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5204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配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特征为用条形码建立标识、进行扫描器识别和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包括:原料批次控制、关键配料防差错控制、投料控制、自动完成生产数据记录和批次追溯。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可对多种需要进行配料加工生产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均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质量由终产品检测转变为生产前、生产过程中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用多种原料进行配料加工生产的 。
技术介绍
-在许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中,控制质量不能仅检验终产品。因为不能控制原料和生 产工艺合格和规范。而且,拒绝或丢弃不合格的终产品也将造成很大的浪费。但是,有了合格的原料,有了生产工艺标准,不等于就有了合格的产品,因为完全依 靠人工和条文制度进行全面生产管理是不够的,并不能保证每批产品的质量一致。以饲料 生产为例,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取决于饲料原料和配方,还决定于加工过程,严格控 制饲料加工过程,对全面提升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目前亟须建立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该方法侧重于预防,将产品质量 管理的要点,从依靠终产品检验的传统思路转向注重产品的每一生产环节。借助计算机测 控技术参与产品的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此外,许多产品,尤其是许多需要用多种原料进行配料加工生产的产品,如食品、饮 料、饲料、化妆品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终产品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因素1、 原料管理的问题(1) 原料标识不完整或不规范,如生产批次标识、生产日期标识、入库日期标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法,特征为用条形码建立标识、进行扫描器识别和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包括: 1)原料批次控制:包括对每种入库原料建立条形码标识,实现原料的批次管理; 2)关键配料防差错控制:对用量少的关键配料采用条形码扫描 识别,并用计算机进行称量过程控制和防差错控制; 3)投料控制:包括通过扫描器识别条形码控制投料的种类、用量和投料顺序; 4)自动完成生产数据记录:包括计算机自动记录配料记录、投料记录,自动生成产品的生产批次; 5)批次追溯 :包括每一批产品使用唯一批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国李俊薛军富秦玉昌牛力斌董颖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青岛惠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