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道及管道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39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管道,该通信管道包括外管道、套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内管;其中,所述内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开口结构,以使穿放于所述内管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由所述内管进入所述外管道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达到了管孔空间利用率高,敷设效率高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管道及管道光缆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管道及管道光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些通信连接线一般设置于通信管道内,如管道光缆。管道光缆穿放于不同型号的塑料管内,其中,直径110mm聚乙烯管和直径28mm梅花管是常用通信管道管材。
[0003]根据通信管道设计规范要求,梅花管1孔穿放1根管道光缆,聚乙烯管需要穿放3根子管,子管内穿放一条光缆,但这种施工后,管孔利用率比较低,因光缆外径大小不一致,造成管孔资源严重浪费。因此,现有的通信管道存在管孔空间利用率低,敷设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管道,以解决目前的通信管道存在管孔空间利用率低,敷设效率低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管道,所述通信管道包括外管道、套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内管;
[0006]其中,所述内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开口结构,以使穿放于所述内管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由所述内管进入所述外管道内。
[000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通信管道还包括连接所述内管外壁与所述外管道内壁的连接件。
[000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衔接带,所述衔接带与所述开口结构相背设置。
[000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衔接带的抗拉力大于等于1500N。
[00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管道及所述内管均为聚乙烯塑料管。
[00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1。
[00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外管道的直径为110mm,所述内管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内管的直径为20mm。
[00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开口结构的尺寸为10mm。
[00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当前光缆穿放于所述内管时,将穿放于所述内管中的上一条光缆从所述内管中挤至所述外管道中。
[0015]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管道光缆,所述管道光缆包括所述通信管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管道内的至少一条光缆。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管道,包括外管道、套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内管;其中,所述内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开口结构,以使穿放于所述内管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由所述内管进入所述外管道内,可以有效提高管孔空间利用率,并提高敷设效率。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管道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管道侧面示意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0023]1为外管道,2为连接件,3为内管,4为开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详细阐述:
[0026]目前,管道光缆穿放于不同型号的塑料管内,其中Φ110mm聚乙烯管和Φ28mm梅花管是常用通信管道管材,如图1所示,其中图1左边为梅花管,右边为聚乙烯管。
[0027]根据通信管道的设计规范要求,梅花管1孔穿放1根管道光缆,聚乙烯管需要穿放3根子管,子管内穿放一条光缆,但这种施工后,管孔利用率比较低,因光缆外径大小不一致,造成管孔资源严重浪费。目前,运营商为了减少管孔资源浪费,提高管孔利用率,管孔内穿放多条光缆,尤其是Φ110mm聚乙烯管,但此种敷设安装存在一个施工困难,因为一个管孔内光缆数量多,光缆在管孔内盘绕,穿放难度逐级加大,一般仅能穿放5条以下光缆。这样就造成管孔空间利用率不高,远低于规范90%空间利用率。其次管道光缆敷设安装流程:先从管道另一侧人手孔内管孔穿放试通棒,到达到下一个人手孔时,把管道光缆绑扎固定于试通棒上,然后牵引管道光缆经过需要穿放的管孔,此种敷设方式需要穿放2次管孔,效率低,一旦遇到管孔内部有沉淀物,就根本穿不通。
[0028]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管材穿放管道光缆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0029]1、管孔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投资浪费。目前一根Φ110mm聚乙烯管穿放5根管道光缆,若敷设144芯管道光缆5条(光缆外径17.3mm),则管孔利用率仅约为15%。目前一根Φ28mm梅花管穿放1根管道光缆,若敷设144芯管道光缆1条(光缆外径17.3mm),则管孔利用率仅约为38%。
[0030]2、敷设管道光缆,施工效率低,人工成本大。敷设管道光缆,先穿放试通棒,然后在敷设光缆。
[0031]3、管孔内部宜沉淀杂物,施工穿放管道光缆阻力大。敷设管道光缆,穿放试通棒位于管孔底部,一旦有沉淀物,试通难度加大,甚至堵塞。
[0032]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管道,即能够穿放更多的管道光缆,提高管孔使用效率,节约投资,也能提高管道光缆敷设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管道,用于敷设管道光缆等通信线缆,该通信管道包括外管道1、套设于所述外管道1内的内管3;其中,所述内管3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开口结构4,以使穿放于所述内管3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4由所述内管3进入所述外管道1内。其中,穿放于所述内管3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4由所述内管3进入所述外管道1内,指的是通过开口结构4穿出内管3,进入外管道1的管孔内。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开口结构4,当前光缆穿放于所述内管3内时,将穿放于所述内管3中的上一条光缆从所述内管3中挤至所述外管道1中,从而使得在光缆敷设时避免了光缆在管孔内盘绕,且必须通过试通棒来预先进行穿通的问题。
[0033]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口结构4的开口大小可以略小于光缆直径,内管3为具有弹性的管道,使得当前光缆穿放于所述内管3内时,当前光缆通过挤压使管道3变形,使开口结构4的开口大于光缆的直径,从而将穿放于所述内管3中的上一条光缆从所述内管3中挤至所述外管道1中。
[0034]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开口结构4的大小也可以大于光缆直径,此时内管3的开口结构4现在大地坐标系中设置于侧面或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管道包括外管道、套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内管;所述通信管道还包括连接所述内管外壁与所述外管道内壁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内管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开口结构,以使穿放于所述内管内的光缆可通过所述开口结构由所述内管进入所述外管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衔接带,所述衔接带与所述开口结构相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带的抗拉力大于等于1500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道及所述内管均为聚乙烯塑料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嗣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