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35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包括背心本体、多根气囊条、充气管、按压球和多组密封件,多根气囊条分别与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充气管分别与多根气囊条连通,密封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两根第一卡扣、两根第二卡扣、椭圆盘、两根复位弹簧和转杆,两根第二卡扣对称设置于嵌合槽内,两根第一卡扣对称设置于限位腔上,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卡扣相配合,椭圆盘设置于两根第一卡扣之间,每根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对应的第一卡扣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能够便于贴合病人身体起到施压治疗气肿的效果,有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有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有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病人上半身因置管或者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不同患者皮下气肿程度不一、持续时间不一,目前是用治疗巾严实捆绑盐袋后进行局部施压治疗,但是由于人体骨骼肌肉分布问题,贴合度差,作用效果缓慢甚至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人体骨骼肌肉分布问题,贴合度差,作用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包括背心本体、多根气囊条、充气管、按压球和多组密封件,多根所述气囊条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并在所述背心本体上依次排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根所述气囊条连通,多组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气囊条上;
[0005]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两根第一卡扣、两根第二卡扣、椭圆盘、两根复位弹簧和转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与所述气囊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嵌合槽,两根所述第二卡扣对称设置于所述嵌合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限位腔,两根所述第一卡扣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腔上,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所述椭圆盘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卡扣之间,所述转杆与所述椭圆盘固定连接,并插入所述限位腔内,每根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固定连接。
[0006]其中,所述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还包括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充气管相连通,并位于所述充气管的一端。
[0007]其中,所述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还包括放置袋,所述放置袋均与所述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背心本体的外部。
[0008]其中,所述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还包括多根反光条,多根所述反光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背心本体上。
[0009]其中,所述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还包括束缚圈,所述束缚圈套设于所述背心本体的外部。
[0010]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所述充气管与多根所述气囊条连通,通过向所述充气管内充气,使所述气囊条在所述背心本体上充气膨胀,对病人进行护理时,通过将所述背心本体在病人身体进行穿戴,使用弹性带和魔术贴将所述背心本体在病人上固定,然后根病人伤口处的位置,针对性地打开对应的位置的所述气囊条,通过在所述气囊条上按压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所述第一卡扣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所述第二卡扣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将所述气囊条闭合,
再向所述充气管内充气,使得将未关闭的所述气囊条充气碰撞,从而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施压治疗;当将关闭的所述气囊条关闭时,通过将所述椭圆盘在所述第一连接块内转动,使所述椭圆盘的小径与所述第一卡扣接触,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会推动所述第一卡扣脱离第二卡扣,从将所述气囊条打开,实现了能够便于贴合病人身体起到施压治疗气肿的效果,有利于病人伤口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的结构后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的气囊条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的气囊条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0016]101

背心本体、102

气囊条、103

充气管、104

复位弹簧、105

第一连接块、106

第二连接块、107

第一卡扣、108

第二卡扣、109

椭圆盘、110

转杆、111

放置袋、112

气压表、113

束缚圈、114

嵌合槽、115

限位腔、116

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包括背心本体101、多根气囊条102、充气管103、按压球和多组密封件,多根所述气囊条102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101固定连接,并在所述背心本体101上依次排列,所述充气管103与所述背心本体101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根所述气囊条102连通,多组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气囊条102上;
[0019]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连接块105、第二连接块106、两根第一卡扣107、两根第二卡扣108、椭圆盘109、两根复位弹簧104和转杆110,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06均与所述气囊条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106具有嵌合槽114,两根所述第二卡扣108对称设置于所述嵌合槽114内,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具有限位腔115,两根所述第一卡扣107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腔115上,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扣108相配合,所述椭圆盘109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卡扣107之间,所述转杆110与所述椭圆盘109固定连接,并插入所述限位腔115内,每根所述复位弹簧1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107固定连接。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管103与多根所述气囊条102连通,通过向所述充气管103内充气,使所述气囊条102在所述背心本体101上充气膨胀,对病人进行护理时,通过将
所述背心本体101在病人身体进行穿戴,使用弹性带和魔术贴将所述背心本体101在病人上固定,然后根病人伤口处的位置,针对性地打开对应的位置的所述气囊条102,通过在所述气囊条102上按压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06,所述第一连接块105上的所述第一卡扣107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块106上的所述第二卡扣108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和所述第二连接块106将所述气囊条102闭合,再向所述充气管103内充气,使得将未关闭的所述气囊条102充气碰撞,从而对病人的伤口进行施压治疗;当将关闭的所述气囊条102关闭时,通过将所述椭圆盘109在所述第一连接块105内转动,使所述椭圆盘109的小径与所述第一卡扣107接触,所述复位弹簧104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气囊背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本体、多根气囊条、充气管、按压球和多组密封件,多根所述气囊条分别与所述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并在所述背心本体上依次排列,所述充气管与所述背心本体固定连接,并分别与多根所述气囊条连通,多组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气囊条上;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两根第一卡扣、两根第二卡扣、椭圆盘、两根复位弹簧和转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均与所述气囊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嵌合槽,两根所述第二卡扣对称设置于所述嵌合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限位腔,两根所述第一卡扣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腔上,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扣相配合,所述椭圆盘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卡扣之间,所述转杆与所述椭圆盘固定连接,并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佩群郭璐聂云徐丽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