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68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包括支撑部件和设于支撑部件上的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罩和设于磁罩上的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以及围绕第二磁体部设置的第三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磁体部与所述第三磁体部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磁体部和/或所述磁罩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与所述第二磁间隙的泄气通道。通过该泄气通道,使振动系统向下振动时(即振膜朝靠近磁罩的方向运动时),音圈磁间隙的气体能更好的流通,避免了音圈容易音圈气体不易流通,出现振动不平衡,导致振动系统出现滚振等现象,从而提升听觉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扬声器单体的声学性能。声学性能。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使这类电子产品产生更佳的声学效果

就需要声学性能更好的发声单元,目前限制发声单元频响输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扬声器的BL值(磁力)。现有提升发声单元声学性能的方法是提升发声单元的BL值,发声单元的BL值越高,在同等电压下音膜的位移越大,从而发声单元的灵敏度越高,达到提升声学性能的目的。经过研究发现采用双音圈驱动或者多音圈(内外两个音圈及以上)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BL,然而,外音圈环绕内音圈的音圈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内音圈磁间隙位置远离出气孔,同时目前为了缩小发声单元的体积,磁间隙设计越来越小,更加不利于气体的流通。发声单元使用时,内音圈气体不易流通,出现振动不平衡,导致振动系统出现滚振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学性能好的新式结构的双音圈发声单元。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包括支撑部件和设于支撑部件上的磁路组件;
[0006]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罩和设于磁罩上的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以及围绕第二磁体部设置的第三磁体部;
[0007]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磁体部与所述第三磁体部形成第二磁间隙;
[0008]所述第二磁体部和/或所述磁罩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与所述第二磁间隙的泄气通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第二中心华司和第二中心磁钢,所述泄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钢的结合面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设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和/或所述第二中心磁钢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设于所述磁罩靠近所述磁体部一面,所述泄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方向线性延展,所述泄气通道延泄气方向宽度逐渐增大。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位于第一磁间隙与第二磁间隙之间,所述第二通道位于第二磁间隙连接外部通气孔之间,所述泄气通道形状呈“凸”字形,所述泄气通道沿泄气方向的虚拟中心线对称。
[0014]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虚拟中心线与所述磁罩边缘的虚拟延长线呈45度夹角。
[0015]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有4个,分别设置所述磁罩的四个角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磁体部围绕第二中心磁钢设置于相邻两个泄气通道的虚拟中心线之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的高度为磁罩的1/5

1/2。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双音圈发声单元,通过在第二磁体部和/或所述磁罩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与所述第二磁间隙的泄气通道。使得振动系统向下振动时(即振膜朝靠近磁罩的方向运动时),内音圈磁间隙位置的气体能更好的流通,避免了音圈气体不易流通,出现振动不平衡,导致振动系统出现滚振等现象,从而提升听觉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扬声器单体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的剖视图;
[0024]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一;
[0025]图5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二;
[0026]图6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三;
[0027]图7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四;
[0028]图8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五;
[0029]图9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六。
[0030]1、球顶;2、振膜;3、定心支片;4、音圈;41、第一音圈;42、第二音圈;5、第一磁体部;51、第一中心华司;52、第一中心磁钢;6、第二磁体部;61、第二中心华司;62、第二中心磁钢;7、支撑部件;8、第三磁体部;9、磁罩;10、第一磁间隙;11、泄气通道;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2、第二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2]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包括支撑部件7和设于支撑部件7上的磁路组件;
[0033]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罩9和设于磁罩9上的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第一磁体部5和第二磁体部6以及围绕第二磁体部6设置的第三磁体部8;
[0034]所述第一磁体部5与所述第二磁体部6形成第一磁间隙10,所述第二磁体部6与所述第三磁体部8形成第二磁间隙12;
[0035]所述第二磁体部6和/或所述磁罩9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10与所述第二磁间隙12的泄气通道11。
[0036]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通过在第二磁体部6和/或所述磁罩9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10与所述第二磁间隙12的泄气通道11,在振膜系统振动的时候,第一磁间隙1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泄气通道11排出。
[0037]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双音圈发声单元在使用时,振动系统向下振动(即振膜朝靠近磁罩的方向运动),第一音圈41所在第一磁间隙10位置的气体能更好的流通,避免了音圈气体不易流通,出现振动不平衡,导致振动系统出现滚振等现象,从而提升听觉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扬声器单体的声学性能。
[003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体部6包括第二中心华司61和第二中心磁钢62,所述泄气通道11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61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钢62的结合面处。
[0039]进一步的,所述泄气通道11设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61和/或所述第二中心磁钢62上。
[0040]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磁体部6包括第二中心华司61和第二中心磁钢62,所述泄气通道11可以设置在第二中心华司61靠近第二中心磁钢62的那一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中心磁钢62靠近第二中心华司61的那一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二中心磁钢62和第二中心华司61上。为了便于简化生产工艺,可以合理选择泄气通道的开设位置,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音圈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件和设于支撑部件上的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磁罩和设于磁罩上的磁体部,所述磁体部包括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以及围绕第二磁体部设置的第三磁体部;所述第一磁体部与所述第二磁体部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磁体部与所述第三磁体部形成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磁体部和/或所述磁罩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磁间隙与所述第二磁间隙的泄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圈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第二中心华司和第二中心磁钢,所述泄气通道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钢的结合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音圈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通道设于所述第二中心华司和/或所述第二中心磁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音圈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气通道设于所述磁罩靠近所述磁体部一面,所述泄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且第一通道的宽度小于第二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一通道位于第一磁间隙与第二磁间隙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平董庆宾
申请(专利权)人:维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