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53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饰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底布,底布依次连接有第一毛面层、第一勾面层、蜂窝状网层、纱网层和织物层;底布与第一毛面层缝接,第一毛面层与第一勾面层可拆卸固定连接,第一勾面层与蜂窝状网层贴附连接,纱网层与蜂窝状网层贴附连接,纱网层与织物层缝接。该内饰材料采用魔术贴粘接方式,使得其表面面料具有可更换功能,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而且通过特有制备方式及添加的活性炭颗粒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及低气味效果,在汽车内使用可有效降低气味,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体验。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体验。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饰材料
,具体为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异提高,汽车正在逐步地进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有可能在接触和使用汽车。伴随着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汽车内饰的质量要求、环保、舒适要求等更加得到多数人的重视。目前汽车生产内饰材料为了去除异味,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水洗布面、及采用去除油剂处理方式来降低气味,但不能完全去除气味,依然会散发较多气味,给车内造成不舒适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汽车生产内饰材料为了去除异味,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水洗布面、及采用去除油剂处理方式来降低气味,但不能完全去除气味,依然会散发较多气味,给车内造成不舒适的体验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包括底布,所述底布依次连接有第一毛面层、第一勾面层、蜂窝状网层、纱网层和织物层;所述底布与第一毛面层缝接,所述第一毛面层与第一勾面层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勾面层与蜂窝状网层贴附连接,所述纱网层与蜂窝状网层贴附连接,所述纱网层与织物层缝接。
[0005]优选的,所述蜂窝状网层网孔内设有缝接于第一勾面层上的第二勾面层,所述纱网层一侧粘接有插入在蜂窝状网层网孔内的第二纱网袋,所述第二纱网袋端部通过胶水粘接有第二毛面层,所述第二毛面层与第二勾面层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纱网袋周边通过胶水均匀粘接固定有布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纱网袋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纱网袋远离第二毛面层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通过胶水粘接有隔网,所述第二纱网袋在通孔周边通过胶水粘接在纱网层上。
[0009]优选的,所述胶水为PUR胶。
[0010]优选的,所述蜂窝状网层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面料处理,首先将底布和织物层通过水洗进行清洁,然后通过除油剂进行清洁,以达到降低气味目的;
[0013]S2、二次除味处理,经S1处理后的底布和织物层进行烘干;烘干后使用气味抑制剂对底布和织物层进行浸泡,浸泡时长2

4小时,浸泡时采用超声波振动进行振动处理;
[0014]S3、二次烘干处理,将S2中处理后的底布和织物层取出,然后进行烘干处理;
[0015]S4、通过压合方式将底布、第一毛面层、第一勾面层、蜂窝状网层、纱网层、织物层进行压合,其中,在压合前需要将第二纱网袋内充满活性炭颗粒,压合时保证各第一毛面层
粘接在第一勾面层上,第二毛面层粘接在第二勾面层上,即可完成内饰材料的制备。
[0016]优选的,在S2中,烘干时风速10

15m/s、温度120

130℃。
[0017]优选的,在S3中,烘干时风速11

14m/s、温度122

128℃。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该内饰材料采用魔术贴粘接方式,使得其表面面料具有可更换功能,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而且通过特有制备方式及添加的活性炭颗粒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及低气味效果,在汽车内使用可有效降低气味,给使用者带来较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低气味内饰材料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纱网袋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状网层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布条在第二纱网袋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底布;2、第一毛面层;3、第一勾面层;4、蜂窝状网层;5、纱网层;6、织物层;7、第二纱网袋;8、第二毛面层;9、活性炭颗粒;10、通孔;11、隔网;12、第二勾面层;13、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28]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
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1]实施例
[0032]目前汽车生产内饰材料为了去除异味,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水洗布面、及采用去除油剂处理方式来降低气味,但不能完全去除气味,依然会散发较多气味,给车内造成不舒适的体验。针对此问题,下面给出本解决方案。
[0033]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包括底布1,该底布1为涤纶材质的化纤毛毡,底布1依次连接有第一毛面层2、第一勾面层3、蜂窝状网层4、纱网层5和织物层6;该内饰材料采用魔术贴粘接方式,使得其表面面料具有可更换功能,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而且通过特有制备方式及添加的活性炭颗粒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及低气味效果,在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布(1),所述底布(1)依次连接有第一毛面层(2)、第一勾面层(3)、蜂窝状网层(4)、纱网层(5)和织物层(6);所述底布(1)与第一毛面层(2)缝接,所述第一毛面层(2)与第一勾面层(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勾面层(3)与蜂窝状网层(4)贴附连接,所述纱网层(5)与蜂窝状网层(4)贴附连接,所述纱网层(5)与织物层(6)缝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网层(4)网孔内设有缝接于第一勾面层(3)上的第二勾面层(12),所述纱网层(5)一侧粘接有插入在蜂窝状网层(4)网孔内的第二纱网袋(7),所述第二纱网袋(7)端部通过胶水粘接有第二毛面层(8),所述第二毛面层(8)与第二勾面层(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网袋(7)周边通过胶水均匀粘接固定有布条(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网袋(7)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网袋(7)远离第二毛面层(8)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0),在通孔(10)内通过胶水粘接有隔网(11),所述第二纱网袋(7)在通孔(10)周边通过胶水粘接在纱网层(5)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气味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为PU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坤崔敏钢王叶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尔特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