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95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处理器包括污水箱、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过滤机构和水泵,污水箱下端面高于中和箱上端面设置,且污水箱与中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中和箱与第一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水泵一端连通于第一灭菌箱上,另一端连通于过滤机构上,过滤机构的出水端与第二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接;通过设置的污水箱、用于存放絮凝剂的第一药液桶,通过将絮凝剂运输至污水箱的第一计量泵,使得在经过过滤机构之前即可将绝大部分的固态杂质进行沉淀作用,避免过多杂质经过后续处理箱的沉淀堆积,进而导致的需要频繁对处理箱进行清洗,费时费力。费时费力。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实验的项目越来越多、且内容越来越广泛和丰富,实验室使用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清洗实验器材和使用化学药品等两个源头,简单来说,实验室污水就是在实验室用完之后排除的水。实验室的污水危害性远远高于生活污水和化工污水,对实验室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变得迫在眉睫,实验室污水达标排放和回收利用成为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降低污水排放量和节约水资源,采用专用的实验室污水处理器替代传统的手动处理方式,使实验室回收净化并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时间并提升处理污水的效率,减少对实验室污水排放量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596233U的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系统专利,主要通过过滤机构进行固态杂质的过滤,但在经过过滤机构之前带有杂质的污水会经过第一污水箱以及第二污水箱,导致污水在污水箱中的沉淀,后续需要频繁对于污水箱进行清洗,费时费力;且污水箱内均无搅拌机构,易导致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混合效率低导致中和或消毒等过程耗时较长,不利于污水回收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处理器包括污水箱、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过滤机构和水泵,所述污水箱下端面高于所述中和箱上端面设置,且所述污水箱与所述中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中和箱与所述第一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水泵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灭菌箱上,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机构上,所述过滤机构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接;
[0007]处理器还设有第一计量泵和第一药液桶,所述第一药液桶内药液为絮凝剂,所述第一计量泵可将所述第一药液桶内的絮凝剂运输至污水箱内;
[0008]处理器还设有空气泵和多个控制阀,所述空气泵排气口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均采用管道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泵排气口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之间的管道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底部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不同所述控制阀的启停以及所述水泵的启停。
[00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内部且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的管道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箱上还设有出液阀,所述出液阀开设于所述污水箱与所述中和箱之间的管道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箱下部还设有排污管道和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在所述排污管道上。
[0013]进一步的,处理器还设有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所述中和箱内部,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过滤机构上。
[0014]进一步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和箱和所述过滤机构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桶和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有多层且设置在所述过滤桶内。
[0016]进一步的,处理器内部还设有第二药液桶、第三药液桶、第四药液桶、第二计量泵、第三计量泵和第四计量泵,所述第二计量泵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药液桶与所述中和箱连通,所述第三计量泵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药液桶与所述中和箱连通,所述第四计量泵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药液桶与所述第二灭菌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药液桶与所述第三药液桶内分别为酸液和碱液,第四药液桶内为消毒剂。
[0017]进一步的,还设有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第二药液桶相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污水箱、用于存放絮凝剂的第一药液桶,通过将絮凝剂运输至污水箱的第一计量泵,使得在经过过滤机构之前即可将绝大部分的固态杂质进行沉淀作用,避免过多杂质经过后续处理箱的沉淀堆积,进而导致的需要频繁对处理箱进行清洗,费时费力;还设有空气泵以及多个控制阀,进行处理桶内的液体搅拌以及降低固体杂质在处理桶内的堆积,在提高混合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处理箱内的清理频率。
附图说明
[001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于对本技术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是本实施例实验室污水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施例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施例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内部结构主视图;
[0023]图4是本实施例实验室污水处理器液体流向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

污水箱;110

出液阀;120

进液接口;130

排污管道;140

排污阀;150

第一药液桶;160

第一计量泵;200

中和箱;210

第二药液桶;220

第二计量泵;230

第三药液桶;240

第三计量泵;250

第一加热件;260

PH计;300

第一灭菌箱;400

第二灭菌箱;410

第四药液桶;420

第四计量泵;500

过滤机构;510

过滤桶;520

第二加热件;600

水泵;700

空气泵;710

爆气石;800

臭氧发生装置;900

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
[0027]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当作为本申请及其应用的限制。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图3所示,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包括污水箱100、第一计量泵160和第一药液桶150,第一药液桶150内药液为絮凝剂,第一计量泵160可将第一药液桶150内的絮凝剂运输至污水箱100内,如此设置,可在进行污水化学处理之前进行絮凝剂的添加,可将大部分的固态杂质进行沉淀作用,避免过多杂质经过后续处理箱的沉淀堆积,进而导致的需要频繁对处理箱进行清洗,延长了两次清洁处理器之间的使用时间,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包括污水箱、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过滤机构和水泵,所述污水箱下端面高于所述中和箱上端面设置,且所述污水箱与所述中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中和箱与所述第一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通,所述水泵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灭菌箱上,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过滤机构上,所述过滤机构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灭菌箱之间采用管道连接;处理器还设有第一计量泵和第一药液桶,所述第一药液桶内药液为絮凝剂,所述第一计量泵可将所述第一药液桶内的絮凝剂运输至污水箱内;处理器还设有空气泵和多个控制阀,所述空气泵排气口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均采用管道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空气泵排气口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之间的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底部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不同所述控制阀的启停以及所述水泵的启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和箱、第一灭菌箱、第二灭菌箱内部且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的管道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上还设有出液阀,所述出液阀开设于所述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冠军王义勇尹桂腾孙晓亮马秀林张德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