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82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包括锤体,锤体的底部设有冲击合金,锤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锤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开口,第一容纳腔内滑动连接有缓冲体,缓冲体包括本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锤体连接,锤体内设有滑槽,滑槽水平穿过第一容纳腔的下半部,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滑槽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滑槽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侧弹簧连接有磁柱,滑槽靠近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电磁铁,连接杆上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槽,第二容纳腔内设有与电磁铁串联的电源以及常闭开关,重块离常闭开关的距离短于通槽的竖直高度,用于解决现有冲击重锤反弹高度过高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


[0001]本技术属于除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运事业的发展,现有一些河道的航道尺度不满足航运需求,为了满足船舶航行需要的水流条件,需要航道管理部门对航道中的礁石进行清理。现有的清礁方法主要分为机械清礁法和传统钻爆法,为了满足生态清礁的要求,服务于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工程,现有的常规液压胀裂、钻铣、高压水射流等施工技术无法满足山区深水环境的清礁效率要求,而重锤碎岩法则是将冲击重锤经吊装机进行提升后而悬于空中一定高度位置上,再将冲击重锤释放快速落下砸击在礁石上,从而实现对礁石进行砸碎清除的一种方式。
[0003]现有的冲击重锤在落下冲击礁石时,锤体的底部尖端会受到损坏,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锤体底部设有合金冲尖,合金冲尖的硬度高,可有效的增强锤体底部的强度。但是,随着强度的提高,重锤在落下冲击到礁石上后反弹的高度也会增高,重锤反弹的更远,容易到处乱飞,安全系数不高,而且提高了回收时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解决现有冲击重锤反弹高度过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包括锤体,锤体的底部设有冲击合金,锤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锤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开口,第一容纳腔内滑动连接有缓冲体,缓冲体包括本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锤体连接,锤体内设有滑槽,滑槽水平穿过第一容纳腔的下半部,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滑槽连通的第二容纳腔,滑槽远离第二容纳腔的一侧弹簧连接有磁柱,滑槽靠近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电磁铁,连接杆上设有用于磁柱穿过的通槽,第二容纳腔内设有与电磁铁串联的电源以及常闭开关,第二容纳腔的内弹簧连接有重块,重块位于常闭开关的正上方,重块离常闭开关的距离短于通槽的竖直高度。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0008]进一步,磁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滚珠。滚动摩擦阻力更小,方便磁柱在通槽中滑动。
[0009]进一步,锤体上设有竖直插槽,插槽与第二容纳腔连通,插槽位于重块的正上方。方便手动断电。
[0010]进一步,开口和插槽均采用密封盖密封。防止液体进入第一容纳腔或第二容纳腔中。
[0011]进一步,锤体的外侧开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与电源连接的闪烁灯。方便寻找,而
且还能起到警示作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冲击重锤在撞击礁石后会向上反弹,在惯性的作用力下,重块和缓冲体会继续向下移动,重块会先撞击常闭开关,使电磁铁断电,电磁铁断电后,磁柱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的从通槽中脱离出来,缓冲体会继续下落撞击锤体,从而抵消锤体的反弹力,进而能够降低锤体的反弹高度。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击重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冲击重锤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其中,1

锤体、11

开口、12

第一容纳腔、13

滑槽、14

第二容纳腔、15

插槽、2

缓冲体、21

本体、22

连接杆、23

通槽、3

磁柱、4

电磁铁、5

常闭开关、6

重块、7

滚珠、8

密封盖、9

闪烁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
[0021]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包括锤体1,锤体1的底部设有冲击合金,锤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2,锤体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12连通的开口11,第一容纳腔12内滑动连接有缓冲体2,缓冲体2包括本体21和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锤体1连接,缓冲体2能够位于第一容纳腔12内滑动,锤体1内设有滑槽13,滑槽13水平穿过第一容纳腔12的下半部,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与滑槽13连通的第二容纳腔14,滑槽13远离第二容纳腔14的一侧弹簧连接有磁柱3,在弹簧的作用下,磁柱3位于滑槽13的左半部,滑槽13靠近第二容纳腔14的一侧设有电磁铁4,连接杆22上设有用于磁柱3穿过的通槽23,使用时从开口11处伸进一根帮子向下按压缓冲体2,在电磁铁4通电的情况下磁柱3能够穿进通槽23中,然后取出棒子,连接杆22底部的弹簧将缓冲体2抵在磁柱3上,从而能够将缓冲体2给卡在底部,
[0022]第二容纳腔14内设有与电磁铁4串联的电源以及常闭开关5,第二容纳腔14的内弹簧连接有重块6,重块6位于常闭开关5的正上方,冲击重锤在落下冲击礁石时,重块6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下落撞击常闭开关5,从而将常闭开关5断开,电路断点,当电磁铁4断电后,磁柱3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的回到原位,缓冲体2进而可以上下滑动,缓冲体2在惯性的作用下与反弹起来的锤体1相撞击,抵消锤体1的反弹力,进而能够降低锤体1的反弹高度,降低危险性,反弹距离跟近,也方便收回二次使用,自然状态下,重块6离常闭开关5的距离短于通槽23的竖直高度,避免冲击重锤在撞礁石时,缓冲体2与磁柱3的上部先接触,防止磁柱3被撞弯或折断。
[0023]具体地,磁柱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滚珠7。滚珠7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将磁柱3与连接杆22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阻力更小,方便磁
柱3在通槽23中滑动。
[0024]具体地,锤体1上设有竖直插槽15,插槽15与第二容纳腔14连通,插槽15位于重块6的正上方。从插槽15中插入棒子能够手动的按压重块6,方便手动断电。
[0025]具体地,开口11和插槽15均采用密封盖8密封。密封盖8能够防止液体进入第一容纳腔12或第二容纳腔14中。
[0026]具体地,锤体1的外侧开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与电源连接的闪烁灯9。在灯光的作用下方便工作人员寻找,而且还能起到警示作用。
[0027]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先用一根棒子从开口11处插入第一容纳腔12中,并按压缓冲体2,使缓冲体2的通槽23与锤体1的滑槽13平齐,磁柱3在电磁铁4的磁吸作用下插入通槽23中,然后取出棒子,缓冲体2底部的弹簧将缓冲体2抵在磁柱3上,然后将冲击重锤悬空位于礁石的正上方,之后放开冲击重锤,冲击重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反弹缓冲功能的冲击重锤,包括锤体(1),所述锤体(1)的底部设有冲击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2),所述锤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2)连通的开口(11),所述第一容纳腔(12)内滑动连接有缓冲体(2),所述缓冲体(2)包括本体(21)和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锤体(1)连接,所述锤体(1)内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水平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12)的下半部,所述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滑槽(13)连通的第二容纳腔(14),所述滑槽(13)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14)的一侧弹簧连接有磁柱(3),所述滑槽(13)靠近所述第二容纳腔(14)的一侧设有电磁铁(4),所述连接杆(22)上设有用于所述磁柱(3)穿过的通槽(23),所述第二容纳腔(14)内设有与所述电磁铁(4)串联的电源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斌洪钧吴云中董明张露丁兴明龚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