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勇军专利>正文

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6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包括镩针主体,镩针主体包含有针身及针柄,针身顶端设置有针尖,针尖顶端表面设置有针口,针尖底端设置有衔接管,衔接管底端连接有针球,针球底端设置有衔接杆,衔接杆底端设置有针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镩针主体的针尖设计圆弧形刀刃,在进行针灸时能够破皮进针更顺畅,降低疼痛感,衔接管为较细便于施针,利用葫芦状针头及针球对反应点进行挑治,对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利用针尖对筋腱、肌肉条索状粘连切割剥离,较粗的针身及针球能够对患者的筋膜间、分肉之间进行按摩松解,针身及针柄为中空样式,扎针后血液经由针尖流入针柄内,能够对施针方位及效果进行判断,确保施针准确性与安全性。准确性与安全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针具镩针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
,特别涉及一种针灸针具镩针。

技术介绍

[0002]针灸针主要有针身、针尖和针柄组成,按照一定的角度将针具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具通常都较细,对医生的手法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本技术以双牛尾状作为针尖,取形于员利针与冰镩子,以“串”为状,以“串”为名,顾名思义,像毛笔一样且员且锐,中身微大,相邻针身细小,拥有双牛尾针尖,犹如串珠般穿行于经脉、筋膜之间,使乱窜之气血平稳顺畅有序;握柄扁平,形如冰镩子,便于用力,省功省力,破皮如破冰,快速、安全、无痛。
[0003]现有针灸针具中,通常针具针身较细,刚度和硬度较弱,刺激力量较小,较难对针尖进行施力,针具的松解力度较差,传导力较弱,在对血管、经络、筋膜之间进行刺激时力度较差,难以疏通顺畅,同时在进行针灸时,无法确定针灸针是否插入血管,容易导致医疗事故,造成患者疼痛难忍及血肿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针灸针具镩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包括镩针主体,所述镩针主体包含有针身及针柄,所述针身顶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尖为葫芦状,所述针尖顶端表面设置有针口,所述针口为圆形,所述针尖底端设置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直径小于针身直径,所述衔接管底端连接有针球,所述针球为葫芦状,所述针尖及针球为固定连接,所述针尖及针球组合成双牛尾状,所述针球底端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底端设置有针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柄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针柄底端设置有握柄,所述针柄为镂空状,所述针柄与衔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握柄与针柄为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身为医用316不锈钢材质,所述针身与衔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针身为柱状,所述针身与针柄为固定连接,所述针身为空心针管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尖为圆弧形刀刃,所述针尖及衔接管为固定连接,所述衔接管与针球为固定连接,所述针球体积大于针尖体积,所述针球及针尖之间相互平行。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柄与螺纹为固定连接,所述针柄为柱状,所述针柄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针柄与针身之间为贯通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身与针柄为固定连接,所述握柄为矩形,所述握柄为塑料材质。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镩针主体为一次性产品,所述针身及针柄为中空样设计,所述针尖圆润且锋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将镩针主体的针尖设计圆弧形刀刃,在进行针灸时能够破皮进针更顺畅,降低疼痛感,衔接管为较细便于施针,利用葫芦状针头及针球对反应点进行挑治,对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利用针尖对筋腱、肌肉条索状粘连切割剥离,较粗的针身及针球能够对患者的筋膜间、分肉之间进行按摩松解,针身及针柄为中空样式,扎针后血液经由针尖流入针柄内,能够对施针方位及效果进行判断,确保施针准确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图一A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镩针主体;2、针身;201、针尖;202、针口;203、衔接管;204、针球;3、衔接杆;4、针柄;401、螺纹;402、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包括镩针主体1,镩针主体1包含有针身2及针柄4,针身2顶端设置有针尖201,针尖201为葫芦状,针尖201顶端表面设置有针口202,针口202为圆形,针尖201底端设置有衔接管203,衔接管203直径小于针身2直径,衔接管203底端连接有针球204,针球204为葫芦状,针尖201及针球204为固定连接,针尖201及针球204组合成双牛尾状,针球204底端设置有衔接杆3,衔接杆3底端设置有针柄4,施针效果佳,疼痛感小,且不易造成血肿。
[0024]针柄4表面设置有螺纹401,针柄4底端设置有握柄402,针柄4为镂空状,针柄4与衔接杆3为固定连接,握柄402与针柄4为固定连接,螺纹401能够防滑,避免针身2滑落。
[0025]针身2为医用316不锈钢材质,针身2与衔接杆3为固定连接,针身2为柱状,针身2与针柄4为固定连接,针身2为空心针管状,不锈钢材质针身2更为耐用,硬度更强,针身2不易折断,便于扫散、剥离、传导等针刺手法。
[0026]针尖201为圆弧形刀刃,针尖201及衔接管203为固定连接,衔接管203与针球204为固定连接,针球204体积大于针尖201体积,针球204及针尖201之间相互平行,利用针球204及针尖201进行施针,能够加强对穴位及筋腱的刺激。
[0027]针柄4与螺纹401为固定连接,针柄4为柱状,针柄4为透明塑料材质,针柄4与针身2之间为贯通状,能够利用透明的针柄4对施针状况进行观察,便于施针。
[0028]针身2与针柄4为固定连接,握柄402为矩形,握柄402为塑料材质,握柄402便于使用者拿捏针柄4,便于对患者的患处进行针灸刺激,便于施针。
[0029]镩针主体1为一次性产品,针身2及针柄4为中空样设计,针尖201圆润且锋利,圆弧形的针尖201不会刺穿血管导致血肿。
[0030]具体的,镩针主体1包含有针身2及针柄4,镩针主体1结合了员利针及岐黄针的特点,其针尖201为葫芦状,针尖201为圆弧形刀刃,针尖201保留其圆润的弧形及其锋利度,能够迅速分割剥离皮肤、挤开血管,破皮更顺畅、更安全,同时减少施针时患者的疼痛感,针尖201表面设置有针口202,针尖201为中空状,能够便于对患者去除瘀血,针尖201底端为较细衔接管203,便于施针,衔接管203底端为针球204,针球204为球状,能够对患者的筋腱进行切割剥离、分肉之间进行按摩刺激,便于治疗患者的筋缩及筋肉痹,针身2较粗,便于传导针感以及力度,更好地将刺激效应向针尖201处传导或向病灶处传导,做到“气至病所”,针身2底端为衔接杆3,利用衔接杆3连接针柄4,针柄4外侧设置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包括镩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镩针主体(1)包含有针身(2)及针柄(4),所述针身(2)顶端设置有针尖(201),所述针尖(201)为葫芦状,所述针尖(201)顶端表面设置有针口(202),所述针口(202)为圆形,所述针尖(201)底端设置有衔接管(203),所述衔接管(203)直径小于针身(2)直径,所述衔接管(203)底端连接有针球(204),所述针球(204)为葫芦状,所述针尖(201)及针球(204)为固定连接,所述针尖(201)及针球(204)组合成双牛尾状,所述针球(204)底端设置有衔接杆(3),所述衔接杆(3)底端设置有针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4)表面设置有螺纹(401),所述针柄(4)底端设置有握柄(402),所述针柄(4)为镂空状,所述针柄(4)与衔接杆(3)为固定连接,所述握柄(402)与针柄(4)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具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身(2)为医用316不锈钢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军周鹏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郭勇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