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包括运输台,所述运输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料运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送料板、连接块、活动板、连接板、转板、主转轴、辅助转轴、活动杆、安装板、连接杆、皮带、第一电机,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主转轴进行转动,可以使主转轴一端固定连接的转板转动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可以使连接板转动带动活动杆进行转动,可以使活动杆一端活动连接的安装板进行转动,可以使一端分别连接有安装板和连接板的活动板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送料板进行转动,可以使送料板将放置在运输台顶端的粉煤灰砌块进行推送上料,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块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煤灰砌块上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砌块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粉煤灰砖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体和基础。但用于基础或用于易受冻融和干湿交替作用的建筑部位必须使用一等砖与优等砖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9775150U)公开了一种用于砌块加工的上料装置,涉及砌块加工的
,包括架体、混合罐、接料箱以及喷出筒,所述喷出筒与混合罐通过软管连通,所述喷出筒的底端开设有喷料孔,所述喷料孔朝向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一侧铰接有过滤块,所述架体顶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过滤块开设有落料口,所述过滤块内滑移连接有若干过滤板,过滤块内开设有过滤槽;若干所述过滤板在过滤块内竖直设置且若干过滤板的过滤目数不同;喷出筒喷出的浆液经过滤块上的过滤板后,进入接料箱内;过滤块上的过滤板能够对经过滤板上的浆液进行过滤,从而使进入到接料箱内的浆液的颗粒均匀,从而便于成型后的砌块的使用。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砖进行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砖进行依次拿取,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具有一定的不便。
[0005]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砌块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砖进行上料拿取。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砌块上料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运输台,所述运输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料运输结构。
[0010]所述运输台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运输台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料运输结构包括底座、送料板、连接块、活动板、连接板、转板、主转轴、辅助转轴、活动杆、安装板、连接杆、皮带、第一电机,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连接板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送料板,且送料板和底座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转轴,所述辅助转轴和主转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辅助转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达到便捷上料的效果。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运输台的顶端均匀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送料板,且贯穿槽和底座的内部设置为相互贯穿,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可以对粉煤灰砌块进行均匀上料。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转轴和辅助转轴的外侧均开设有卷收槽,且卷收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皮带,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粉煤灰砌块发生掉落位移。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收集结构包括机箱、套杆、挤压块、套板、放置板、轴承、半齿轮、第二电机,所述机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机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对粉煤灰砌块进行平稳下料。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板的一侧开设有齿槽,且齿槽的尺寸和半齿轮的尺寸相同,所述半齿轮和套板的连接方式设置为啮合连接,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可以保障粉煤灰砌块外部不受到损伤。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凸块,且挤压块水平垂直设置在凸块的下方,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块,且套板的外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块,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可以保障粉煤灰砌块的运输质量。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送料板、连接块、活动板、连接板、转板、主转轴、辅助转轴、活动杆、安装板、连接杆、皮带、第一电机,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工作带动主转轴进行转动,可以使主转轴一端固定连接的转板转动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可以使连接板转动带动活动杆进行转动,可以使活动杆一端活动连接的安装板进行转动,可以使一端分别连接有安装板和连接板的活动板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送料板进行转动,可以使送料板将放置在运输台顶端的粉煤灰砌块进行推送上料,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达到便捷上料的效果,可以加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机箱、套杆、挤压块、套板、放置板、轴承、半齿轮、第二电机,可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半齿轮进行转动,可以使半齿轮带动套板进行滑动,可以使套板带动放置板进行下滑,可以使挤压块对轴承进行挤压,可以使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放置板进行翻转,可以使放置板顶端放置的粉煤灰砌块翻转掉落至收集工具内部,可以在工作人员对粉煤灰砌块上料的过程中,对粉煤灰砌块进行平稳下料,可以减小外界因素对粉煤灰砌块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下料收集结构正视剖面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机箱立体剖面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主转轴立体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上料运输结构正视剖面图。
[0026]图中:1、运输台;2、上料运输结构;201、底座;202、送料板;203、连接块;204、活动板;205、连接板;206、转板;207、主转轴;208、辅助转轴;209、活动杆;210、安装板;211、连接杆;212、皮带;213、第一电机;3、防护板;4、下料收集结构;401、机箱;402、套杆;403、挤压块;404、套板;405、放置板;406、轴承;407、半齿轮;40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包括运输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料运输结构(2);所述运输台(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所述运输台(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运输结构(2)包括底座(201)、送料板(202)、连接块(203)、活动板(204)、连接板(205)、转板(206)、主转轴(207)、辅助转轴(208)、活动杆(209)、安装板(210)、连接杆(211)、皮带(212)、第一电机(213),所述底座(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电机(2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转轴(207),所述主转轴(2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206),所述转板(20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05),所述连接板(2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09),所述活动杆(20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安装板(210),所述安装板(210)和连接板(205)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04),所述活动板(204)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底座(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送料板(202),且送料板(202)和底座(201)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底座(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辅助转轴(208),所述辅助转轴(208)和主转轴(207)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皮带(212),所述辅助转轴(20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砌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1)的顶端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罗兴祥,余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腾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