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95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装置、蓄电池、进水渠、混合池、磁反应池、絮凝沉淀池、生物氧化塘、加药装置、磁鼓分离器和PLC自动控制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维护成本高、污泥处置量大、水体扰动剧烈、耗时长、适用性局限等不足,提供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以太阳能光伏系统作为电驱动力,采用磁鼓分离器实现磁粉循环使用,通过磁粉强化混凝,使磁粉、药剂与污水充分混合,缩短混凝时间,显著提高混凝沉淀效率,实现水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控制,具有对水体扰动小、净化效率高、分离效果好、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通过构建生态塘对末端出水进行生态修复,实现水资源的净化利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曝气、底泥疏浚、混凝和生态调水等,该法对水体扰动剧烈,成本较高且需长期维护。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和化学沉淀等,能实现快速、高效的黑臭水处理,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生物膜、微生物制剂、植物修复等,运行周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且维护成本较大。
[0003]现有技术表明,水体黑臭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物理因素(悬浮物、色度)、化学因素(溶解氧、氨氮、COD),微生物因素(细菌、真菌)等,污染物种类复杂且污染程度不一,单纯采用一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治理水生态环境需要一种能够高效处理黑臭水体的系统以及相应的处理工艺,从而实现高效连续、全自动化、低运行成本以及水质可控的处理效果。
[0004]水环境治理应从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入手,利用综合生态修复技术解决黑臭水体。通过磁混凝沉淀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光伏装置(1)、蓄电池(2)、进水渠(3)、混合池(4)、磁反应池(5)、絮凝沉淀池(6)、生物氧化塘(8)、加药装置、磁鼓分离器(7)和PLC控制系统(12),所述太阳能光伏装置(1)包括:太阳能光伏板(1a)和光伏板控制器(1b),太阳能光伏板(1a)通过光伏板控制器(1b)与蓄电池(2)相连接,为系统提供绿色清洁的电能;所述进水渠(3)上设有格栅(31),所述格栅(31)用于截留水体中的固体杂质,所述进水渠(3)与混合池(4)进水口连通,进水口前端设置有水质采集系统(41),混合池(4)内设有PAC加药管道,出水口与磁反应池(5)连接;所述磁反应池(5)和絮凝沉淀池(6)之间通过隔板(61)分隔,在中部形成连通,所述磁反应池(5)由若干均匀分布的旋流板(51)分为上部混合区(52)和下部沉淀区(53),所述下部沉淀区(53)底部连接有磁鼓分离器(7),磁鼓分离器设置磁种回流管和污泥排出管;所述絮凝沉淀池(6)底部设置污泥沉淀区,污泥通过管道排至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还与生物氧化塘(8)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氧化塘(8)内有水生动植物,用于构建生态系统,进一步降解转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塘出水口设置水质采集系统(41);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投加系统(9)、磁投加系统(10)和PAM投加系统(11)投加系统,分别向混合池(4)、磁反应池(5)、絮凝沉淀池(6)投加药剂,所述磁投加系统(10)还与磁鼓分离器(7)通过磁种回流管连接;所述混合池(4)内设有第一搅拌器(4a),用于将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与混凝剂PAC充分混合接触,促进溶液发生混凝反应生成PAC聚合物;所述磁反应池(5)内设有第二搅拌器(5a),用于将水体中的PAC聚合物与磁粉充分混合,生成大分子聚合物;所述絮凝沉淀池(6)内设有第三搅拌器(6a),用于将大分子聚合物与絮凝剂PAM充分混合,生成高密度、高浓度的复合絮体,水体中的复合絮体经旋流板旋流沉降至沉淀池底部,将有机物、悬浮颗粒和微生物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磁混凝黑臭水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12)包括水质采集系统(41)、PLC控制器及执行模块,所述水质采集系统包括电导率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菲于文文张越李叶澄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