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51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防喷溅保护套包括防溅套体和操作柱;防溅套体为一端设有防溅开口的封闭套体;防溅套体上设有套孔,套孔用于套在待使用的内镜活检孔外;操作柱为空心圆柱体,操作柱的两端分别设为连接端和操作端;连接端连接固定于套孔上,操作柱设于防溅套体内,操作柱设于防溅开口的范围内;操作端上设有密封式的操作口,操作口设于操作端的圆柱平面上;操作端用于与待连接的活检帽连接;防溅套体用于装载内镜活检孔中溢出的液体;将防溅套体和活检帽依次套于内镜活检孔外,达到防止内镜活检孔内溢出液体飞溅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内镜活检孔防飞溅保护套的防飞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飞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飞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内镜常在需要对人体内部进行检查或治疗时使用,内镜的体积微型在进入人体同时能够减少对人体所产生的创伤,也为检查和治疗提供辅助;内镜在进入人体进行治疗或检查时,在内镜伸入中或检查中或治疗中,内镜所经之处的周围肌肉或许会产生痉挛,对内镜所处的周围环境产生挤压力,会将内镜所在位置的周围体液挤进内镜内,在未及时开启负压吸引的情况下,进入内镜内的体液在充满内镜的内部通道后,会从内镜的活检孔处和活检帽处溢出;由于体液在人体内部压力的驱动作用,在液体压力过大和未及时开启负压吸引排液时,液体会从活检孔喷出,液体的喷出会发生飞溅,喷射飞溅而出的体液会污染周围的医疗环境和周围的医疗仪器以及喷射到医护人员的工作服上,若患者是患有如乙肝、梅毒等具有传染性疾病其喷溅物更是危险,若喷溅到了医护人员的皮肤或眼睛里则容易造成传染,且会对要继续进行的内镜检查操作和内镜治疗操作造成影响。
[0003]为了应对在进行上述内镜操作时,体液会从操作部的活检孔喷出的情况,现科室的常用应对操作是,使用一个PE手套剪出一个与活检孔大小相近的小孔,然后将PE手套的小孔套于活检孔上,再将活检帽插入活检孔,将PE手套固定,在进行内镜操作需要活检孔进行泄压或排液时,压力不大的喷出的液体或排出的液体就会从活检孔中流入PE手套内,以减少或避免从活检孔中溢出或喷出的液体污染周围的环境或医疗设备或医护人员的工作服。
[0004]但现有的在活检孔上套上PE手套的常用操作方法,其防飞溅效果达不到最佳效果,在面对压力稍大的体液喷出时,活检孔内的液体仍然会产生喷射飞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污染周围的医疗环境和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对相应的检查或治疗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0005]综上所述,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6]现有的内镜活检孔防飞溅保护套的防飞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以解决现有的内镜活检孔防飞溅保护套的防飞溅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0008]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包括防溅套体和操作柱;所述防溅套体为一端设有防溅开口的封闭套体;所述防溅套体上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用于套在待使用的内镜活检孔外;所述操作柱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操作柱的两端分别设为连接端
和操作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套孔上,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套体内,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开口的范围内;所述操作端上设有密封式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设于所述操作端的圆柱平面上;所述操作端用于与待连接的活检帽连接;所述防溅套体用于装载所述内镜活检孔中溢出的液体。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溅套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和载液段;所述防溅开口和所述套孔设于所述引流段上;所述套孔与所述防溅开口分别布置于所述引流段的相对两侧上;所述载液段内设有载液空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孔上设有松紧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柱经所述套孔套于所述内镜活检孔外;所述活检帽套于所述操作柱外,所述操作柱的外周壁与所述活检帽的内周壁密封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端的圆柱平面上设有密封瓣,所述操作口设于所述密封瓣上,所述操作口为所述密封瓣的开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瓣的开口为一字型开口。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瓣的开口为十字形开口。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套孔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防溅套体内侧。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溅套体为医用塑料套。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由于所述防溅套体为一端设有防溅开口的封闭套体;所述防溅套体上设有套孔;所述连接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套孔上,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套体内,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开口的范围内;通过所述套孔的一侧,将所述操作柱套于所述内镜活检孔外;由于所述防溅开口的设计,能够将所述活检帽套于所述操作柱上,通过所述活检帽压紧所述操作柱,使得所述操作柱与所述内镜活检孔的外壁和所述活检帽的内壁均密封连接,能够防止所述内镜活检孔内的液体从各部件之间配合的缝隙流出;所述防溅套体密封固定于所述内镜活检孔上,从所述内镜活检孔中溢出或喷出的液体便流进所述防溅套体内,达到防止内镜活检孔内溢出液体飞溅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侧面剖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防溅套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防溅套体的引流段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防溅套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操作柱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8是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操作柱的局部剖视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32]1、防溅套体;11、引流段;111、防溅开口;112、套孔;12、载液段;121、载液空腔;
[0033]2、操作柱;21、连接端;22、操作端;221、密封瓣;222、操作口;
[0034]3、内镜活检孔;
[0035]4、活检帽;
[0036]5、松紧圈;
[0037]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9]防喷溅保护套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防溅套体1和操作柱2;防溅套体1为一端设有防溅开口111的封闭套体;防溅套体1上设有套孔112,套孔112用于套在待使用的内镜活检孔3外;操作柱2为空心圆柱体,操作柱2的两端分别设为连接端21和操作端22;连接端21连接固定于套孔112上,操作柱2设于防溅套体1内,操作柱2设于防溅开口111的范围内;操作端22上设有密封式的操作口222,操作口22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活检孔的防喷溅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溅套体和操作柱;所述防溅套体为一端设有防溅开口的封闭套体;所述防溅套体上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用于套在待使用的内镜活检孔外;所述操作柱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操作柱的两端分别设为连接端和操作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固定于所述套孔上,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套体内,所述操作柱设于所述防溅开口的范围内;所述操作端上设有密封式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设于所述操作端的圆柱平面上;所述操作端用于与待连接的活检帽连接;所述防溅套体用于装载所述内镜活检孔中溢出的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溅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套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引流段和载液段;所述防溅开口和所述套孔设于所述引流段上;所述套孔与所述防溅开口分别布置于所述引流段的相对两侧上;所述载液段内设有载液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溅保护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博黎晓琴何菁顾怡蓉张华果刘俐惠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