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45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包括床体和床架,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床体支架,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床尾位置,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下方设置有第二床体支架,所述第二床体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床头位置,所述第二床体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间位置铰接有床体电动推杆,所述床体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床体电动推杆的作用下,使患者从平躺状态转到几乎站立状态,患者可以踩在挡板上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锻炼患者的下肢力量。力量。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

技术介绍

[0002]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预防褥疮、负压接尿尿床报警监测、移动运输、休息、康复、给药输液等功能,康复病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
[0003]目前,公知的病床是平板床式或折叠床。平板床是由床架和床体组成,仅供患者躺卧;折叠床由床架和可以折叠的床体组成,折叠床的床体由靠背板、防滑板和脚板及坐板组成。当病床平展和平板床一样,供患者躺卧;当调节机构可使靠背板和防滑板升起时,供患者斜躺或坐立。在斜躺或坐立时,患者的脚跟与臀部同在一个水平面上,腰部呈弧形弯曲。坐立时,患者的着力点是臀部和脚跟;斜躺时,患者的着力点是背部、臀部和脚跟。时间稍长时,臀部和脚跟及背部就会麻木,使患者会感到不舒适、不自然。同时患者的身体会下滑。长时间坐立或躺卧的患者,身体下肢得不到锻炼,血液循环过慢,会使下肢肌肉力量变弱,下肢无力,因此患者不能长时间坐立或斜躺。此外,久病或体格差的患者在上述的病床上下床时,需在他人的扶持下才可下地站立,此类病床也不方便患者下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包括床体和床架,所述床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床体支架,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床尾位置,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下方设置有第二床体支架,所述第二床体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床头位置,所述第二床体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床体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间位置铰接有床体电动推杆,所述床体电动推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床体支架上设置有缓冲垫。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底部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床架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靠近床尾的一端均铰接有支腿,所述底部支架靠近床尾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支腿电动推杆,所述支腿电动推杆两侧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腿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腿远离所述底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左右两侧均对称铰接有若干护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在所述床体电动推杆的推动下,所述床体最大的旋转角度为82
°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3]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在床体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床体绕第一床体支架和第二床体支架铰接处为圆心缓慢旋转,床体最大的旋转角度为82
°
,床体旋转到最大角度时,患者从平躺状态转到几乎站立状态,患者可以踩在挡板上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锻炼患者的下肢力量,防止久卧的患者下肢肌肉萎缩。
[0015]2、本技术在床体旋转时,支腿电动推杆向外伸展,支腿电动推杆通过支撑杆控制两侧支腿向两侧移动,使旋转起来的床体中的床尾部分落入两侧支腿中间,为床体旋转提供了空间,避免了床体旋转时损坏支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是本技术主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说明:1、床体;2、床架;3、护板;4、挡板;5、第一床体支架;6、第一连接杆;7、第二床体支架;8、第二连接杆;9、床体电动推杆;10、底部支架;11、支腿电动推杆;12、支撑杆;13、支腿;1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包括床体1和设置在床体1下方的床架2,床架2底部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14,床体1左右两侧对称铰接有两块护板3,靠近床头的护板3和靠近床尾的护板3防止患者滚落下床体1,转动靠近床头的护板3便于按摩患者的上半身,转动靠近床尾的护板3便于按摩患者的下半身。床体1的床头和床尾均设置有挡板4。
[0023]床架2包括第一床体支架5、设置在第一床体支架5下方的第二床体支架7和设置在床架2底部的底部支架10。
[0024]床体1下方设置有第一床体支架5,第一床体支架5的长度与床体1的长度相等,第一床体支架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设置在第一床体支架5中点与靠近床尾位置的端点之间,第一床体支架5下方设置有第二床体支架7,第二床体支架7靠近床尾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床体支架5上,第二床体支架7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8设置在第二床体支架7中点与靠近床头位置的端点之间,第二连接杆8中间位置铰接有床体电动推杆9,床体电动推杆9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杆6的中间位置。启动床体电动推杆9,床体电动推杆9推动床体1绕第一床体支架5和第二床体支架7铰接处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可将床体1推动旋转82
°
,使床体1几乎垂直于地面。
[0025]第二床体支架7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够缓冲第一床体支架5下落时的重力,保证患者由站立变为平躺时的舒适性,减缓床体1对患者的颠簸。
[0026]床体1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架10,底部支架10靠近床尾的一端均铰接有支腿13,支腿13的另一端底部连接有万向轮14,底部支架10靠近床尾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支腿电动推杆
11,支腿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两侧铰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另一端铰接在支腿13上。支腿电动推杆11伸缩端伸展运动时,支腿电动推杆11控制支撑杆12使支腿13向两侧移动,使支腿13两侧的距离大于床体1的宽度。
[0027]使用时,长期久卧的患者想要活动下肢时,患者可以启动床体电动推杆9,床体电动推杆9推动床体1绕第一床体支架5和第二床体支架7铰接处为圆心做圆周运动,使床体1由水平状态旋转到几乎直立状态,床体1旋转的最大角度为82
°
。床体1在旋转时,支腿电动推杆11同时向前伸展,通过控制支撑杆12使支腿13向两侧移动,直到支腿13之间的距离大于床体1的宽度位置。旋转82
°
的床体1落入两条支腿13之间,患者可以在几乎直立的状态下,活动下肢腿部肌肉,加快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腿部肌肉萎缩。活动完毕后,患者通过控制床体电动推杆9使床体1下落到水平位置即可。
[0028]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和床架(2),所述床体(1)底部设置有第一床体支架(5),所述第一床体支架(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靠近床尾位置,所述第一床体支架(5)下方设置有第二床体支架(7),所述第二床体支架(7)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靠近床头位置,所述第二床体支架(7)靠近床尾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床体支架(5)上,所述第二连接杆(8)的中间位置铰接有床体电动推杆(9),所述床体电动推杆(9)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体支架(7)上设置有缓冲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2)底部四周均设置有万向轮(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站立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昶霖刘剑伟陈永源程素华修林功王国强史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康大未来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