盖(S1)能够自由开合;所述操作室(S3)的正面开设有两个操作孔(S2),所述操作孔(S2)上通过手套固定圈安装有操作手套;所述设备箱体(S7)的内部设置有操作台(S4),所述操作台(S4)设置在操作室(S3)的底部,所述操作台(S4)为网状结构,所述操作室(S3)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喇叭嘴(S21);所述设备箱体(S7)的外侧面设置有吸尘操作面板(S5)和清吹操作面板(S6),所述设备箱体(S7)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器(S8)、除静电离子风机(S12)和集尘桶(S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福王真周广飞杜之正邱树良张岩亓振烨陶蕊于机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