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336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所述控制模块与监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户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备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且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蓄电池的放电接头串联,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且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该能量管理系统能同时对运行状态多项数据进行监控,方便对蓄电池进行实时管理,提高能量利用效果,在系统运行发生异常及时被发现提高管理系统使用效果。系统使用效果。系统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能管理
,具体为一种能量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蓄电池指所有在电量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被再次充电、反复使用的化学能电池的总称,又称可充电电池,之所以可以充电是因为其化学作用在接上外部电源后其化学作用能反向进行。电能管理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通过遥测和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有效节约电能,并有高峰与低谷用电记录,从而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379985A,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11月24日,一种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用于对一个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电池能量进行管理。该电动汽车包括一主电池及一备用电池。该主电池通过一直流-直流模块对该备用电池进行充电。该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包括一个充电管理模块。该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在该主电池充电期间控制该电动汽车的直流-直流模块进行工作,以将一外接电源提供给该主电池的电能的一部分存储在该主电池内,另一部分通过该直流-直流模块转化成该备用电池的充电电压,给该备用电池充电,使得在该电动汽车充电期间该主电池及该备用电池均能充满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0004]现有的能量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单一,不能同时进行多项数据监控,不易对蓄电池进行实时管理,管理系统运行时发生异常不能及时被发现,将大大降低蓄电池的续航里程,降低管理系统使用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能量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单一,不能同时进行多项数据监控,不易对蓄电池进行实时管理,管理系统运行时发生异常不能及时被发现,将大大降低蓄电池的续航里程,降低管理系统使用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用户模块、用电模块、备电模块、存储模块和终端,
[0007]所述控制模块与监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户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备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且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蓄电池的放电接头串联,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且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且电压采集
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蓄电池上,所述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备电模块包括电网、发电设备和充电机,所述充电机的一端与电网和发电设备电性连接,且充电机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充电头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机上设置有PWM驱动器,且PWM驱动器与充电机和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用户模块包括触控屏、报警器和身份识别器,且报警器和身份识别器外接触控屏,所述触控屏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且报警器和身份识别器与触控屏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和终端上均设置有RS185通讯芯片,且控制模块与终端之间通过RS185通讯芯片无线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GPS定位器,且GPS定位器和RS185通讯芯片均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采用EPROM2716储存器,且存储模块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技术装置通过用户模块和监控模块的设置,用户模块对用电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实时获取用电数据,根据实时用电需求进行调节,保证用电效果,监控模块对蓄电池的电压、电量和温度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数据对蓄电池进行调控管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0015]2.该技术装置通过备电模块的设置,备电模块在蓄电池存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保证蓄电池存电量能满足供电需求,避免蓄电池过度放电,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0016]3.该技术装置通过用户模块和终端的设置,用户模块既能手动操控管理系统,还方便获取系统运行状态,身份识别器对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避免非工作人员操作,提高管理系统安全性,借助RS185通讯芯片与终端之间建立链接进行数据传输,可远程对管理系统进行监控,提高管理系统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原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终端和用户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监控模块和用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备电模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用户模块、用电模块、备电模块、存储模块和终端,
[0023]控制模块与监控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用户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
用电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备电模块电性连接,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用电模块还包括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且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蓄电池的放电接头串联,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且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
[0024]使用时:用电模块对用电数据进行测量,实时对负载数据进行监控,在负载数据异常时调控,监控模块对蓄电池的运行数据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运行数据相应调节,更好进行能量管理,备电模块在蓄电池存电量不足时进行充电,保证蓄电池满足供电需求,避免蓄电池过度放电,提高电能利用率。
[0025]请参阅图1和图3,监控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且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蓄电池上,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通过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蓄电池的电压、电量和温度进行测量,更好对蓄电池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方便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0026]请参阅图1和图4,备电模块包括电网、发电设备和充电机,充电机的一端与电网和发电设备电性连接,且充电机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监控模块、用户模块、用电模块、备电模块、存储模块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监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户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用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备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电模块还包括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且放电接口、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蓄电池的放电接头串联,所述控制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且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继电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且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蓄电池上,所述电压采集器、电量分析仪和温度传感器与STM32单片机的串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模块包括电网、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辉成捷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牛瓦时克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