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03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属于沉降实验领域,包括底座、烧杯支架、固定轴、弹簧、压块、触点、第一电机、搅拌轴、固定环、测量烧杯、量杯支架、第二电机、伞齿、齿轮、螺纹杆、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固定夹、测量量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其结构设计,当工作人员将压块向下按压时,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搅拌轴转动,使搅拌轴将烧杯内部的絮凝剂溶液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当搅拌完毕后,松开压块,通过弹簧即可使压块带动搅拌轴复位,同时使第一电机不在工作,操作方便快捷,方便使用人员操作;利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得出测量量杯内沉淀物的厚度分析出需要出浓缩机中需要添加多少絮凝剂的数据。需要添加多少絮凝剂的数据。需要添加多少絮凝剂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沉降实验领域,特别是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矿产资源有了更多的需求,矿产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矿山开采产生的的尾矿量快速增加,导致尾矿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选矿工艺为了更好的实现矿物的有效分离,将矿石的粒度越磨越细,导致尾矿含泥量大、沉降困难。尤其是对于袁家村铁矿来说,只有将矿石磨细至45um达到92.5%以上才能实现有用矿物的分离富集。但是如此细粒级的尾矿难以沉降,溢流水质固含量超标,影响后续选矿循环水的回用。
[0003]矿物经过磁选选别以后,实现了有用矿物(精矿)的富集和脉石矿物(尾矿)的及时抛除,由于抛除的尾矿浓度低,只有13%作业,不能直接输送到尾矿坝,需要进过沉降提高浓度后才能抛除。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就是浓缩机,通过在浓缩机中添加絮凝剂,实现了矿浆中固含量的快速沉降,从而达到溢流水质≤1000ppm的控制标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得出浓缩机中需要添加多少絮凝剂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
[0005]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烧杯支架、固定轴、弹簧、压块、触点、第一电机、搅拌轴、固定环、测量烧杯、量杯支架、第二电机、伞齿、齿轮、螺纹杆、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固定夹、测量量杯,所述底座与烧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位于烧杯支架内部且与烧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装于固定轴上,所述弹簧一端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烧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压块与固定轴可滑动连接,所述触点有两个且其中一个与压块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触点位于烧杯支架内部且与烧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位压块内部且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触点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环与烧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烧杯放置于固定环内,所述底座与量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量杯支架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伞齿固定连接,所述伞齿与齿轮咬合连接,所述齿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量杯支架内部且与量杯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一个螺纹杆咬合连接,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另一个螺纹杆咬合连接,所述固定夹与量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测量量杯放置于固定夹内。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红外线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有两个,且两个螺纹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烧杯位于环形固定块内。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当工作人员将压块向下按压时,压块上的触点与烧杯支架内部的触点互相接触,使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搅拌轴转动,使搅拌轴将烧杯内部的絮凝剂溶液充分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当搅拌完毕后,松开压块,通过弹簧即可使压块带动搅拌轴复位,同时触点分离,使第一电机不在工作,操作方便快捷,方便使用人员操作;
[0012]利用第二电机带动两侧的伞齿转动,伞齿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两侧螺纹杆分别同时带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上下往返运动,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从而得出测量量杯内沉淀物的厚度,并将得到的数据传输至显示屏内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并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出需要出浓缩机中需要添加多少絮凝剂的数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所述图1所示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2、烧杯支架;3、固定轴;4、弹簧;5、压块;6、触点;7、第一电机;8、搅拌轴;9、固定环;10、测量烧杯;11、量杯支架;12、第二电机;13、伞齿;14、齿轮;15、螺纹杆;16、红外线发射器;17、红外线接收器;18、固定夹;19、测量量杯;20、控制器;21、显示屏;22、环形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端”、“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套设有”、“套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烧杯支架2、固定轴3、弹簧4、压块5、触点6、第一电机7、搅拌轴8、固定环9、测量烧杯10、量杯支架11、第二电机12、伞齿13、齿轮14、螺纹杆15、红外线发射器16、红外线接收器17、固定夹18、测量量杯19,底座1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固定轴3位于烧杯支架2内部且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弹簧4套装于固定轴3上,弹簧4一端与压块5固定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压块5贯穿于烧杯支架2且与固定轴3可滑动连接,触点6有两个且其中一个与压块5固定连接,另一个触点6位于烧杯支架2内部且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位压块5内部且与压块5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第一电机7与触点6电性连接,固定环9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测量烧杯10放置于固定环9内,底座1与量杯支架11固定连接,量杯支架11与第二电机1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2为双轴电机,第二电机12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伞齿13固定连接,每个伞齿13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沉降实验装置,包括底座(1)、烧杯支架(2)、固定轴(3)、弹簧(4)、压块(5)、触点(6)、第一电机(7)、搅拌轴(8)、固定环(9)、测量烧杯(10)、量杯支架(11)、第二电机(12)、伞齿(13)、齿轮(14)、螺纹杆(15)、红外线发射器(16)、红外线接收器(17)、固定夹(18)、测量量杯(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3)位于烧杯支架(2)内部且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套装于固定轴(3)上,所述弹簧(4)一端与压块(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另一端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压块(5)与固定轴(3)可滑动连接,所述触点(6)有两个且其中一个与压块(5)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触点(6)位于烧杯支架(2)内部且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位压块(5)内部且与压块(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与触点(6)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环(9)与烧杯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烧杯(10)放置于固定环(9)内,所述底座(1)与量杯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量杯支架(11)与第二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两端的输出端分别与一个伞齿(1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顺成魏宇峰闫克勤李嵘超宋乃晨
申请(专利权)人: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