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224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落新妇苷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落新妇苷溶液,并将碱木质素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得碱木质素溶液;将碱木质素溶液滴入涡旋的落新妇苷溶液中,直至得到含水量为75%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磁力搅拌后离心干燥得到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将其溶解于水凝胶溶液中使其凝胶化,即得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能长时间地释放能促血管再生的落新妇苷,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下肢缺血性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它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动脉的狭窄或者闭塞、血流的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下肢出现溃疡、坏死以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因此,下肢缺血部位的血管再生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核心思路。
[0003]落新妇苷一种黄酮苷,具有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抗凋亡等生物学活性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落新妇苷具有促进血管再生的效果,具有极强的治疗缺血性疾病的潜力。然而,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实际临床应用中,使落新妇苷长期缓慢地释放更加符合血管再生的时间周期,进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专利选择落新妇苷作为发挥促血管再生作用的核心物质,而为了避免落新妇苷在体内短时间地过量释放,形成一种更加安全有效且同时具有缓释性能的促血管再生药物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获得了一种能长效释放落新妇苷,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和生物安全性的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落新妇苷与纳米木质素融合并搭载于水凝胶支架上,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于局部应用的药物缓释体系,并基于落新妇苷自身的药物特性对缓释体系做出了配方和制备方法的改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应用。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落新妇苷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落新妇苷溶液,并将碱木质素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得碱木质素溶液;(2)将步骤(1)中的碱木质素溶液滴入步骤(1)中的涡旋的落新妇苷溶液中,得到含水量为50~90 %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磁力搅拌后离心干燥得到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3)将步骤(2)中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溶解于水凝胶溶液中并使其凝胶化,即得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
[000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碱木质素/四氢呋喃溶液的浓度为40 mg/mL。
[000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逐滴加入是利用点滴注射器将碱木质素溶液以0.5秒/滴的速度滴入落新妇苷溶液中。
[001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涡旋为以600~800 rpm/min的速度磁力搅拌。
[0011]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的含水量的质量分数为75%。
[0012]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磁力搅拌是在室温下将溶液以750 rpm/min的速度磁力搅拌2 h。
[00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离心是以10000 g离心10 min。
[0014]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溶解于水凝胶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浓度为2.5 μg/mL。
[0015]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凝胶化是将溶液以405 nm光源辐照10~30 s。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
[0017]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在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中的用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可以局部应用于下肢缺血部位,在体内稳定释放落新妇苷,增强内皮细胞的成管能力,并增加内皮细胞细中成血管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良好的血管再生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和生物安全性,有着极佳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20]图1为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1]图2为不同浓度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作用于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的成管情况。
[0022]图3为不同浓度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作用于内皮细胞后,内皮细胞中与成血管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0023]图4为不同浓度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作用于后肢缺血小鼠后,小鼠下肢供血再灌注情况。
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步骤、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方法和技术,试剂或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通过商业途径得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称取10 mg碱木质素,溶于25 mL四氢呋喃中,得到40 mg/mL的碱木质素四氢呋喃溶液。将落新妇苷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落新妇苷溶液。取10 mL落新妇苷溶液加入到玻璃瓶中,通过点滴注射器以0.5秒/滴的速度,将0.4 mL的碱木质素溶液逐滴加入以750 rpm/min的速度快速涡旋的落新妇苷中,直至得到最终含水量为75%的溶液,保持750 rpm/min的速度持续涡旋2 h后,室温下10000 g离心10 min,收集水洗后得到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真空干燥。扫描电镜观察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的表面形貌,结果见图1。
[0026]对实施例1得到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形貌观察(SEM),结果表明:纳米木质素与落新妇苷成功融合形成粒径均匀、形态规则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
[0027]实施例2 不同浓度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体外促内皮细胞成管作用为了验证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成血管效果,故通过下列体外实验对不同浓度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的促血管性能进行测试:
[0028]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溶解于DMEM培养基中,分别配置成含1、10、20 μM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的溶液。将HUVEC内皮细胞系铺于六孔板,待细胞生长至密度80 %,每孔加入2 mL上述溶液,提前预处理12 h,每孔加入0.5 mL PBS洗涤1次,加入250 μL胰酶消化1 min,吹打收集后离心1000 rpm 5 min 22 ℃。离心后弃液,每个样本加入1 mL ECM(内皮细胞培养基)重悬待用。

20 ℃取出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每孔中加入10 μL的基质胶。盖上ibidi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落新妇苷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落新妇苷溶液,并将碱木质素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得碱木质素溶液;(2)将步骤(1)中的碱木质素溶液滴入步骤(1)中的涡旋的落新妇苷溶液中,得到含水量为75 %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溶液,磁力搅拌后离心干燥得到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3)将步骤(2)中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溶解于水凝胶溶液中并使其凝胶化,即得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木质素溶液的浓度为40 m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纳米木质素/落新妇苷复合材料溶解于水凝胶溶液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浓度为2.5 μ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纳米木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琳邵龙泉张艳丽郑硕常成闫星辰盛立远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