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7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干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包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室,所述制冷室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密封门的干燥室,所述制冷室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室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冷干机内部进型气体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所述干燥室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网,所述放置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输入端与干燥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与制冷室连通,其能够对冷干机内部进行空气循环利用,且能够对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利用。实现高效节能的效果。现高效节能的效果。现高效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冷干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现如今花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对花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花茶进行干燥,现有的干燥方式分为热干燥和冷干燥,由于花茶的花朵需要保持内部的结构不被破坏,所以大多采用冷干燥的方式对花朵进行干燥,现有的冷干机工作原理为,使用制冷系统对空气进行降温,空气中的水分被凝结成水滴,变为干燥的冷空气,使用干燥的冷空气对花朵的表面进行干燥,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干燥冷空气对花朵进行干燥的过程中,空气不能够循环进行利用,导致空气虽然带走了花朵表面的水分,但是空气的温度仍然较低,直接排放较为浪费,从新抽取外部的空气进行制冷浪费电量,且制冷的速度较慢,同时现有的空气在制冷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的与蒸发器管接触,导致空气中的水分不易除去,且除去的水不能够加以利用,造成浪费。所以急需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其能够对冷干机内部进行空气循环利用,且能够对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利用。实现高效节能的效果。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包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室,所述制冷室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密封门的干燥室,所述制冷室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室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冷干机内部进型气体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所述干燥室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网,所述放置网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输入端与干燥室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与制冷室连通。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气泵的排气管和进气管能够实现冷压机内部空气在干燥室和制冷室之间循环,充分的利用冷充气残余的温度进行再次的制冷,相比于重新从外部的空气进行制冷节省能量。
[0006]为了使得制冷系统能够便于对冷空气中的水进行除去。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输出端设置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的输出端与制冷压缩机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蒸发管处于制冷室的内部,所述制冷室的底部设置有锥口状的蓄水室,所述进气管处于蒸发管的下方,所述冷凝器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室。
[000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空气与蒸发管进行充分的接触能够后进行制冷,对
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液化后,能够便于对液化水的收集。
[0009]为了使得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与冷凝器进行接触,同时便于冷凝水滴入到蓄水室的内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管的外部粘附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斜向挡板,所述斜向挡板的上部与相邻的斜向挡板下部在垂直方向上重合。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多个相互平行的挡板能够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制冷,对空气的除水效果更好。
[0012]为了进一步的增加除水效果: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向挡板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平板部。
[00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平板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便于液化水滴入到蓄水室的内部。
[0015]为了使得蓄水室中的水能够得到利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水室的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社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输出端与冷却室连通。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水泵、进水管和排水管能够将蓄水室中的水抽取到冷却室的内部,达到对冷凝器进行降温的效果。
[0018]为了使得在蓄水室中的水不足时,冷凝器仍然能够进行散热。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室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
[002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风机仍能够对冷凝器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3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图3中C

C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1、制冷室;2、干燥室;3、制冷系统;301、压缩机;302、冷凝器;303、毛细管;304、蒸发管;4、空气循环系统;401、气泵;402、排气管;403、进气管;5、密封门;6、放置网;601、把手;7、斜向挡板;701、平板部;8、蓄水室;9、阀门;10、进水管;11、水泵;12、排水管;13、冷却室;14、风罩;15、出风口;16、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包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室1,所述制冷室1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密封门5的干燥室2,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系统3,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冷干机内部进型气体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4,所述干燥室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网6,所述放置网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4包括气泵401,所述气泵401的输入端设置有排气管402,所述气泵401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403,所述排气管402的输入端与干燥室2连通,所述进气管403的输出端与制冷室1连通。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至图6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包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室1,所述制冷室1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密封门5的干燥室2,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系统3,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冷干机内部进型气体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4,所述干燥室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网6,所述放置网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4包括气泵401,所述气泵401的输入端设置有排气管402,所述气泵401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403,所述排气管402的输入端与干燥室2连通,所述进气管403的输出端与制冷室1连通,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301,所述制冷压缩机301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凝器302,所述冷凝器302的输出端设置有毛细管303,所述毛细管303的输出端设置有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包括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室(1),所述制冷室(1)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带有密封门(5)的干燥室(2),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室(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冷干机内部进型气体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4),所述干燥室(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网(6),所述放置网(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空气循环系统(4)包括气泵(401),所述气泵(401)的输入端设置有排气管(402),所述气泵(401)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403),所述排气管(402)的输入端与干燥室(2)连通,所述进气管(403)的输出端与制冷室(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的卧式冷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3)包括制冷压缩机(301),所述制冷压缩机(301)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凝器(302),所述冷凝器(302)的输出端设置有毛细管(303),所述毛细管(303)的输出端设置有蒸发管(304),所述蒸发管(304)的输出端与制冷压缩机(301)的输入端进行连接,所述蒸发管(304)处于制冷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李弟弟李恒安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国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