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芒针针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74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芒针针灸盒,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盒体和四个杀菌垫,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与安装框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合页,所述安装框通过合页分别与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铰接,其中两个所述杀菌垫与安装框的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两对合页,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通过在杀菌垫内设置放置槽和卡槽,方便方便放置芒针,同时卡槽的内壁与芒针中针柄的外壁相抵触,从而便于固定芒针,提升了芒针在杀菌垫内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四个杀菌垫,进而便于针灸过程中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因而间接的提升了针灸效率。因而间接的提升了针灸效率。因而间接的提升了针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芒针针灸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芒针针灸盒。

技术介绍

[0002]芒针多用于体穴,亦偶用于耳穴;芒针适应症颇多,主要用于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截瘫、胃下垂、子宫下垂、脊髓空洞症、阳萎、精神病、癫痫、前列腺炎、高血压、支气管炎、颈椎病等,目前临床使用的芒针有5寸、6寸、7寸、8寸、10寸、15寸等数种,以长度5~8寸的针具最为常用,现有针灸盒不方便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不同规格的芒针随意放置在针灸盒内,杂乱无序,不方便寻找,耽误时间,进而影响易针灸效率,一定程度上存在延误病情的问题。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809024U)公开了一种针灸盒,包括装置本体,防护盖的底端的中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设置有活动套杆,活动套杆的一端设置有滚轮,活动套杆的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杆,安装箱的底端设置有紫外线灯,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箱和蓄电板,安装箱的顶端设置有操作按钮、警报器、时间显示器和充电接口,本技术防护框的一端设置有加固孔,防护盖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杆,加固孔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加固杆,加固杆的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杆,安装箱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支撑架,缓冲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存储槽,存储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潮垫,增加限位杆便于对防护盖进行加固,且增加防潮垫起到防潮的作用,延长使用寿;上述方案实施过程中,不方便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不同规格的芒针随意放置在针灸盒内,杂乱无序,不方便寻找,耽误时间,进而易影响针灸效率,一定程度上存在延误病情的问题。
[0004]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芒针针灸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芒针针灸盒,解决了现有针灸盒不方便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不同规格的芒针随意放置在针灸盒内,杂乱无序,不方便寻找,耽误时间,进而易影响针灸效率,一定程度上存在延误病情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芒针针灸盒,包括第一盒体和四个杀菌垫,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与安装框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合页,所述安装框通过合页分别与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铰接,其中两个所述杀菌垫与安装框的内壁连接,另两个所述杀菌垫分别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杀菌垫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放置槽和卡槽,所述放置槽和卡槽的内部连通,通过设置两对合页,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通过在杀菌垫内设置放置槽和卡槽,方便放置芒针,同时卡槽的内壁与芒针中针柄的外壁相抵触,从而便于固定芒针,提升了芒针在杀菌垫内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四个杀菌垫,进而便于针灸过程中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因而间接的提升了针灸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
在安装框前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U形环,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前侧均安装有弹性限位块,所述U形环和弹性限位块相适配,U形环的内壁与弹性限位块的外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转轴,方便两个U形环在固定块上转动,通过设置两个弹性限位块,转动并将U形环的内壁与弹性限位块的外壁相紧贴时,进而方便针灸后固定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避免第一盒体和安装框意外打开而出现芒针丢失以及易被外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理可得,将U形环远离弹性限位块,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同时弹性限位块具有一定弹性,不影响其与弹性限位块的内壁紧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安装框和第二盒体的材质均碳纤维,碳纤维拥具有质地轻、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以及不易变形等特性,通过设置为碳纤维材质的第一盒体、安装框和第二盒体,不仅重量较轻,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安装框和第二盒体的四角处均一体成型有弧形倒角,弧形倒角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边角不易划伤使用者,提升了使用时的舒适度,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0010]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和卡槽的内壁均一体成型有纳米银离子,纳米银离子具有广谱抗菌和强效杀菌的功能,可以在数分钟内杀死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进而使杀菌垫内的放置槽和卡槽具有抗菌和杀菌功能。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和第二盒体的顶部均安装有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垫,提升了第一盒体、安装框和第二盒体之间的密封性,确保了第一盒体、安装框和第二盒体的内部环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和安装框的前侧均开设有扣槽,通过设置扣槽,增加人手与第一盒体和安装框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并避免发生脱手现象。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盒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橡胶垫,橡胶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通过设置并利用橡胶垫的弹性,防止第二盒体放置在桌面上的过程中与桌面之间产生硬性接触,使第二盒体不易损坏,同时不易划伤桌面,并避免第二盒体的下表面摩擦受损。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芒针针灸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对合页,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通过在杀菌垫内设置放置槽和卡槽,方便放置芒针,同时卡槽的内壁与芒针中针柄的外壁相抵触,从而便于固定芒针,提升了芒针在杀菌垫内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四个杀菌垫,进而便于针灸过程中分类取放长度为5~8寸的芒针,因而间接的提升了针灸效率。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转轴,方便两个U形环在固定块上转动,通过设置两个弹性限位块,转动并将U形环的内壁与弹性限位块的外壁相紧贴时,进而方便针灸后固定第一盒体和安装框,避免第一盒体和安装框意外打开而出现芒针丢失以及易被外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理可得,将U形环远离弹性限位块,方便开合第一盒体和安装框,同时弹性限位块具有一定弹性,不影响其与弹性限位块的内壁紧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芒针针灸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芒针针灸盒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芒针针灸盒中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芒针针灸盒中第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标号:1、第一盒体;2、安装框;3、第二盒体;4、合页;5、杀菌垫;6、放置槽;7、卡槽;8、固定块;9、转轴;10、U形环;11、弹性限位块;12、密封垫;13、扣槽;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果有涉及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芒针针灸盒,包括第一盒体(1)和四个杀菌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盒体(3),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3)与安装框(2)之间均设置有两个合页(4),所述安装框(2)通过合页(4)分别与第一盒体(1)和安装框(2)铰接,其中两个所述杀菌垫(5)与安装框(2)的内壁连接,另两个所述杀菌垫(5)分别与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3)的内壁连接,所述杀菌垫(5)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放置槽(6)和卡槽(7),所述放置槽(6)和卡槽(7)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芒针针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3)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框(2)前侧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9),两个所述转轴(9)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U形环(10),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3)的前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张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