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243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内,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传感器和配重调整组件,位移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主轴轴承的游隙,位移测量传感器面向前主轴承的内圈大端面设置,配重调整组件用于调平轴承座。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检测主轴轴承安装的负游隙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确保主轴轴承最终组装时的游隙满足设计要求,提升主轴轴承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位移测量传感器监测主轴轴承在安装过程中后主轴承的变形量,配重调整组件能够调平轴承座,能够使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检测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据更加准确。据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安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传动链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机整机成本、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而主轴轴承是主传动链的核心部件。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双列球面滚子轴承,采用球面滚子轴承,不能够抵消轮毂中心联合弯矩对齿轮箱的影响,将导致齿轮箱一级转架前轴承受到弯矩载荷,使得齿轮箱运用工况恶劣;第二类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或三排圆柱滚子轴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或三排圆柱滚子轴承,主轴轴承与齿轮箱紧凑集成于一体,由于尺寸大,不利于运输,经济性差,并且轴承采用油润滑,在长期待机或者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润滑效果差,使得轴承容易磨损失效;第三类为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采用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其润滑方式为脂润滑的方式,避免了油润滑出现缺油问题,并且双主轴承可以克服轮毂中心弯矩的影响,提升了机组的可靠性。因此,在大兆瓦机组的主轴轴承往往采用两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0003]为了提升两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靠性以及确保轴承的刚度,需要对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进行预紧,轴承预紧量的大小将影响轴承的寿命与可靠性。过小的预紧力量将不能够满足轴承的使用要求,容易造成轴承内圈挡边崩边等问题;过大的预紧力将导致轴承润滑不易,轴承载荷变大,将会出现轴承过热等问题。因此,需要对轴承的预紧量进行测量,确保轴承安装符合技术要求。然而,现有技术中轴承预紧量的大小难以检测,难以评估主轴轴承在整个热装过程的安全性。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测量主轴轴承预紧量大小的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该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及其安装测量方法可以在主轴轴承安装过程中对轴承出现的最大预紧力进行监测,评估轴承在整个热装过程的安全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所述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所述后主轴承和所述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传感器和配重调整组件,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主轴轴承的游隙,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面向所述前主轴承的内圈大端面设置,所述配重调整组件用于调平所述轴承座。
[0008]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设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
[0009]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所述配重调整组件沿径向设于所述轴承座,所述配重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杆,所述调整螺杆用于调整所述配重调整组件的重心距离。
[0010]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所述配重调整组件还包括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于所述轴承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配重调整组件。
[0011]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所述后主轴承和所述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和主轴之间,所述后主轴承端面设有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设有控制预紧力矩的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游隙测量装置包括:获取主轴轴承位置数据的位移测量传感器,调平所述轴承座的配重调整组件;
[0012]所述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的步骤包括:
[0013]S1,盘动所述轴承座使所述轴承座处于调平位置;
[0014]S2,调整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前主轴承内圈大端面的距离,当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达到预设位置时,固定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
[0015]S3,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10,盘动所述轴承座3到5圈后,再次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11;
[0016]S4,热压安装所述后主轴承的内圈;
[0017]S5,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并得出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变化量为L2,所述L2为所述前主轴承在热装状态下的负游隙;
[0018]S6,等待所述后主轴承的内圈完全冷却,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30,盘动所述轴承座3到5圈后,再次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31。
[0019]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步骤S1中所述轴承座处于调平位置的方法为:
[0020]每次盘动所述轴承座后,测量所述前主轴承的内圈小端面与所述主轴端面的距离,并且测量八个点,这八个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0.5毫米,如果连续两次盘动后平均值差距小于或等于0.03毫米,则认为所述轴承座处于调平位置。
[0021]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预设位置具体为: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前主轴承内圈大端面的距离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偏差小于或等于0.2毫米。
[0022]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后主轴承的高点区域进行预紧,所述高点区域为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后主轴承接触的区域,所述预紧为通过所述螺栓拧紧至额定拧紧扭矩的50%。
[0023]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步骤S6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螺栓拧紧至额定拧紧扭矩的70%,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40,盘动所述轴承座3到5圈后,再次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41。
[0024]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再次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41之后还包括:
[0025]将所述螺栓拧紧至额定拧紧扭矩,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50,盘动所述轴承座3到5圈后,再次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51。
[0026]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内,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传感器
和配重调整组件,位移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主轴轴承的游隙,位移测量传感器面向前主轴承的内圈大端面设置,配重调整组件用于调平轴承座。
[0027]通过位移测量传感器监测主轴轴承在安装过程中后主轴承的变形量,位移测量传感器可以采用多个,这样能够尽量避免因测量点不足导致的测量不准确,减少数据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配重调整组件能够调平轴承座,能够使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检测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
[002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和主轴之间,后主轴承端面设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设有控制预紧力矩的螺栓,游隙测量装置包括:获取主轴轴承位置数据的位移测量传感器,调平轴承座的配重调整组件;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的步骤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所述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1)和前主轴承(2),所述后主轴承(1)和所述前主轴承(2)设于轴承座(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游隙测量装置包括位移测量传感器(4)和配重调整组件(5),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4)用于测量所述主轴轴承的游隙,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4)面向所述前主轴承(2)的内圈大端面设置,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用于调平所述轴承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4)设于固定支架(6)上,所述固定支架(6)的一端设于所述轴承座(3)的端面,所述固定支架(6)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沿径向设于所述轴承座(3),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包括调整螺杆(51),所述调整螺杆(51)用于调整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的重心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还包括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的一端设于所述轴承座(3),所述支撑杆(5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配重调整组件(5)。5.一种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所述主轴轴承包括:后主轴承和前主轴承,所述后主轴承和所述前主轴承设于轴承座和主轴之间,所述后主轴承端面设有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设有控制预紧力矩的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游隙测量装置包括:获取主轴轴承位置数据的位移测量传感器,调平所述轴承座的配重调整组件;所述主轴轴承的游隙测量装置的安装测量方法的步骤包括:S1,盘动所述轴承座使所述轴承座处于调平位置;S2,调整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和所述前主轴承内圈大端面的距离,当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达到预设位置时,固定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S3,记录所述位移测量传感器的数值为L10,盘动所述轴承座3到5圈后,再次记录所述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晖罗勇水吴炜何先照杨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